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園園?王佳?潘琪
摘 要: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外商直接投資在推動經濟持續較快發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在當前國內經濟增長面臨戰略轉型之際,外商直接投資也存在一些問題。當前形勢下利用外資應該“用其長、棄其短”,提高外商直接投資的質量與層次,促進國內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關鍵詞:外資;負面影響;對策
回顧改革開放三十年,一方面要充分肯定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貢獻,一方面,也要正視利用外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鑒于目前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外資利用政策的戰略性調整正當其時。
一是經過三十年的發展、積累,國內資金狀況已有改革初期的極度匱乏轉為充裕,而由于國內政策對外資的眾多優惠沒有因國際國內形勢變化及時調整,扭曲了外商投資實際收益率,客觀上對國內流動性過剩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二是國內經濟體制已經成功實現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企業的自主活力已經完全激發出來;三是歷經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學習,國內企業已經基本適應國際國內的市場環境,企業經營已經基本完成同國際的接軌,初步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因此,下階段的利用外資應該“用其長,棄其短”。
一、外資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內外商投資企業同質化競爭較為明顯。外商投資較多集中在傳統制造業。統計數據表明,外資主要集中于傳統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或技術程度不高的一般加工業,其中紡織、服裝、皮革、化工(化纖)、造紙、金屬制品、家具制造行業占五成以上。與目前國內民營企業之間同質化競爭比較明顯。
(二)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市場的集中度高。出口市場過度集中可能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一方面,導致我國貿易順差來源國過于集中,帶來一些不必要的貿易摩擦;另一方面,造成我國出口增長甚至經濟增長過于依賴少數國家,增加我國經濟運行的國際風險。
(三)外商投資的產業結構亟待調整。產業結構升級緩慢,一方面,除了房地產項目,單個項目平均資本金規模很低;另一方面外商對第三產業的投資主要集中利潤較高、投機成分相對較高的房地產業及與房地產行業關聯較高的住宿酒店業,占70%以上,金融、IT、管理咨詢、研發設計等現代服務業的投資水平不高,短期內又難以實現快速發展,不利于涉外經濟增長方式
(四)外資對財政收入的相對貢獻不高。據統計測算,外商投資企業實際稅率只有11%左右甚至更低,隨著外商投資在地區經濟中所占比重的上升,稅收優惠政策對財政收入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同時,部分外商投資企業采取的轉移定價手段也加劇了國家財政收入的流失。企業通過提高進口設備與配件價格,降低出口產品價格,導致出現“明虧實贏”的情況。
二、政策建議
(一)充分利用外資優勢促進國內產業升級。要利用目前外商投資企業在技術研發、利用方面的優勢,利用外資在高端產業發展方面的優勢,鼓勵外資擴大在高新技術產業、設計研發、管理咨詢等現代服務業方面的投資比重,鼓勵外資擴大在節能降耗產業、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投資比重,逐步拓展外資在我國的產業梯次空間,同時舒緩國內企業的生存空間。
(二)要改變以政策優惠吸引外資的招商思路。要逐步取消原先給與外資的多項超國民待遇,在稅收、土地、勞資等政策方面,總體上要做到對國內外企業一視同仁。要通過努力提高國內政府部門工作效率,增加政策透明度,完善市場投資經營環境,優化交通、通訊等公共設施,增加商務工作、生活便利性等,提高國內投資、商務活動的國際化水平,憑借國內廣闊的市場空間與客觀存在的比較優勢,吸引外資擴大投資。
(三)改善生產要素供給與利用政策。利用外資要走既注重改善要素供給、更注重要素集約利用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要調整目前的要素供給、利用政策,降低要素消耗,建立節地、節水、節油、節電與節約原材料等方面的行業準入標準,加大土地等要素的集約化利用,逐步淘汰產出率低、占地多、層次低的產業,逐步構建節約型的產業結構。
(四)要采取措施盡快提高民族企業綜合競爭力??陀^地看,目前內外資在享受政策優惠方面的不公平現狀,一是不利于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二是迫使民營資本尋求以“外資”身份在國內投資,享受稅收、土地優惠,形成眾多返程投資企業。當前形勢下,一方面要對國內產業發展相關政策作一次全面清理,盡快給予民族企業公平、公正的政策待遇;另一方面,應該理直氣壯地給予民族企業適當的政策扶植,在政府采購、財政貼補、市場準入等方面,給予充分的支持,鼓勵民族制造業的壯大、發展、升級,鼓勵有實力的民族企業積極向金融、研發、咨詢等領域拓展,鼓勵民族企業跨國經營,增強民族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作者簡介:張園園(1982—),女,經濟學碩士,現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王佳(1982—),女,管理學碩士,現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潘琪(1982—),女,經濟學碩士,現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谥行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