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紹建
【關鍵詞】唐氏綜合征;神經管缺陷;孕婦;產前篩查
中圖分類號:R714.5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5.039
唐氏綜合征(DS)是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畸變疾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生長發育遲緩、智力存在障礙,伴有多發畸形是此病的主要臨床表現[1]。DS在我國的發生率有逐年上升之勢,并且孕婦年齡越大,則發病率越高。此病目前重在早預防、早發現,尚無療效確切的治療方法[2]。神經管缺陷屬于新生兒先天畸形中的常見類型,在產前檢查中只能篩檢出開放性神經管缺陷,不能篩查出閉合性神經管缺陷。為進一步了解唐氏綜合征與開放性神經管缺陷的產前篩查結果,提高出生人口質量提供依據,本文對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門診就診或外院轉來的5688例孕婦進行唐氏綜合征與開放性神經管缺陷產前篩查,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門診就診或外院轉來的孕中期(14~20周)孕婦5688例,年齡18~45歲;所有孕婦均自愿參加唐氏綜合征產前篩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詳細填寫產前篩查申請單。
1.2檢測方法
采用Anthos2010酶標儀[安圖實驗儀器(鄭州)有限公司],唐氏綜合征產前篩查試劑(商品名:貝喜)由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產品標準號為YZB/4423402009)。采集篩查受試對象空腹血2 ml,離心獲取血清后,使用貝喜試劑盒測定游離βHCG與AFP指標值,并經相關配套軟件給予風險評價。唐氏綜合征胎兒風險概率以1/275為風險截斷值(切值),Risk≥1/275為高風險。篩查結果為低風險的孕婦,給予跟蹤隨訪。
1.3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
對唐氏綜合征高風險孕婦進行遺傳咨詢,在知情同意下于妊娠20~22周進行羊水染色體核型分析,對確診為異常的孕婦在知情同意下給予引產。神經管缺陷的切值≥2.5 MOM的高危孕婦召回醫院進行咨詢,并使用彩超進一步確診。
2結果
2.1篩查陽性結果
在5688例妊娠孕婦中,篩查出DS高危孕婦452例,篩查陽性率為7.95%;篩查出神經管缺陷孕婦74例,篩查陽性率為1.30%。不同年齡段DS陽性率、神經管缺陷陽性率不同,其中41~45年齡段的DS陽性率最高(100.0%);神經管缺陷陽性率也最高(6.98%)。見表1。
2.2產后隨訪率
5688例孕婦產后隨訪了5605例,隨訪率為98.54%,另83例由于聯系方式有誤或者地址不詳,無法聯系。經隨訪發現,低風險孕婦中無一例染色體異常兒發生。
2.3胎兒結局
21三體綜合征3例,肥大細胞綜合征2例,其他染色體異常1例,神經管缺陷4例,顯性腦脊柱畸形3例,無腦兒1例。暫未發現DS及神經管畸形漏診病例。
3討論
唐氏綜合征又稱21三體綜合征,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新生兒先天性缺陷疾病。此病目前在臨床上無法獲得有效治療,在一定程度上給患兒家屬及社會帶來很大的經濟與精神負擔。因此落實產前檢查工作,加強防范,努力預防此病患兒的出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3]。實施胎兒染色體檢查的技術要求比較高,成本也比較昂貴,并伴有一定的風險,很難廣泛應用于孕婦產前檢查。為此,有必要選擇一種既經濟快捷又安全有效的產前篩查方法,本研究采用的唐氏綜合征產前篩查試劑法,對母血游離βHCG與AFP等生化指標進行檢測,容易被孕婦接受,且產前診斷率比較高。
