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蓉
摘 要:共青團是黨的重要后備力量,在新的形勢下怎樣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促進基層團組織建設與活動方式創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堅實的基礎,是基層團組織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對基礎團組織建設與活動方式創新進行詳細的探討,以期為基層團組織良好的發展,高效開展各項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團組織;活動方式;創新研究
新形勢下當代青年的交流方式、價值取向、思想觀念發生著顯著變化,因此,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和工作方式創新,從而更好的做好青年群眾工作,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基層團組織需要應對的重要挑戰。
一、充分認識基層團組織建設的重要性
社會發展迅速,信息時代的到來促使輿論環境、經濟文化條件發生著改變,給青年的交流方式、行為方式、價值觀念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共青團對青年的吸引力、影響力正在逐步減弱,尤其青年群體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無疑給青年工作帶來較大挑戰。首先,從思想層面上分析,當前青年思想活動的靈活性、多樣性、獨立性明顯增強,導致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較大難度;其次,在價值取向方面,當代青年比較關注實用、實惠,尤其對實現自我價值比較重視,而且具有較強的功利心,給青年的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造成較大沖擊;再次,在溝通方式上,越來越多的年青人熱衷于利用互聯網與他人進行互動和交流,增加了基層團組織的組織、聯系等工作的開展難度;最后,從行為方式上來看,現代青年對精神文化生活、工作、學習的追求日益豐富。例如,喜歡張揚個性、追求時尚與自我等,使共青團組織的凝聚力、影響力面臨較大挑戰。上述現象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團組織對青年的吸引力,致使團組織的戰斗力、號召力、凝聚力的大大下降。在新形勢下,基層團組織的工作方式、運行機制、活動形式存在的問題越發明顯。
基層團組織和青年之間的聯系最為廣泛和直接,其建設水平給共青團各項工作的開展造成直接影響。因此,團中央非常重視共青團工作,且再三強調共青團基層工作的重要性,根據當前青年行為、價值取向等變化特點,在認真分析不同戰線實際和特點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基層團組織建設與活動方式創新試點工作。
二、創新基層團組織建設和活動方式思路
新形勢下應認真考慮基層團組織建設整體思路,并將其植于青年群體變化及社會結構轉型之中認真考慮與分析,尤其應將提高共青團對青年的凝聚力與吸引力當做工作目標,轉變工作思路和理念,加強工作運行機制、工作制度、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創新,集中力量解決基層團組織活力及工作力量不足的問題,為充分做好青年群眾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具體可參考一下內容實施:
1.轉變工作理念與思路
工作理念是工作行動的向導,而工作思路關系著工作效率的高低。新形勢下,新的社會現象層出不窮,致使青年工作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依靠組織管住青年思想與利益顯得蒼白無力。針對這一現狀共青團應在充分把握社會變化的前提下,迎合時代發展,轉變“就團建論團建”傳統工作理念,對工作思路進行適當調整,即,由之前對青年加以管理和約束,向服務青年、融入青年轉變,并尊重青年合理利益訴求,積極的引導和服務好青年;由之前灌輸、說教與青年單向交流方式轉變為與青年進行平等、自由方式進行交流,將傳統組織地位更改為以青年為主體,做好青年的動員、宣傳工作;由之前的開展各項活動逐漸向青年生活與實際貼近轉變,通過滿足青年利益訴求以及興趣,不斷的凝聚與吸引青年;采用多種手法替代僅依靠單一行政化手段為基層團組織提供充足的條件與資源。
2.注重團青關系重構,創新組織格局
很長時間以來,設置共青團組織多依賴單位或系統,而且在單位化政治背景下,共青團組織可借助政治優勢充分發揮自身作用,能夠將青年組織很好的團結起來。但當今社會發展迅速,青年群體流動較大,之前共青團組織方式劣勢越發突出,甚至在某些地區出現僅有團員而缺乏組織的現象。針對以上問題共青團應從青年責任、青年利益出發,對團青關系進行重構,將之前依據行政區劃、系統、單位設置團組織模式打破,利用青年樂于接受的聚集、交流、溝通方式,結合實際情況設立團組織,擴大基層團組織覆蓋范圍,尤其應注重將范圍延伸到虛擬社會,尤其應認真研究建設虛擬團組織的有效手段,構建共青團網絡陣地,為基層團組織范圍向虛擬社會的延伸奠定基礎。
3.加強機制體制創新,完善團基層工作體系
基層團組織工作的高效實施,需要科學的制度支撐,因此為提高基層工作科學化水平及團組織建設質量,應重視體制機制的創新。首先,建立和完善團員評價激勵、教育管理、思想引導等各項工作制度。同時,確保建立的制度在滿足基層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符合青年的實際需求,以提高各項制度的合理與科學性,以及執行效率。另一方面加強運行機制的創新。不斷完善組織青年、服務青年、教育青年等相關運行機制,最終實現團基層工作體系的完善,使基層團組織動員能力得以提高,保證團各項工作高效、順利的實施。
4.創新方法方式,提高基層團組織工作效率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今天,傳統基層團組織工作給青年帶來的吸引力越來越小,基層團組織影響力下降非常明顯,致使團職能的履行面臨較大困難。為此,應加強創新基層團組織的工作方式、方法,認真研究社會進步給基層團組織提出的新要求。同時,積極利用現代傳媒、網絡等手段,實現團職責、青年使命、黨要求間的良好結合,使共青團動員、組織能力得以提升。
三、總結
基層團組織建設和活動方式創新是一個系統且長久的工作,需要基層團組織各人員的共同努力。另外,在創新過程中應充分分析社會發展給青年造成的影響,以此為基礎努力尋找創新基層團組織建設和活動方式有效途徑,提高基層團組織對青年的凝聚力吸引力,為基層團組織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牢牢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易皓華. 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組織建設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
[2]龍妮娜,甘日棟.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基層團組織建設的對策與思考[J]. 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12,01:23-25.
[3]周敏. 中國共青團組織職能創新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