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榮
張馨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長春辦事處 王俊超 長白山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一、長白山國際溫泉度假酒店的優勢
(一)長白山的品牌優勢
長白山是是中朝兩國的界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國家5A 級風景區、關東第一山。長白山自然保護區于1960年4月經吉林省人民委員會批準建立,1980年經國務院批準同意,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為世界自然保留地。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長白山位于吉林省延邊州安圖縣和白山市撫松縣境內,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積雪萬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酒店地處長白山北山門,是長白山旅游經營者旗下的公司,與長白山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二)項目所處地點優越
項目所在的長白山北坡景區年接待游客占總數的2/3,擁有景點較著名且開發相對成熟。擬建項目位于北坡山門附近,距離景區入口很近,在獲取休閑游客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周邊交通陸續完善,航空方面目前長白山周邊共有4個機場:分別為長春龍嘉機場、延吉朝陽川機場、長白山機場和今年通航的通化三源浦機場。尤其是長白山機場,自通航至今,已開通飛往長春、北京、上海、沈陽、天津、武漢、廣州、青島、大連、哈爾濱、成都等二十余個全國主要城市的航線。機場的通航,打通了各地直達長白山的空中通道。周邊的火車站主要有:白河站、松江河站、敦化站、延吉站。目前,環繞長白山周邊的吉林—琿春高鐵預計在2015年全線通車,其支線敦化--長白山的高鐵已經開始辦理前期手續的審批中。公路上除原有的省道、國道外,2008年9月份通車的長吉圖高速公路方便了游客進入長白山,在建的長春至撫松高速公司預計年底通車。以上這些,都極大提高了長白山的可進入性。
(三)天然溫泉資源的有利條件
長白山溫泉屬自溢性火山溫泉,水質非常好,有“神水”之稱,含有大量硫化氫和多種微量元素,對多種疾病有顯著療效。與此同時,我國溫泉旅游的消費趨勢已從貴族泡湯為主過渡到大眾健康為主,中華溫泉文化“養身-養心-養德”這一適應不同人士不同層次需求的深厚內涵也越來越為人所接受,溫泉旅游將迅速走向成熟。酒店享有長白山天然溫泉資源,溫泉的資源及配套設施是游客及會議客人的重要需求來源,酒店有潛力在接待酒店住客之外還獲取大量外部客人的能力。并且在功能設施及服務模式上最大限度的滿足客人休閑養生的需要,必將會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長白山國際溫泉度假酒店的劣勢
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溫泉旅游資源開發不充分;品牌形象不突出,溫泉旅游市場營銷力度不夠;旅游市場產出較低,受季節性影響較大;溫泉旅游人才匱乏,管理水平仍待提高。
三、長白山國際溫泉度假酒店的機會
(一)我國旅游業進入大眾化發展階段,旅游消費正全面升級
根據國家統計局歷年統計公報,旅游業國際國內消費需求穩定增長。近幾年來,城鄉之間的差距和改善逐漸減少,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加之《旅游法》等有利于旅游消費的法規的出臺,國內旅游市場將更加快速發展,根據《中國旅游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預計“十二五”期間國內旅游人數年均增長10%,旅游業總收入年均增長10%。中國的旅游消費正在進入一個全面提升的階段,逐漸從觀光型向度假型轉變,旅游已經成為人們重要的生活方式。
(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帶來的發展機遇
21世紀初,我國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這是歷史性的機遇。與此同時,在2009年,國務院批復了《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2012年3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決定在2015年將東北地區基本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面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樞紐,這些政策使得長白山旅游產業的發展有了更多的機遇,勢必成為建設自然文化旅游中心的重要支撐點。
(三)生態旅游業快速發展潮流,溫泉旅游持續升溫和長白山旅游正處于產業升級階段
長白山旅游正由單一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復合型旅游目的地轉變。2014年吉林省旅游局發布的《關于加快建設旅游支柱產業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全面推動旅游產業升級,擴大產業規模,推進產業轉型,實現由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轉變。科學謀劃產業布局,突出長白山龍頭帶動作用,打造“環長白山生態旅游經濟圈”;重點建設以長白山區域為核心的生態、民俗觀光休閑度假區。同時吉林省“十二五”規劃中指出長白山是吉林省最核心的旅游資源,并定位為吉林省旅游業發展的“引擎”;吉林省將重點在長白山發展以國際旅游度假區、國際滑雪場、溫泉度假區、自駕游基地等生態休閑度假為主要內容的建設項目,加快旅游交通設施建設,完善旅游交通運輸體系。
根據統計和預測長白山景區的接待人數將逐年增加,與此同時,客源結構不斷優化,散客人數占比已由2008年的43.8%上升至2013年的59.7%左右,未來具有更長停留時間和更高消費水平的旅游散客和會議商務團隊占總人數的比例還將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