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陳三株
讀畫三章
廣東 陳三株
我喜歡讀馬。
喜歡讀從老校長筆下跑出來的那一匹匹四蹄生風的駿馬。
老校長曹葉萱是一位“相馬師”,更是一位畫馬高手。
看,無論是《天地任縱橫》,還是《馬到財雄》,那一匹匹騰飛的駿馬,無不神采飛揚,激蕩一往無前的氣勢,噴薄洶涌澎湃的激情。
這是老校長用駿馬奔騰遼闊草原的一往無前,謳歌昔日的學子們在市場經濟中奮勇搏擊的豪邁!
老校長說,馬是人才的象征,馬是民族振奮的象征!剽悍的駿馬,給人以自由奔放的力量,給人以奮發圖強的榜樣!
老校長筆下的馬,既注重造型,也注重創意;既體現群體形象的塑造,也體現個體形象的刻畫,細致縝密的功夫躍然于紙上,標示著他的藝術個性和創作特色。
老校長筆下的馬,不僅僅以濃濃淡淡深深淺淺的色塊和輕輕重重快快慢慢的動作神態展現出馬與馬之間千姿百態的神采,在嚴謹生動的造型與和諧協調的筆墨中,還傾注了強烈的情感與熱愛塑造了馬與馬之間不同的神態不同的看點不同的個性特征。
他說,看著從筆下走出來的一匹匹氣志昂揚的馬,得到的不僅是心靈的滿足,也仿佛在和馬一同馳騁,一同飛奔……
在我們這個日新月異的水鄉小鎮上,我走進了一位卓有成就的企業家的辦公大樓里看到——
大堂里那幅《晉勢澎湃,鴻運無極》,展示了廣闊無邊的草原,還有遠處蔚為壯觀的高山流水,昂然挺拔的蒼松,片片隨風飄動的白云,襯托著一群在天底下飛奔向前的駿馬正從蒼茫浩瀚中奔來,凸顯威武強悍的陣容。
還有那幅《六駿財泓圖》,六匹四蹄生風的駿馬奔騰于遼闊的大草原,給人一種馬在飛奔草原在流動的視覺效果。
老校長筆下的馬,彰顯力爭上游突飛猛進的意象,既給人以舒心寫意的感受,又給人以寬廣無限的暢想。
我喜歡讀馬。
喜歡讀從老校長筆下跑出來的那一匹匹四蹄生風的駿馬……
葉其嘉的田園墨韻系列是他別具神韻的藝術風格的彰顯。
無論是他的《欲雨圖》《暮靄云煙》,還是《豪雨小江村》《竹影參差聽蟬鳴》《夕陽秋水》……都是他獨出心裁的藝術靈魂的寫意!
他是土生土長的順德水鄉人,他的血脈里他的胸膛里,涌蕩著水鄉的情跳動著水鄉的愛。
他不熟不畫不美不畫不情動于衷不畫,他專注于水鄉田園風光的創意造型,讓悠悠的眷戀與涓涓的情愫點點滴滴凝注筆端架起一幅幅美輪美奐的佳構。
他生活于平凡執著于創新。他的畫體現了多種形式多種探索多種意境的嘗試,體現了傳統與現代、寫意與裝飾、局部與整體的配合與交融。
他說:再現客觀物象的美不應是高手之所為,高手應是能打破自然的空間觀,創造出富有自己特色并獨立于自然的審美圖式和技巧規律。
我們細細地品讀著他的作品,果然都在潛移默化地變化著,都在不經意間演繹著新的意向融入新的內涵,一景一物都富含親切親近的元素,讓人深感似曾相識又的的確確的不曾相識。
在不斷的追求中肯定自己又毫不客氣地否定自己,不遺余力地朝著更高更遠的目標攀登;在保持一貫的風格中求新圖變,讓藝術的靈魂青春不敗歷久常新,是他崇高的藝術境界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畫家周志航筆下的水鄉風情畫,如一首蘸著色彩的抒情詩,給人意境深遠耐看耐讀的好印象。
從他新近出版的畫冊里,我讀到了《鄉音》讀到了《寒露》讀到了《雨瀟瀟》……
這一幅幅筆墨淋漓意境雋永的佳構,蘊含著濃濃的清新脫俗耐人尋味的詩意,令人掩卷而久久回味。
順德水鄉風情畫,發祥于上世紀70年代,生動靈巧的意趣中既蘊涵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又彰顯著鮮明的地方特色;既有水墨淋漓的表現又有輕快雅麗的韻致,引來多少垂注多少贊美!
畫家周志航緊握飽蘸激情的畫筆一路畫來,謳歌如詩如畫的多彩生活,謳歌如少女般亭亭玉立的水鄉,把一幅幅唯美的佳構奉獻于人們眼前,收獲著成熟也收獲著喜悅。
他的作品,體現了長期浸潤的功夫,要不然,怎能釀造出如此靚麗的佳作?
《鄉音》,掀來了竹林、蕉樹、農艇、小河、農家屋、還有河面上的茅亭諸多元素構成韻味十足的水鄉景致,點睛之處,是清幽的月影下那位于茅亭拉著二胡的姑娘,動情地演繹曲曲隨晚風輕輕飄送的優美旋律……
從這特色鮮明的畫面蕩漾著的濃濃詩意,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畫家的精妙設計匠心獨運。
而《寒露》呢,無需細說這其中的每一個元素描繪得多么細致多么寫意,著意展示的是水鄉早春濕漉漉的晨露所蘊涵著的無限生機,讓人在欣賞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水鄉春天的滋潤與生機勃發的景象是多么優美,自然而然地從心底里萌發出對水鄉的神往和敬意。
還有《雨瀟瀟》,有點朦朦朧朧的雨景傳遞著水鄉特有的詩意美,仿佛于無意間敘說著一個有點遙遠又有點仿佛的故事,引人進入一個哲學范疇而展開無窮無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