周子茂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新課導入環節的高效與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精心備教材、備學生,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設計各個教學環節。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實現高效導入。
一、創設有效情境,實現高效導入
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通過各個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來關注和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新課伊始,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水平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這樣能使學生身臨其境,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積極思考,并解決問題。教師在新課導入的過程中,要注重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的聯系,這樣方便學生理解,容易引發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巧設課堂實驗,導入新課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環節,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實驗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知識,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高中物理教學中,可用適宜的實驗導入物理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如在教學“歐姆定律”時,因為初中學生已經學習了歐姆定律,對歐姆定律已有一定的認識,為了讓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對歐姆定律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為了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可利用課堂實驗來導入新課。設計導語如下: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知道導體中產生電流的條件是導體兩端有電壓,那么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有什么關系呢?下面我們通過演示實驗探究這個問題。通過設計實驗,并用大屏幕投影出教材圖2.3-1,讓實驗能力較強的學生上講臺按此圖進行實物連接,讓學生明確實驗設計思路和原理,學生可通過動手實驗得到相應的實驗數據,最終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當然,在演示實驗部分和理論講解部分,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學生進行有效互動,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三、通過有效設問,導入新課
亞里士多德說:“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并提出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如在教學平拋運動時,可提出這樣的問題導入新課:如果發現了MH370迫降于荒島,怎樣借助一架水平飛行的運輸機把救援物資投向指定的地點?是在指定地點的正上方投下,還是在離指定地點有一段水平距離的地方就投投下?這樣的問題和學生的生活聯系密切,學生比較感興趣,學習效果較好。在新課導入時,設計有效的問題情境,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發現問題,思考并解決問題,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此外,在教學中還應嘗試運用多媒體視頻來進行新課導入,通過課前精心準備的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增加觀察對象的可見度和清晰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如在講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時,播放電影《甜蜜的事業》的片段:劇中人物坐在行駛的拖拉機中,有說有笑,司機突然剎車,拖拉機上的人都向前傾倒。問學生這個情節說明什么現象,學生回答:“慣性”。短短一兩分鐘,學生注意力十分集中,不僅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將輕而易舉地將學生拉入課堂。
總之,教師要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注重新課導入,通過嘗試新的導入方法,提升導入技巧,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新課導入來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熱愛物理,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1]胡慶彪.導入設計就在“燈火闌珊處”[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1(7).
[2]盛麗.漫談導入新課的技巧[J].職業技術教育,1994(10).
(特約編輯 南 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