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陳榮
(作者為江蘇食品職業技術學院退休干部)
(編輯 陶麗)
我從遞交第一份入黨申請書到加入黨的組織,歷時15年,其間經歷了“十年動亂”。老黨員和師長們與黨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可貴精神,像一座座路標,在我爭取入黨的征程中閃閃發光。
一
1964年8月,我帶著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通知書,懷著立志當作家的狂熱,興致勃勃地趕到無錫向父親報喜。父親看著錄取通知書也很高興,但聽我一心想當作家卻沉吟起來,意味深長地講起了自己的入黨歷程。
1939年,面對國破家亡的嚴峻形勢,在漣水成集老家教小學的父親心急如焚。為了尋找一條救國救民之路,他參加了朱啟勛、朱啟宇、朱啟杰兄妹組織的抗日兄弟團。當年8月,八路軍南進支隊第八團(淮河大隊)在朱家兄妹的老家朱南蕩成立,父親才得知他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在他們的引導和培養下,父親也于1941年光榮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那時,入黨就意味著甘愿為黨為民履險和犧牲。先是朱啟杰陷入魔掌,這位看似柔弱的姑娘,在敵人的鞭打刀割下堅貞不屈,視死如歸,壯烈犧牲在敵人血淋淋的刺刀下。緊接著,身為淮河大隊二營營長的朱啟勛,也在一次反掃蕩戰斗中壯烈犧牲。1942年,黨派父親打入敵人古寨據點開展地下斗爭。一次,敵人把他綁在樹上,用木棍打得皮開肉綻,逼他承認是共產黨。他暗暗對自己說:“老陳啊老陳,今天輪到你流血犧牲了,你可不能當孬種啊!”父親咬緊牙關,寧死不吐一字,敵人找不到證據,只好作罷。
最后,父親語重心長地說:“為了今天,為了人民,多少共產黨員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作為后來人,決不能讓烈士的鮮血白流!一定要把為人民服務、當好革命接班人,作為自己的第一追求。”
父親的講述給我指明了一條光榮的人生之路。到南大不久,我莊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二
在以后的兩年,南大中文系的黨組織對我進行了重點培養。然而,正醞釀填寫入黨志愿表時,卻開始了“文化大革命”。我順理成章地一保校黨委,二保工作隊,三保江蘇省委……終于被說成“鐵桿老保”,入黨的理想變成了幻想。
1970年7月,我懷著長期郁結于心的迷茫、失望情緒從南大畢業,到漣水縣五港公社港南大隊孫圩小隊“勞動鍛煉”。
一天傍晚,我正鍋上鍋下手忙腳亂地做晚飯,一位年近五十的農民模樣的漢子走進來,二話沒說坐到鍋臺后就幫我添草燒火。飯熟了,他弄滅柴火拉著我的手走出鍋屋,親切地詢問道:“你就是小陳吧?”又安慰我說:“不要急,慢慢來,什么事情都是從不會到會的。”說完,挎起放在屋邊的糞箕,一步一步消失在沉沉的暮靄里。鄰居告訴我,他就是五港公社黨委書記陳立洲。
不久,陳書記就把我調到他蹲點的蘇莊生產隊,和他一起“同吃同住同勞動”,兼做一些文字工作。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帶著我和社員一起勞動,哪里最臟最累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一次,夜雨把大糞池灌上了水,起糞的人有些猶豫。他褲腳一卷,跳進腿肚深的糞水里,揮起大鍬開始起糞,把獨輪車裝滿后,又彎腰推起糞車往地里送。社員們樂了,趕緊推起車子追趕。每天早飯后,他糞箕一挎,邊拾糞邊到各大隊檢查指導工作。全公社的男女老少都認識他那又臟又舊的破糞箕。對當時方興未艾的“早請示、晚匯報”等政治活動,他總是冷峻地站在一邊,請他“做指示”,他總是連連擺手。
10月底,陳書記突然找我談話,要我以五港治淮民兵營團委書記、政工干事的身份,參加淮沐新河大會戰。他說:“為了把偉大的治淮事業向前推進,周恩來總理力排干擾,在淮陰地區組織淮沐新河大會戰。有抱負有志向的青年,就要到這樣的偉大事業中去鍛煉,為老百姓干實事做貢獻!”又語重心長地叮囑:“公社黨委研究決定派你參加,是對你的信任和考驗,希望你不要辜負黨的期望。”“文革”以來,我第一次聽到黨組織負責人對我說出“信任”、“考驗”之類的話,心里百感交集,仿佛又回到了黨的懷抱。
三
1977年“五一”前夕,我突然收到久已失去聯系的吳彥仁老師的來信,對他的遭遇唏噓不已。他年過三十無女肯嫁,后來“倒插門”做了養老女婿。粉碎“四人幫”后高考恢復,年近四十的他參加高考,又得高分,然而終因“年齡太大”只照顧錄取在淮陰師范學校大專班。這時,張懷明同學已經做了淮陰師范學校的副校長,在帶領新生去劉老莊祭掃烈士墓的包車上,認出了這位一臉滄桑的學生,竟然是自己十幾年前的恩師!
令人敬佩的是,吳老師并沒有過多地對自己的坎坷遭遇怨天尤人。他在給我的信中懇切地寫道:“……和那些含冤受屈的老帥功臣比,我算得了什么呢?從‘文革’中艱難走過,我倒更加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長期受到全黨全民無限崇拜的毛主席一下子犯了嚴重錯誤,又有一伙手握重權的野心家陰謀家興風作浪,現在能憑著自身力量扭轉乾坤撥亂反正,除了中國共產黨還會有第二個嗎?”吳老師在信的結尾信心十足地寫道:“你大概早已入黨了吧——如果還沒有,就讓我們從此開始來個比賽吧,看誰先一步加入黨的組織!”
反復閱讀吳老師的信,我連夜寫好了自己的第二次入黨申請書。1979年7月,我光榮地成為黨組織中的一員。宣誓以后,我徹夜難眠,反復回顧自己爭取入黨的難忘歲月,父親、陳立洲書記、吳彥仁老師……一個個含笑向我走來。他們與黨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感人形象,也在我的心中永遠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