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華
摘 要:勞動力資源作為企業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資源,只有充分滿足職工的需求,幫助單位內部職工實現自身經濟價值,才能增強職工集體的凝聚力,調動員工工作激情,讓員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尤其要求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尊重員工個體,增強集體榮譽感,使得全體職工更好的為單位戰略發展目標而奮斗。本文通過大多數企業員工的流動性闡述了企業在對待員工的工作態度,薪酬考核等方面應該加強及采取的一些措施。
關鍵詞:人力資源;員工流動性;薪酬考核
前言:員工作為企業的根本,而員工的流動性就成為當今大多數企業為之煩惱的一點,雖然員工流動性對于企業的發展是正常的,合理的流動率有利于企業保持活力,但如果員工流動率過高,企業將蒙受重大損失,并且影響到企業工作的連續性。
一、造成員工流動性大的原因
1.企業對待員工的態度,對員工的培訓教育個人發展方面有沒有起到重視,是想長期雇傭員工還是不行就換的對待方法以及企業能否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都是可能造成員工流動性的重要原因。
2.缺乏規范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福利,很多企業都有相同的弊病。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完善的管理規范制度,自然會讓員工感到無所適從,并且大多數企業并沒有完善的薪酬福利機制,甚至還存在著拖欠工資、欺瞞員工等不法行為。
3.沒有合理的配置企業的人力資源,很多企業由于管理水平有限,的確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人力資源如何有效配置的問題,造成了企業人力資源的閑置,或者出現員工在其位不謀其職的現象。
4.沒有完善的考核激勵制度績效考核。
二、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應采取一些適當的措施
1.高度重視人的需求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求工作人員要時刻關心和關注工作人員的需求,并且及時運用自身工作技能,幫助勞動力資源解決其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一般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追求,如物質、精神、社交以及尊重等方面的需求。其中,尊重需求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每一個人都有自尊,只有當人感覺到自己受他人尊重,那么,他也會懂得尊重他人。而在工作中,如果員工受到尊重,其對企業最好的回報就是積極努力工作,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此外,在滿足工作人員受尊重需求外,實現工作人員自身價值也是很重要的方面。當工作人員努力工作而得不到回報時,工作人員就會對企業失去信心,最終寧愿離去。所以,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人員一定要協調職工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在幫助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目標時,一定要合理優化人力資源,積極配合企業戰略計劃的實施。并且要幫助職工爭取自身利益。
2.創新管理方式
由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實踐證明,基層職工人員都希望能參與到管理工作,愿意積極主動晉升管理職位,管理人員要創新管理方式,其主要就是要求工作人員發現職工這種心理特征,建立授權激勵或者目標激勵的晉升制度,積極鼓勵職工工作人員參與到職位晉升工作中。只有通過這種方式,職工才會自身存在發展機會,并且能在工作中積極努力表現,且全面發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成為有實戰經驗的管理層人員。授權激勵主要是在管理層內部挑選優秀工作人員直接晉升到人力資源管理的位置。在授權后,不要對其進行干涉,給與新晉升工作人員鍛煉的機會,從而使得其能更好的勝任新的工作,順利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而目標激勵主要是指人力資源管理幫助全體優秀工作人員樹立工作目標,實現全體參與管理的戰略目標。只有幫助工作人員樹立明確的工作目標,并且給與一定的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工作人員不僅能努力為企業創造價值,還能實現自身
發展。
3.加強人才培訓,提升自身綜合實力
以人為本就是要促進工作人員綜合水平的提升,而水平的提升需要不斷的實踐和培訓,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首先,要對員工基本管理知識進行培訓,讓員工學習和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論知識。其次,提升員工實踐水平,實踐水平的提升是一個質變的過程,需要工作人員耐心、細心的幫助員工多參與實踐練習,尤其是在工作中要積極與其他工作人員溝通交流,并且樂于幫助他人。通過階段性的培訓,全面考核員工表現情況,針對不足進一步加強培訓,最終全面提升員工自身綜合實力,在公平競爭中發展自己。
4.因人而異,創建全面的激勵機制從激勵的內容上可分為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前者作用于人的生理方面,后者作用于人的心理方面。每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需要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在同一時期需要也不相同。只有在滿足了員工需要的前提下,員工才有可能提高工作的積極性,以實現組織目標。建立高效的考核體系員工工作積極性的高低不僅取決于是否有激勵措施,還取決于激勵的絕對程度和相對程度。員工會不時地把自己的投入和回報與他人的投入和回報作比較,只有當他們感覺到這一比率相當的時候就會產生公平感。公平的激勵機制是實現事業單位有效激勵的保證。
結束語:因此,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要深入研究落實以人為本的管理對策,在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建立自身與工作人員之間的友好關系,提升工作效率,幫助單位實現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實現職工的個人利益。
參考文獻:
[1]武欣《績效管理實務手冊.》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2]李瑞芝 對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幾點思考.北方經濟200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