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城
欣聞文藝圈風氣有變
□干城
今年上半年,北京警方鐵拳出擊,帶走了文藝圈中一批“涉毒”人員,進入8月,又有柯震東、房祖名兩個明星被拘。前前后后,出事的已有9人之多。罌粟毒人肌骨,毀人靈魂,而文藝圈一些人卻以接力賽形式“涉毒”,使全國為之驚詫。
人們稍感欣慰的,是“毒品風波”以后,文藝界人士紛紛聲討,對“毒星”說“不”。柯震東、房祖名出事第二天,上海報上就有拒絕“毒星”來滬演出、拒絕滬上播映他們作品之議。接著,中國電影行業5家協會發出倡議書,要求加強行業自律,慎用吸毒人員參與電影創作。全國幾十家媒體的娛樂記者,近日達成了共識,成立臨時性的“全國娛記反毒聯盟”,并發出反毒倡議書,集體“冷藏”吸毒明星。
8月23日,上海的文藝工作者舉行“提高道德修養,弘揚社會正氣”的座談會,就力禁“黃、賭、毒、黑”表達了自己的感受,使人很受教育。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說:作為戲劇人和文化人,認認真真演戲,清清白白做人,這是第一準則。上要對得起祖宗,下要對得起子孫,外要對得起國家和民族,內要對得起自己的良知。尚長榮說了這四個“對得起”后表示:“讓我們從自身做起,讓毒品無處遁形。”
戲劇人和文化人,務必潔身自愛,遠離毒品。毒品,即便在舊社會,也為人們所痛恨不齒。人們看不起抽鴉片煙的人,稱他們是“大煙鬼子”。我記得,自己年輕的時候,曾與同學約定,不看煙鬼金少山演的戲。想來,今天的觀眾,對拒絕播映“涉毒”人員演的電影電視,應該是能接受的。倒是需要提醒“娛記”,這次“毒品風波”中,你們表現不錯,沒有參與低俗炒作,希望再接再厲,今后有更好的表現。
其實,新聞界本來沒有單純的娛樂新聞,也不應設“娛記”這一行檔。報社報道文藝新聞的,就叫文藝記者,不該叫“娛記”。我在這里給媒體提個建議:第一,過去沒有設“娛記”的,今后不必再設;第二,設過“娛記”的,趁此宣布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