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阿根
農民沈根良自費辦紅館
□金阿根
鑼開道,革命傳統教育和艱苦奮斗教育就不能缺少。
紀念館的籌建,得到了紅軍后代的支持,他們提供三四百幅照片和不少珍貴史料及實物,其中不少是老紅軍的家藏。蔡長元將軍之子蔡小心把父親在抗戰中繳獲的日軍少佐戰刀捐給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把地雷戰中使用的石雷、鐵雷以及八路軍、新四軍軍裝也轉贈于他。賀龍元帥“兩把菜刀鬧革命”,其中一把在他這里。這些珍貴的展品80%是紅軍后代贈送的。
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啟館儀式和建黨90周年開館儀式上,朱德元帥外孫劉康、黃克誠大將之子黃熙兒、楊得志上將之女楊秋華、任弼時之女任遠征、徐特立孫女徐禹強、謝覺哉兒子謝烈、郭沫若女兒郭庶英、李達將軍女兒李彤妍、伍修權之女伍蓮蓮、江華兒子江小華等17人先后分兩批專程趕來祝賀并剪彩。到2014年7月底,本地和外地的參觀者已達4萬多人次。
(編輯 秦明)
一個沒有多少文化的杭州市蕭山區河莊街道農民沈根良,原先有規模不大的一家制冰廠和一家制線廠,年產值2000萬元,年利潤200來萬元。前些年,他竟關停了制線廠,投資150多萬元,在原廠房基礎上建了一個紅色紀念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時啟動,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時正式開館。3年多來,這里成了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那時候他常跑北京,接觸了不少紅軍后代,與王耀南將軍的兒子、井岡山紅軍后代聯誼會秘書長王太和熟悉了。沈根良也多次上井岡山,耳聞目睹了紅軍的革命遺跡和許多戰斗故事,便有了辦館的念頭,和這些紅后代一說,他們都表示大力支持。
毛主席的女兒李敏曾經問他,你這么年輕,沒有在革命年代吃過苦,一個辦企業的,為何喜歡和我們這些紅軍后代打交道?為何熱衷自費辦紀念館?沈根良說,我雖然沒有當過兵打過仗,但知道老一輩革命家為了窮苦人民謀翻身鬧革命打江山的不易,也知道你們跟隨父母東奔西走的艱苦生活。1965年12月我出生在杭州蕭山昭東鄉一個農民家庭,兄弟姐妹5人加父母一家7口,家里窮得揭不開鍋,靠父親在采石場當炮工的微薄收入維持生活。蕭山人勤勞,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就開始探索,搞一些鄉村企業。我辦了兩家小廠,掘了第一桶金,現在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沒有前輩打下的江山,沒有黨的英明領導,哪有我們今天?中國要進一步發展,思想教育就得為經濟建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