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音
從《朱子家訓》說起
□季音
人人都有個家,都希望家庭幸福和睦。如何治理家庭,歷來是人們議論甚多的一個熱點話題。
近日,重讀一篇前人關于治家的格言,頗受啟發。文題為《治家格言》,流傳后通稱《朱子家訓》,作者是朱柏廬。這是一篇廣傳數百年而不衰的名作,它宣揚家庭的基本道德,主張要嚴格治家,在民間產生過廣泛影響。
朱柏廬是江蘇昆山人,明末的一個生員。他總結了封建社會里無數家庭興衰的經驗教訓,形成了這篇警世之作。文中的每句格言都來自生活,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稍懂文字者即能背誦。這大概也是它得以廣為流傳的一個重要原因。
誠然,朱柏廬所處的是封建社會,《朱子家訓》宣揚的是封建倫理道德。但是,剔除它的封建糟粕,取其精華,其中有些論述仍有現實意義。比如,《朱子家訓》提倡日常生活要注意勤儉節約,飲水思源,“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成為千古傳誦的名訓,教育了多少后代子孫。
正確地管理好家庭,這是目前應當引起我們重視的一個重要問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細胞健全,社會的安定與進步就有了重要的保證。中國古人歷來把治國、安邦與治家相提并論,十分重視治家。這是極有道理的。在當今我國社會既繁榮昌盛、又存在種種不良現象的情況下,嚴格治家不是一件小事。
可是,現在有些人很不重視這件事。有的人整天在外忙忙碌碌,把“家事”丟在一邊;有的只是一味溺愛子女,不進行基本道德教育;有的甚至縱容妻兒為非作歹。近些年來,有少數官員走上了犯罪道路,原因之一,往往就是“后院起火”,使國家利益蒙受損失,也毀掉了家庭。這是不該發生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