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龍格爾
歐元區的最后一個增長引擎于10月14日正式“熄火”。德國聯邦經濟部部長西格瑪爾?加布里爾宣布,今年德國的GDP增長將為1.2%,而不是預期的1.8%。
由于歐洲人早就忘記了實際經濟增長的模樣,1.2%的GDP增長率聽起來還是很誘人的。在我看來,今年的增長率其實更低,一直以來德國其實長期處于很低的經濟增長。2012年的GDP增長為0.7%,而2013年為0.4%,2014年年初,德國經濟貌似順風發展,當時曾有相當樂觀的態度。
此次,西格瑪爾?加布里爾提到了德國勞工市場相當強勁,但除此之外,德國政府,就像所有其他歐洲國家政府一樣,把樂觀情緒建立在外部因素之上,換言之,就是希望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將增加歐洲的出口。
但我從來沒有見過全球經濟增長面臨如此的壓力。美國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國內為導向,如在建筑行業找到來源。西方公司很難參與中國的發展,因為市場很復雜。因此,我至今尚未對歐洲的高增長抱有希望,因為正相反的是歐洲顯然沒有自己的內部力量來創造增長。出于這個原因,我認為整個2014年的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歐元區在明年會重新陷入衰退。在10月14日的數據公布之后,我認為歐元區經濟在2015年出現衰退的概率從“有可能”升到了“很有可能”。
德國消費者在今年第一季度很樂觀,花了很多的錢。但之后,錢就被捂在口袋里,一旦他們感到一絲危機,就會停止消費。因此,我預計德國消費者將安靜一段時間。令很多人吃驚的是,德國消費者的拘謹與勞動力市場有關。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數字實際上開始疲軟,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必須有一份額外工作來支付生活費用,這也就導致消費產品的可支配收入有限。
西格瑪爾?加布里爾在10月1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烏克蘭和中東的動蕩,以解釋德國的出乎意料的經濟逆風。從根本上說,我完全不同意該解釋,盡管在經濟體中的某些行業確實部分受到動蕩和貿易制裁的影響,但如果歐洲和全球經濟表現良好,風暴就不會有顯著的經濟影響。此外,歐洲的極低利率導致德國投資者在房地產市場投資,因此建筑行業正在蓬勃發展。人們可以爭辯說,極低利率的對策在這種情況下奏效,這在我看來是一個完全有理的說法,但這產生了一個后果,即德國房地產市場正在進入泡沫階段,即使還沒有強烈預示它即將破裂的跡象。
由于德國明年的較高GDP增長應該有助于勉強維持歐元區的增長,我很自然地認為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將在2015年遭受磨難。在未來幾個月的時間,負面頭條新聞將出現對歐洲2015年前景的更深擔憂。
對于中國出口商而言,這是一個嚴重問題,但不是唯一的擔憂。我繼續預計歐元匯率會由于低迷的經濟消息而下跌。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歐洲出口市場的中國商品將變得更貴。對于歐洲政客而言,具有挑戰性的前景也越來越明顯。因此,法國和意大利等國將很快主張增加公共投資和公共債務。公司和投資者真正應該擔心的是政府的干預基本上只是有助于維持現狀。為了產生有吸引力的健康投資機遇,改革是必需的,而不是維持現狀。因為歐洲在短期內不會發生改革,所以我仍然堅持我的觀點,即投資者撤離歐元區,轉去其他地方,極有可能在亞洲尋找到機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