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1144年本刊發行有望繼續穩中有升本社中心聯絡站工作會議在武進舉行
本刊訊 2013年11月20日,本社在常州市武進區召開中心聯絡站工作會議,交流了2014年度本刊的征訂情況,對明年本刊的宣傳進行了探討。出席這次會議的有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劉蘇閩、劉謙楨,各中心聯絡站和榮獲特優獎、特等獎聯絡站的代表,本社社長兼主編楊元華,顧問陳揚、唐功儒,副社長向明生,副主編李三星、徐曉蔚及工作人員,共90余人。
會前,常州市武進區委副書記凌光耀會見了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和本社負責同志。
本次會議由楊元華同志主持。南通、通州、海門、揚州、蘇州、淮安、金華、紹興、泰州、無錫、常州、軍直分會聯絡站的楊自度、衛樹人、韓芒雄、陳榮坤、胡玉成、李陽、王心誠、周加驊、王厚宏、朱安生、陳傳云、李華等同志先后交流發言,興化、樂清聯絡站的魏震霖、方圣中同志也遞交了書面交流材料。從交流情況來看,目前各地都面臨征訂單位經費緊縮、行政區域合并變更、各方面領導人事調動、聯絡站人員老化等諸多問題,但是在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同志一系列講話,特別是“8·19講話”精神的大好形勢下,各地聯絡站同志辛勤努力、迎難而上,多數聯絡站2014年度的征訂數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蘇州市區、紹興縣、南通、阜寧、海門、啟東、興化、姜堰、泰興、揚州市區、廣陵區、邗江區、寶應、盱眙、金華市區、武義等地都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2013年,加強運用《大江南北》雜志對大學生村官這個特殊的群體進行宣傳教育,成為一個新的亮點。如南通地區把去年向當地村官贈送雜志300份增加到了1000份;海門實現了大學生村官和駐村書記全覆蓋;金華市連續3年由組織部從黨費里出資給全體村官訂閱雜志;揚州市的大學生村官學用交流活動搞得有聲有色,使雜志以史育人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各地聯絡站老同志積極加強發行隊伍建設,培養扶持新同志擔重任、挑大梁。如海門市在3個鎮和市直機關都換上了年富力強的同志,其中剛從人大退居二線的、在當地有一定威望的印建飛同志一個人就承擔了57個單位的發行任務;蘇州市新四軍研究會副會長沈偉東同志在接受了發行任務后,爭取企業的資助為青少年學生贈閱雜志,使蘇州市的發行數增加500多份,增幅超過了20%;江陰市的吳慧芳同志今年剛剛參加聯絡站工作,但她能力出眾,與老同志順利交接,發行量在原先5000多份的高位上保持穩定。各地聯絡站不約而同地在原先發行薄弱的地區加強了發行力量,使這些地區的發行出現了良好的勢頭。
在聽取了與會代表們的交流發言后,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劉蘇閩指出,《大江南北》的發行工作創造了很好的經驗,主要是做到了“四個堅持”:一是堅持以目標牽引的方式,努力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二是堅持依靠各級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團體;三是堅持做好宣傳工作,擴大了讀者受眾面;四是堅持鼓勵表彰先進,使先進隊伍不斷擴大。他強調,在今后的工作中,一要加強聯絡站自身建設,做好承前啟后的工作;二要加強對新情況、新問題的研究,樹立信心,動足腦筋搞好發行。
劉謙楨、周長根同志也先后發言,他們都談到,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大江南北》雜志創刊30周年。這是一個難得的契機,我們要抓住舉國上下學習宣傳黨史、國史的機遇,克服困難,以多種形式宣傳、學用雜志,促進雜志的發行更上一層樓。
本社顧問陳揚同志最后發言,他說,盡管聯絡站工作遇到不少困難,但是總的趨勢很好。我們這些老黨員、老同志晚年還能為黨、為社會、為人民貢獻綿薄力量,我覺得是苦中有樂,是很值得的。夏征農同志在百歲生日時賦詩《百歲樂懷》說:“人生百歲亦尋常,樂事無如晚節香。”我們要學習夏老的精神,在晚年盡可能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盡心盡責。
會議后,與會同志還參觀了春秋淹城遺址和溧陽水西村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
(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