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山
現(xiàn)在的體育課積極倡導還原真實于課堂,體現(xiàn)和諧自然,不做作。自然的常態(tài)課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一定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上好體育課。
一、自然的問題導入
體育課堂導入的目的,是為了在課的開始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將學生吸引到學習之中。有的體育教師很在意課的開講,往往都在開講的那一刻上下功夫。故意過分渲染,刻意雕琢,夸張,顯得不自然,這不可取。當然這種醞釀無可厚非,問題在于要做得自然得體。做到在很短的時間內,自然導入學習內容。教師還應根據(jù)自己的教學風格去導入新課,不要不切實際,否則會適得其反。如有位教師,性格內向,平時顯得比較古板,一次上課導入,他突然一反常態(tài)來了一段熱情奔放的導入語,與平時的教學特點完全相反,弄得學生都很不適應。簡短的幾分鐘的導入,也是需要反復推敲的。因此課前我們需要多花一點時間進行自然和諧的導入設計,以期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自然的情境創(chuàng)設
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學習好新課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是必不可少的,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一定要自然,不生硬,絕不能牽強附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目的促進學生的情感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有利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好體育知識。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通過營造某種情境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在預設的情境中掌握所學體育知識與運動技能,是當前運用較多的教學方法。如在王老師的體育課中,她為了讓學生上好繞障礙跑,設置了這樣一個情境,在場地上畫一個象中國地圖的圖案,沿線條形成環(huán)線,在各轉折點上放置10面標桿小旗,她導入情境“游遍祖國”,練習要求學生從起點出發(fā),沿圖案邊線過場上的每一面旗子,跑一圈回起點。比比誰用得時間最短?按照兩個小組一起出發(fā),但是由于小組之間身體素質差距太大,組與組之間成績有一定距離,盡管很多同學很努力,但是仍然不能夠追上前組學生,一些學生就松松垮垮地跑完全程,一臉的無奈。學生的積極性受到嚴重的打擊。這堂課正因為老師一味擺設游覽祖國這個“境”而忽略了學生小組之間身體素質差距大的“情”,“境”中無“情”,便失去了情境創(chuàng)設的意義,體育課的特點是身體活動,從而完全脫離了一堂體育課真正意義所在。
自然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必須要有合適的“境”。這就要求教師要在設計課堂教學情境時,貼近學生的學習需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設計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
三、自然的師生互動
體育課中的師生互動應是課堂生成的,應是教師課上調動與啟發(fā)下的學生積極參與,絕不是事先預設的假象。我在進行踢毽子教學時,幾個小組之間的展示比賽結束后,有學生提出要和我進行比賽,我愉快地接受了挑戰(zhàn)。“1、2、3、4”學生們都在為我數(shù)數(shù),我心想盡可能的把自己的最高技術發(fā)揮出來?!袄蠋熖叩恼婧冒?!” “老師真厲害,一直沒有敗?!逼鋵嵨乙呀浘A?,只不過咬緊牙關堅持著。“停!”計時的學生一聲喊,學生們立刻歡叫起來:“老師太厲害了,1分鐘內踢了98個!”“同學們,當我踢到80個的時候就感覺累了,很想停下來,聽到大家的加油聲,我就堅持下來了。堅持到底就會有收獲,同學們愿意再試試嗎?”我的話音剛落,學生們馬上各就各位,整個課堂呈現(xiàn)出了一片積極鍛煉的景象。上述事例看出來進行小組比賽結束后,有學生提出學生想要和老師進行比賽,老師愉快地接受學生的挑戰(zhàn)。把自己由教師變?yōu)閷W生的挑戰(zhàn)者,很自然地融入到學生中。更好地創(chuàng)設良好互動環(huán)境和交流機會與學生同練,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自然的語言過渡
上好一堂體育課,過渡語言的運用十分重要。一堂體育課,教師將自然過渡的語言貫穿于教學內容之間,采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提問或遞進式的話語,將教學內容中串連起來,做到自然連貫。精心設計體育課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過渡語,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從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快速引入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教學諸環(huán)節(jié)的無縫銜接,使課堂結構更加緊湊、課堂教學更為高效。例如“今天我們既要比誰的實心球投得遠,又要比誰跳得遠,你們可要加油哦!”“跳遠我們已經學過,但是今天老師要給你們增加一點難度,你們愿不愿意挑戰(zhàn)自己呢?”這種形式的銜接語,能夠用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在“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教學時,復習原地體前變向換手運球后,老師導入過渡語是:“原地體前變向運球是體前變向運球的基礎,同學們已經把它掌握熟練了,但在比賽中經常用到的是體前變向運球,下面我們共同學習體前變向換手運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完成后,可以安排一個繞標志物運球游戲,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的過渡語是:“剛才我們學習了籃球的體前變向換手運球,大家掌握的比較快,接下來我們運用所學技術做繞標志物運球游戲,看誰運的既快又好?!边@樣,巧妙地運用這些過渡語,使教學活動逐步深入,師生配合更加和諧。
過渡語言讓學生容易接受理解,不要說得云里霧里,讓學生摸不著頭腦。
五、自然的問題揭示
評價一堂體育課,還應關注教師對問題的設計及對學生的引導。教學中,要對學生有提問,但提問不能太唐突,要自然,要有“問”才“提”,不能為了提問而提問。提問要在課前設計好,才能達到引起注意、引起思考、引入問題或總結回顧的目的。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反應,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尤其是那些平時比較活躍的學生,此時顯得不夠活躍的,不能及時響應教師的提問,就有可能大部分學生沒弄懂。要放慢講解節(jié)奏。對學生課堂不積極的情況,可用與學生交互的方式提高學生聽課的興趣和注意力,交互的方式一般用提問或設問的方式進行。自然的提問還要注意時機與質量??梢圆捎弥苯犹釂柕姆绞?,讓學生站起來回答,回答完后要進行糾正或鼓勵。也可以采用設問的方式,自問自答,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直接提問或設問,都要自然而發(fā),不得過于生硬。所提問題最好都能夠引發(fā)學生思考,能起到引人入勝的作用。
自然流暢的體育課才是學生真正喜歡的體育課,它能夠讓學生在高興、快樂、喜愛中學好體育知識,增強身體體能,提高體育素養(yǎng)。
(江蘇省連云港西苑中學 2220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