5688例孕婦產后隨訪了5605例,隨訪率為9854%,另83例由于聯系方式有誤或者地址不詳,無法聯系。經追蹤隨訪,低風險孕婦中無一例染色體異常兒發生;本次共篩查出染色體異常6例,神經管缺陷4例。通過產前篩查能夠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發生率,筆者對于唐氏篩查的主要體會是:①唐氏篩查技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可能會出現假陽性與假陰性[4]。所以,醫護人員應該認真按照我國出臺的《產前診斷技術管理辦法》的相關技術規范進行操作,不斷提高篩查技術水平。②針對全部年齡段的妊娠孕婦實施產前篩查,確定高危人群之后,應該做羊水染色體檢查以確診高危孕婦是否懷有DS胎兒、神經管缺陷兒,一旦確診則應該及時終止妊娠。③有些篩查出的高危孕婦并不愿意前往醫院進行咨詢與確診,這可能是她們尚未了解及意識到產前唐氏篩查的目的及意義。只參與篩查而不進行確診就失去了篩查的真正意義,也浪費了篩查費用。鑒于孕婦對唐氏篩查知識的缺乏,建議醫務人員要加大篩查受試對象的宣傳力度,告知篩查的意義及存在的技術缺陷,并說明確診的重要意義及拒絕確診的臨床危害。④不同年齡段DS陽性率、神經管缺陷陽性率不同,其中41~45年齡段的DS陽性率最高(100.0%);神經管缺陷陽性率也最高(698%)。為此,應重點關注及做好41~45年齡段妊娠孕婦的產前檢查工作。對于≥35周歲的孕婦也可以直接做羊水穿刺檢查,這符合衛生經濟學的原則[5]。⑤臨床發現部分高風險孕婦對產前診斷有恐懼感,有很大的心理壓力與負擔,因此醫護人員應該加強孕期指導,密切關注此類群體的心理變化,及時給予疏導,幫助她們減輕心理負擔,與此同時產前診斷應該堅持知情同意之原則,方可給予唐氏篩查。
綜上所述,孕婦在妊娠14~20周內積極參與母血清產前唐氏篩查很有必要,可以排查出高危人群,大幅度縮小羊水檢查范圍,有效預防及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以提高人口素質。
參考文獻
[1] 甄理,楊昕,李東至,等. 100例唐氏綜合征產前診斷結果分析[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4,17(1): 5052.
[2] 蔣麗.孕婦血液學檢查在產前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用,2014,8(1):101102.
[3] 莫鳳明,伍德榮,張群先,等.孕中期血清學產前篩查1320例結果分析[J].廣西醫學, 2014,36(1):126127.
[4] 趙巍.唐氏綜合征的孕期篩查[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5): 126127.
[5] 楊秀萍,趙建鵬,高峽,等.孕中期母血清產前篩查3142例結果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3,22(4):1819,22.
(收稿日期:2014-05-27修回日期:2014-10-17)
(編輯:潘明志)endprint
【關鍵詞】唐氏綜合征;神經管缺陷;孕婦;產前篩查
中圖分類號:R714.5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5.039
唐氏綜合征(DS)是新生兒染色體異?;兗膊≈斜容^常見的一種,生長發育遲緩、智力存在障礙,伴有多發畸形是此病的主要臨床表現[1]。DS在我國的發生率有逐年上升之勢,并且孕婦年齡越大,則發病率越高。此病目前重在早預防、早發現,尚無療效確切的治療方法[2]。神經管缺陷屬于新生兒先天畸形中的常見類型,在產前檢查中只能篩檢出開放性神經管缺陷,不能篩查出閉合性神經管缺陷。為進一步了解唐氏綜合征與開放性神經管缺陷的產前篩查結果,提高出生人口質量提供依據,本文對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門診就診或外院轉來的5688例孕婦進行唐氏綜合征與開放性神經管缺陷產前篩查,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門診就診或外院轉來的孕中期(14~20周)孕婦5688例,年齡18~45歲;所有孕婦均自愿參加唐氏綜合征產前篩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詳細填寫產前篩查申請單。
1.2檢測方法
