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焰
歷史和實踐雄辯地證明了群眾工作方法有千條萬條,但只有一條最有效,就是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是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制勝法寶,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守的政治信條。因此,當前如火如荼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從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為了群眾、服務群眾入手,解決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作風漂浮,脫離群眾問題,用轉變作風去贏得群眾信任,用真誠服務去打動群眾。
一、強化群眾觀念,增強服務本領。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泉,來不得絲毫馬虎,容不得一點懈怠,出不得半點差錯,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極端的使命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去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發動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才行。只有發自內心的真誠幫助,自覺自愿地增強服務本領,牢固樹立群眾觀念,才能切實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服務群眾。
一是必須相信群眾,才能服務群眾。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這是我們黨的執政基石,這是我黨歷經滄桑卻永不改變的無悔追求。作為一名群眾工作者必須相信群眾,信任群眾方能服務于群眾。群眾的生活習慣,工作狀況,交流方法,溝通渠道,表達方式可能與工作者有異,這就需要群眾工作者耐下心去,沉下性子與他們耐心細致的溝通交流,與群眾建立起了信任橋梁,就會與群眾打成一片,一切都會順暢,什么都會好辦。
二是必須以群眾為本,才能心系群眾。做群眾工作必須心中有群眾,自覺自愿地把群眾當朋友,平等相待,用誠心、真心、愛心去做工作。堅決杜絕表面上尊重群眾,心里藐視群眾的現象發生;徹底摒棄當官做老爺思想,要站在群眾的立場想問題;把不相信群眾,不依靠群眾,不結窮親,不尊重民意的想法扔掉,要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為群眾著想;把打著為群眾辦事之名卻行為少數人或小團體辦事之實的習慣放棄,要多想群眾之需,群眾之難。
三是必須尊重群眾,才能貼近群眾。 隨著經濟持續發展,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群眾在滿足了物質生活需求外,對精神文化需求日漸多元,群眾的民主權利意識逐步增加,這必然會對基層干部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眾的民主權力是否貫徹執行,落實了多少,恰恰反映在群眾情緒上,群眾情緒也成為衡量群眾工作的晴雨表、試金石。群眾有情緒不可怕,可怕的是工作人員對這些情緒不加區分的搪塞,不論是非的駁斥甚至是毫不關心地漠視,放任群眾情緒擴散,這是一個群眾工作者的致命傷,工作中必須堅決杜絕。
四是必須關心群眾,才能依靠群眾。 古人云,“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因此,群眾工作者要與群眾心貼心,面對面,凡是涉及到群眾的切身利益的所有事情,要做到寸土必爭,毫利不讓。只有維護好群眾的利益,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時刻為群眾謀福祉,才能密切干群關系,才能得到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只有深入基層,接觸群眾,關心群眾才能了解問題,發現困難,要注意發現和總結群眾經驗,傾聽群眾呼聲,才能消除群眾工作者與群眾之間存在隔閡。有人說,群眾在我們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們在群眾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這就是要求我們同群眾打成一片,關心群眾的生活,努力提高群眾對我們領導干部的信任度。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只有與人民群眾融為一體,真正站在人民群眾利益的基點上想問題,辦事情,才能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二、繼承優良傳統,創新工作方法
群眾工作在我們黨的歷史中站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保持了優良的傳統,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進入新時期、面對新形勢,群眾工作呈現出對象多元、內容多樣、環境多變,我們一些群眾工作者明顯感到“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軟辦法不頂用、硬辦法不敢用”。因此,必須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工作方式,綜合運用各種辦法,提高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首先,優良傳統決不丟。干部好壞由群眾說了算;工作好壞還是由群眾說了算,這是我們黨民主評議黨員干部的一項重要工作機制,任何時候都不能丟。面對評議結果要坦然接受,我們黨的好傳統、好方法、好經驗,在新形勢下我們做群眾工作不僅不能忘記,更不能丟掉,而且要還要繼續長期堅持下去。
其次,依法行政不能違。要善于運用法律手段做群眾工作,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自身要做到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不違法。
第三,堅持原則抓引導。 對待群眾訴求,必須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情況,耐心細致地做好工作,溝通情況,增進了解,取得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要堅持做到為民、務實、清廉,以實際行動為群眾樹立榜樣。加強民主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和幫助群眾學會運用正確的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第四,發動群眾要民主。宏偉的目標和藍圖,只有把群眾動員起來,轉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才有可能實現。最好的辦法,是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始終把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的最高標準。俗話說“十個手指不相齊”。
第五,理論聯系重實踐。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因此,做群眾工作要積極應對實踐挑戰,從實踐破題、用實踐立論、拿實踐作答,把大道理化作群眾聽懂的家常話、講明白的體貼話,為他們解疑釋惑,把話說到群眾心坎上,使思想工作更加貼近群眾,架起理論與群眾之間聯系的橋梁,提升理論大眾化的需求人氣,不斷增強理論的現實感召力。
第六,建立機制注長效。制度是工作順利完成的保障。任何事情離不開制度和機制來約束,群眾工作也不例外。無論是擴大工作成效,還是確保長效,都要從建立完善群眾工作機制入手,推進群眾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要抓緊建立完善聯系群眾機制、民主決策機制,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上更經常、更及時、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