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建忠
做不到的不要寫
□ 喬建忠
3月7日,《新京報》記者專門采訪了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司長向東。向東對記者說,李克強總理自始至終參加起草了《政府工作報告》,他要求“做不到的不要寫”。報告每一句話都是千錘百煉的,可有可無話基本拿掉了。代表們普遍反映這個報告比較實事求是,可操作性強。
與此相悖的是,現在還經常見到一些地方、單位,把明明做不到的事寫上文件、形成材料。有些連群眾溫飽問題尚未解決的地方,也在提建“國際大都市”;全國有20多個省市不看自身條件,紛紛要求建“自貿區”;還有眾多的地方超過自己財力許可,爭相建小城鎮、旅游區……這已引起有識之士的非議。
能否寫到做到,絕不是一件小事。就個人來說,關系其為人的品格,關系其是否值得信任;就執政黨來說,會涉及到威信,涉及到對群眾的影響力、凝聚力和號召力。作為一級政府的工作報告,一旦寫了要做的事情,人民群眾就會對此產生一種強烈的期望心理。當期望值與目標值相符合時,群眾就會夸共產黨好,政府說到做到;而當實現值小于期望值時,群眾就會埋怨你在開空頭支票,認為是吹牛、浮夸。
說話、寫東西留有余地,是取信于民的一條重要原則。李克強總理的“做不到的不要寫”,應該成為各級干部的座右銘。
(本欄編輯 韋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