采用Anthos2010酶標儀[安圖實驗儀器(鄭州)有限公司],唐氏綜合征產前篩查試劑(商品名:貝喜)由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產品標準號為YZB/4423402009)。采集篩查受試對象空腹血2 ml,離心獲取血清后,使用貝喜試劑盒測定游離βHCG與AFP指標值,并經相關配套軟件給予風險評價。唐氏綜合征胎兒風險概率以1/275為風險截斷值(切值),Risk≥1/275為高風險。篩查結果為低風險的孕婦,給予跟蹤隨訪。
1.3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
對唐氏綜合征高風險孕婦進行遺傳咨詢,在知情同意下于妊娠20~22周進行羊水染色體核型分析,對確診為異常的孕婦在知情同意下給予引產。神經管缺陷的切值≥2.5 MOM的高危孕婦召回醫院進行咨詢,并使用彩超進一步確診。
2結果
2.1篩查陽性結果
在5688例妊娠孕婦中,篩查出DS高危孕婦452例,篩查陽性率為7.95%;篩查出神經管缺陷孕婦74例,篩查陽性率為1.30%。不同年齡段DS陽性率、神經管缺陷陽性率不同,其中41~45年齡段的DS陽性率最高(100.0%);神經管缺陷陽性率也最高(6.98%)。見表1。
2.2產后隨訪率
5688例孕婦產后隨訪了5605例,隨訪率為98.54%,另83例由于聯系方式有誤或者地址不詳,無法聯系。經隨訪發現,低風險孕婦中無一例染色體異常兒發生。
2.3胎兒結局
21三體綜合征3例,肥大細胞綜合征2例,其他染色體異常1例,神經管缺陷4例,顯性腦脊柱畸形3例,無腦兒1例。暫未發現DS及神經管畸形漏診病例。
3討論
唐氏綜合征又稱21三體綜合征,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新生兒先天性缺陷疾病。此病目前在臨床上無法獲得有效治療,在一定程度上給患兒家屬及社會帶來很大的經濟與精神負擔。因此落實產前檢查工作,加強防范,努力預防此病患兒的出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3]。實施胎兒染色體檢查的技術要求比較高,成本也比較昂貴,并伴有一定的風險,很難廣泛應用于孕婦產前檢查。為此,有必要選擇一種既經濟快捷又安全有效的產前篩查方法,本研究采用的唐氏綜合征產前篩查試劑法,對母血游離βHCG與AFP等生化指標進行檢測,容易被孕婦接受,且產前診斷率比較高。
5688例孕婦產后隨訪了5605例,隨訪率為9854%,另83例由于聯系方式有誤或者地址不詳,無法聯系。經追蹤隨訪,低風險孕婦中無一例染色體異常兒發生;本次共篩查出染色體異常6例,神經管缺陷4例。通過產前篩查能夠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發生率,筆者對于唐氏篩查的主要體會是:①唐氏篩查技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可能會出現假陽性與假陰性[4]。所以,醫護人員應該認真按照我國出臺的《產前診斷技術管理辦法》的相關技術規范進行操作,不斷提高篩查技術水平。②針對全部年齡段的妊娠孕婦實施產前篩查,確定高危人群之后,應該做羊水染色體檢查以確診高危孕婦是否懷有DS胎兒、神經管缺陷兒,一旦確診則應該及時終止妊娠。③有些篩查出的高危孕婦并不愿意前往醫院進行咨詢與確診,這可能是她們尚未了解及意識到產前唐氏篩查的目的及意義。只參與篩查而不進行確診就失去了篩查的真正意義,也浪費了篩查費用。鑒于孕婦對唐氏篩查知識的缺乏,建議醫務人員要加大篩查受試對象的宣傳力度,告知篩查的意義及存在的技術缺陷,并說明確診的重要意義及拒絕確診的臨床危害。④不同年齡段DS陽性率、神經管缺陷陽性率不同,其中41~45年齡段的DS陽性率最高(100.0%);神經管缺陷陽性率也最高(698%)。為此,應重點關注及做好41~45年齡段妊娠孕婦的產前檢查工作。對于≥35周歲的孕婦也可以直接做羊水穿刺檢查,這符合衛生經濟學的原則[5]。⑤臨床發現部分高風險孕婦對產前診斷有恐懼感,有很大的心理壓力與負擔,因此醫護人員應該加強孕期指導,密切關注此類群體的心理變化,及時給予疏導,幫助她們減輕心理負擔,與此同時產前診斷應該堅持知情同意之原則,方可給予唐氏篩查。
綜上所述,孕婦在妊娠14~20周內積極參與母血清產前唐氏篩查很有必要,可以排查出高危人群,大幅度縮小羊水檢查范圍,有效預防及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以提高人口素質。
參考文獻
[1] 甄理,楊昕,李東至,等. 100例唐氏綜合征產前診斷結果分析[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4,17(1): 5052.
