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琳
摘 要:新時期,我國土木工程事業發展得日趨成熟,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添加了不懈動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土木工程事業的長期目標,在文章中,筆者結合現階段我國土木工程可持續發展的幾點問題進行簡單介紹,對土木工程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進行探討,并為實現土木工程事業可持續發展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夠給業內同行帶來一點啟發。
關鍵詞:土木工程;可持續發展;內容;措施
從最簡單的房屋演變成復雜多元化的高樓大廈,這一路國民見證了土木工程師也的發展。當下,可持續發展戰略逐漸滲透進各行各業,土木工程事業作為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同樣開始積極引進可持續發展的先進思想。在土木工程修建期間,非常容易引發空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等不和諧事件,另外,土木工程項目施工期間,資源有效利用率不高,嚴重影響了項目的整體效益。為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兩不誤,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最佳途徑。
1 土木工程事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意義
從本質上來看,可持續發展其實是以后總從長遠計的發展理念,通俗一點來講,就是不要鼠目寸光,只顧眼前利益而因小失大。可持續發展理念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還在當時引起了不小轟動。眾所周知,土木工程能耗大,容易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然而,它卻是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土木工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工程建設事業將不再與環境保護事業發生沖突,能耗量得以減少,項目建設的整體效益將獲得提升。
2 土木工程事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
在工民建筑向來對采暖與避暑方面有著較高要求,投入使用后,采暖避暑的這一過程均易產生大量溫室氣體與硫化物,直接排放會導致大氣受到嚴重污染。所以,在修建過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盡量降低工程建筑污染氣體的排放。對此筆者認為,其實可以在建造過程中,使用節能型建筑材料,既能滿足建筑需求,又能減少能耗。
交通工程施工期間會給道路以及工程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帶來不利影響,地表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問題日益加劇。車輛通行加劇了汽車尾氣的排放,不但會引起空氣污染,噪聲污染同樣會讓人頭痛不已。因此,若希望實現可持續發展,解決環境污染的題是關鍵。
土木工程施工期間,會產生大量固體廢棄物。目前,處理廢棄物的主要方法是掩埋與焚燒。然而,這兩種處理方法均會給環境帶來嚴重損害。掩埋物在分解過程中,容易產生有害物質污染土壤與水域。通過焚燒處理固體廢棄物,容易生成大量有毒氣體,使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所以筆者認為,在修建土木工程項目期間,應提高資源有效利用率,盡量減少廢棄物,修建材料以節能環保材料為主,盡量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3 施工材料的選擇與土木工程事業可持續發展的聯系
土木工程建筑的質量與應用性,主要取決于建筑材料的選擇。就目前情況來看,生態型建筑理念被提出,要求既要為工程項目的質量與應用性能達到標準,又要降低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實現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局面。
生態建設是實現綠色建筑的重要前提,在選擇修建材料使,盡量以再生、環保型材料為主,才能減少建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建筑才來的選擇關系重大,使用生態建材修建綠色建筑,既能提升建筑的使用性能,延長建筑使用周期,又能減少能耗與環境污染,有效提高了社會效益與自然環境效益,實現了社會資產可持續增長。
4 實現土木工程施工階段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舉措
4.1 減少水資源浪費
施工期間,嚴格控制水資源的使用量,可通過設置小流量設備的方式,避免水資源浪費現象的發生。盡量重新利用廢水或循環利用生產用水,節約水資源,降低水資源的耗損。
4.2 節省電力資源
使用節能設備,要求施工人員養成節約用電的意識,做到隨手關燈,杜絕浪費。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盡量降低電力資源的耗損。
4.3 對資源進行回收再利用
對資源進行回收再利用是降低資源耗損的有效手段,在施工期間,可以使用可再生或含有可再生成分的材料,如此一來,施工形成的廢氣材料還可被回收經加工再利用,有效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能源損耗。這樣不但能減少施工對材料的耗損,還能節約企業運輸或處理廢材的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益。
5 結語
土木工程事業的發展不應以犧牲生態環境作為代價,土木工程事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大勢所趨。在修建工程項目時,要盡量選用生態型建筑材料與施工工藝,減少工程施工對自然環境帶來的損害,為實現土木工程事業與環境保護事業的雙贏局面奠定良好基石。
參考文獻
[1] 李盛斌,張揚.新時期土木工程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及實踐探究[J].科技資訊,2013(21).
[2] 李盛斌.對土木工程可持續發展的思考及建議[J].科技風,2013(16).
[3] 艾蠡.新世紀下土木工程與可持續發展的探討[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3(11).
[4] 楊躍.土木工程可持續發展戰略淺析[J].價值工程,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