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同學特別迷信閱讀套路和作文套作技法,其實,沒有閱讀就沒有好的語文成績。語文素養的培育很難速成,只有依靠大量的閱讀,才能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中考越來越重視考察同學們的閱讀面與知識面,試題出得非常靈活,靠題海戰術習得的那些小技巧已用處不大。中考評價的改革,必將推動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有多處涉及課外閱讀問題,特別強調將課堂閱讀教學向課外閱讀延伸。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新課標》提倡同學們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但絕不是讓大家放任自流、隨心所欲地閱讀,所謂“開卷有益”是針對那些內容有意義的優秀書籍來說的。同學們要對閱讀書目有所選擇,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閱讀時間,循序漸進地增加閱讀量與閱讀難度。因此,我們要多多親近經典、閱讀經典。因為,經典是人類文化積淀下來的精華。閱讀經典會讓我們接觸并體驗人類的文化智慧,讓處于青春期的我們的人格得以健全發展。
我們還要善于借鑒前人好的讀書方法,注意提升自己閱讀的成效,要防止淺閱讀和“碎片化”閱讀,注意積累、感悟,爭取在每一次閱讀中,都能讀出自我的獨特感受。
讀書需要勇氣和恒心。如今,社會競爭加劇,到處彌漫著焦躁的空氣,很多成人幾乎不讀書,要在這樣一個不愛讀書的環境里培養閱讀愛好實在不易。所以,我們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信心和勇氣,持之以恒地下力氣培養自己的閱讀興趣。
溫儒敏教授說:“忽視課外閱讀,語文課就只是半截子的。” 希望大家牢記溫教授的話,做到“任爾東西南北風,咬定讀書不放松”,開啟閱讀之門,點燃自己的人生智慧之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