[2] 蔣麗.孕婦血液學檢查在產前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用,2014,8(1):101102.
[3] 莫鳳明,伍德榮,張群先,等.孕中期血清學產前篩查1320例結果分析[J].廣西醫學, 2014,36(1):126127.
[4] 趙巍.唐氏綜合征的孕期篩查[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5): 126127.
[5] 楊秀萍,趙建鵬,高峽,等.孕中期母血清產前篩查3142例結果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3,22(4):1819,22.
(收稿日期:2014-05-27修回日期:2014-10-17)
(編輯:潘明志)endprint
【關鍵詞】唐氏綜合征;神經管缺陷;孕婦;產前篩查
中圖分類號:R714.5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5.039
唐氏綜合征(DS)是新生兒染色體異?;兗膊≈斜容^常見的一種,生長發育遲緩、智力存在障礙,伴有多發畸形是此病的主要臨床表現[1]。DS在我國的發生率有逐年上升之勢,并且孕婦年齡越大,則發病率越高。此病目前重在早預防、早發現,尚無療效確切的治療方法[2]。神經管缺陷屬于新生兒先天畸形中的常見類型,在產前檢查中只能篩檢出開放性神經管缺陷,不能篩查出閉合性神經管缺陷。為進一步了解唐氏綜合征與開放性神經管缺陷的產前篩查結果,提高出生人口質量提供依據,本文對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門診就診或外院轉來的5688例孕婦進行唐氏綜合征與開放性神經管缺陷產前篩查,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門診就診或外院轉來的孕中期(14~20周)孕婦5688例,年齡18~45歲;所有孕婦均自愿參加唐氏綜合征產前篩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詳細填寫產前篩查申請單。
1.2檢測方法
采用Anthos2010酶標儀[安圖實驗儀器(鄭州)有限公司],唐氏綜合征產前篩查試劑(商品名:貝喜)由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產品標準號為YZB/4423402009)。采集篩查受試對象空腹血2 ml,離心獲取血清后,使用貝喜試劑盒測定游離βHCG與AFP指標值,并經相關配套軟件給予風險評價。唐氏綜合征胎兒風險概率以1/275為風險截斷值(切值),Risk≥1/275為高風險。篩查結果為低風險的孕婦,給予跟蹤隨訪。
1.3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
對唐氏綜合征高風險孕婦進行遺傳咨詢,在知情同意下于妊娠20~22周進行羊水染色體核型分析,對確診為異常的孕婦在知情同意下給予引產。神經管缺陷的切值≥2.5 MOM的高危孕婦召回醫院進行咨詢,并使用彩超進一步確診。
2結果
2.1篩查陽性結果
在5688例妊娠孕婦中,篩查出DS高危孕婦452例,篩查陽性率為7.95%;篩查出神經管缺陷孕婦74例,篩查陽性率為1.30%。不同年齡段DS陽性率、神經管缺陷陽性率不同,其中41~45年齡段的DS陽性率最高(100.0%);神經管缺陷陽性率也最高(6.98%)。見表1。
2.2產后隨訪率
5688例孕婦產后隨訪了5605例,隨訪率為98.54%,另83例由于聯系方式有誤或者地址不詳,無法聯系。經隨訪發現,低風險孕婦中無一例染色體異常兒發生。
2.3胎兒結局
21三體綜合征3例,肥大細胞綜合征2例,其他染色體異常1例,神經管缺陷4例,顯性腦脊柱畸形3例,無腦兒1例。暫未發現DS及神經管畸形漏診病例。
3討論
