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展是狂歡日,也是大賣場。相信不少人都等著車展開幕好實現買車大計。當然,買一輛車對普通家庭來說,無論如何也是一個大宗消費,不僅要用掉大部分身家,甚至可能還需要“透支”。因此,就需要用心精打細算來實現。這里像大家說三個車展選車常見的誤區,希望能對大家看車展有所幫助。
誤區一:購車預算一再追加
很多消費者在車展之前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購車預算,也通過媒體了解了不少車型。但是卻依然習慣性的被銷售顧問的介紹牽著走。打個比方,你本來預想的是看中了一個品牌A,結果到了車展,銷售人員告訴你另一品牌B正特價,比高配的A品牌貴不了兩萬。不出一個小時,你的購車預算就從A變成了B。買車不是排量越大越有面子,更不是空間越大越好,同級別品牌之間也不見得有多大差距。要知道,你一開始的購車預算是根據自己的腰包厚度判斷的,追加的后果,很可能是車子未必適合你,而你卻因此背上了債務。
誤區二:盲目比價
車價無疑是決定購買因素的一個總要條件,但是絕不能盲目比價。如果你在幾款車型中彷徨不定,因為其中一款的價格更低而購買,那么也未必真的省錢了。此種情況需要細致分析:如果一款車平時價格比較堅挺,口碑也好,趕上大連車展難得的一次促銷,那么購買這樣的車,將來在二手車市場上也能有不錯的價格,保值率比較高,這樣的降價是貨真價實的;如果一款車價格比同級競爭對手低了數萬,而且一直是以降價、低價來作為促銷手段,這樣的車在二手車市場貶值同樣也很快,那么你在購車時候剩下的錢,未來在二手車市場轉賣的時候,由于車輛貶值會再次失去,甚至失去更多。車子的價值要考慮車輛從購買到轉手的全過程,不可盲目比價。
誤區三:貪多求全
配置多等于性價比高?絕對不是這樣的。貪大求全也許是我們的一種傳統習慣,這種習慣在選擇汽車的時候就表露無遺。部分消費者在買車時,一味地追求配置高檔、功能齊全,甚至不切實際地要求小型車擁有大型豪華車的裝備和功能。電子地圖、車載電話、真皮座椅、安全氣囊、CD音響、ABS剎車、桃木裝飾、中控門鎖、鋁合金輪轂等配置務求越齊全越好。配置的重要性因人而異,因車而異,準車主可不要在眼花繚亂的配置中迷失了方向。試問:有幾個閑來無事竟然要坐在車里看DVD大片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