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當前國有企業黨群干群關系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論述并進行原因分析,提出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國有企業;黨群干群關系
一、當前國有企業黨群干群關系存在的突出問題
當前,國有企業黨群干群關系從總體上和宏觀上看是健康的、和諧的,但在局部地方、特殊時期、特定環境和具體工作上仍然存在疏遠、緊張甚至沖突的情況,亟需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和重視。
1、職工對發揚基層民主不到位有意見。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職工群眾迫切要求落實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雖然企業全面推行了廠務公開、辦事公開等制度,但是在具體實施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到位的情況。
2、職工對某些決策照顧他們利益不夠有看法。在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和加快發展中,一些關系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也隨之顯露出來,如我廠在大學生住宿、私家車管理等問題,一定程度上侵犯了職工群眾的利益,傷害了職工群眾的感情,引起大家的不滿,甚至產生了對立情緒。
3、職工對貧富差距加大的不滿。國企當前一些低收入職工對收入差距拉大和社會上出現的貧富懸殊不滿意,對住房、醫療、教育、養老負擔沉重不滿意。不少職工對少數黨員干部中存在的不正之風和特權現象不滿意。
4、職工群眾對少數干部腐敗深惡痛絕。一些企業干部權力過大且缺乏有效制約,除了容易造成個體腐敗之外,一些人還堂而皇之地利用改革之機,使自己的一些既得利益合法化,使分配制度有利于自己,形成群體性腐敗。
二、國有企業黨群干群關系存在突出問題的原因分析
當前國有企業黨群干群關系面臨的種種問題,不是因為改革開放的大政方針出了問題,而是工作方法不到位、溝通疏通不及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干部體制。干部選拔、任用體制中仍然存在著相當程度的領導說了算。造成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只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唯領導馬首是瞻,沒有把群眾的需要和冷暖放在心上,“只管領導高興不高興,不管群眾滿意不滿意”。
2、權力制約。我們一些企業的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的權力過大,而且缺乏有效的制約和監督機制。權力過大體現在各個方面,包括用人上的一把手說了算,包括重大事項的主要領導隨意拍板。
3、政策原因。上級政策存在脫離實際的現象,一些時候令出多門,給基層工作帶來被動。這些現象背后的原因是企業管理體制不順和政策制定缺乏針對性,其結果是基層職工利益受損,基層干部成為職工不滿的對象。
4、分配制度。一些企業的少數領導干部在住房、醫療、用車、子女親屬就業、出國考察、工資獎金和福利等方面分配比普通群眾享有更多的好處,引起群眾的不滿。
5、工作方法。國有企業由于用工不同,使企業群體日益多元化,因此,協調各個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難度加大。而我們一些干部不善于做深入細致的工作,工作方法簡單。
三、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對策建議
在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不能單純的就事論事,而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作風,深入分析,統籌解決。
(一)致力從根本上解決權益性矛盾
改革開放以來,在人民內部矛盾日益復雜,調控和整合難度逐步增大的情況下,我國之所以保持了穩定和諧的社會政治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保持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解決社會各方面的矛盾提供了較為雄厚的物質基礎。同樣,也只能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國有企業前進中存在的問題。
(二)致力從觀念上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
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勢必在思想、觀念、道德等方面引起廣大職工的困惑。同時,隨著大量新技術、新工藝、新知識的滲入,產生了大量的思想問題和實踐問題。這些矛盾和問題的解決,最基本的途徑就是分析職工的心理背景,引導職工以積極心態適應改革、適應新技術的發展,實現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與企業共同成長。
(三)致力從素質上提升為職工辦事的能力
首先要選好帶頭人。尤其是要選好一把手,確保企業基層黨支部書記成為思想政治素質好、領導發展能力強和服務職工群眾能力強的“一好雙強”型人才。其次要在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上下功夫。積極探索基層黨支部書記 “公推直選”范圍。第三要嚴肅查處企業基層干部違法違紀行為。對直接侵害職工群眾切實利益的人和事都要嚴肅處理。
(四)致力從制度上形成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長效機制
1、強化民主制度建設。當前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營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的性質沒有變,工人階級的地位沒有變。因此,如何通過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增強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廣大職工的主人翁意識,依然是當前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
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一是加強廉潔教育,構筑“不愿為”的預防機制。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二是加強制度建設,構筑“不能為”的保障機制。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辦事的工作機制。三是加大監督懲處力度,建立“不敢為”的懲治機制。要加強對“一把手”和關鍵崗位的監督,認真做好案件查處工作,堅決懲治腐敗行為。
3、完善信訪處置措施。建立健全信訪制度、群眾接待日制度、糾紛排查制度和聯合辦理職工群眾信訪制度,把矛盾解決在基層,消除于萌芽狀態。
參考文獻:
[1]譚鵬.改善黨群干群關系的對策思考.《實事求是》2013年第5期。
[2]羅曉紅.對現階段正確處理黨群干群關系的思考.《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11年第6期。
作者簡介:張承平(1964.09—),男,中石化江漢油田分公司采氣廠勘探開發技術中心黨支部書記兼副主任、工程師,長期從事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和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