唐氏綜合征又稱21三體綜合征,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新生兒先天性缺陷疾病。此病目前在臨床上無法獲得有效治療,在一定程度上給患兒家屬及社會帶來很大的經濟與精神負擔。因此落實產前檢查工作,加強防范,努力預防此病患兒的出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3]。實施胎兒染色體檢查的技術要求比較高,成本也比較昂貴,并伴有一定的風險,很難廣泛應用于孕婦產前檢查。為此,有必要選擇一種既經濟快捷又安全有效的產前篩查方法,本研究采用的唐氏綜合征產前篩查試劑法,對母血游離βHCG與AFP等生化指標進行檢測,容易被孕婦接受,且產前診斷率比較高。
5688例孕婦產后隨訪了5605例,隨訪率為9854%,另83例由于聯系方式有誤或者地址不詳,無法聯系。經追蹤隨訪,低風險孕婦中無一例染色體異常兒發生;本次共篩查出染色體異常6例,神經管缺陷4例。通過產前篩查能夠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發生率,筆者對于唐氏篩查的主要體會是:①唐氏篩查技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可能會出現假陽性與假陰性[4]。所以,醫護人員應該認真按照我國出臺的《產前診斷技術管理辦法》的相關技術規范進行操作,不斷提高篩查技術水平。②針對全部年齡段的妊娠孕婦實施產前篩查,確定高危人群之后,應該做羊水染色體檢查以確診高危孕婦是否懷有DS胎兒、神經管缺陷兒,一旦確診則應該及時終止妊娠。③有些篩查出的高危孕婦并不愿意前往醫院進行咨詢與確診,這可能是她們尚未了解及意識到產前唐氏篩查的目的及意義。只參與篩查而不進行確診就失去了篩查的真正意義,也浪費了篩查費用。鑒于孕婦對唐氏篩查知識的缺乏,建議醫務人員要加大篩查受試對象的宣傳力度,告知篩查的意義及存在的技術缺陷,并說明確診的重要意義及拒絕確診的臨床危害。④不同年齡段DS陽性率、神經管缺陷陽性率不同,其中41~45年齡段的DS陽性率最高(100.0%);神經管缺陷陽性率也最高(698%)。為此,應重點關注及做好41~45年齡段妊娠孕婦的產前檢查工作。對于≥35周歲的孕婦也可以直接做羊水穿刺檢查,這符合衛生經濟學的原則[5]。⑤臨床發現部分高風險孕婦對產前診斷有恐懼感,有很大的心理壓力與負擔,因此醫護人員應該加強孕期指導,密切關注此類群體的心理變化,及時給予疏導,幫助她們減輕心理負擔,與此同時產前診斷應該堅持知情同意之原則,方可給予唐氏篩查。
綜上所述,孕婦在妊娠14~20周內積極參與母血清產前唐氏篩查很有必要,可以排查出高危人群,大幅度縮小羊水檢查范圍,有效預防及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以提高人口素質。
參考文獻
[1] 甄理,楊昕,李東至,等. 100例唐氏綜合征產前診斷結果分析[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4,17(1): 5052.
[2] 蔣麗.孕婦血液學檢查在產前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用,2014,8(1):101102.
[3] 莫鳳明,伍德榮,張群先,等.孕中期血清學產前篩查1320例結果分析[J].廣西醫學, 2014,36(1):126127.
[4] 趙巍.唐氏綜合征的孕期篩查[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5): 126127.
[5] 楊秀萍,趙建鵬,高峽,等.孕中期母血清產前篩查3142例結果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3,22(4):1819,22.
(收稿日期:2014-05-27修回日期:2014-10-17)
(編輯:潘明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