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琨?劉文軍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資源變得越來越少,生態危機影響了人類的生產以及生活。當前,在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因此建筑行業要想繼續發展下去就要轉變自身的觀念,充分發展生態建筑。文章主要闡述了生態建筑的概念以及建筑生態設計中應該遵循的原則,另外還分析了生態視角下建筑設計的具體技術以及生態視角下選擇建筑設計的路徑。
關鍵詞:生態視角;建筑設計;技術途徑
當前,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建筑行業的建筑師開始積極探索生態建筑,并且他們也在加大力度推廣生態建筑。然而在發展生態建筑的過程中要按照以下兩個發展方向:第一,對原生的生態建筑進行研究,積極探索與現代情況相符合的生態建筑之路;第二,積極引進先進的生態技術,不斷推動建筑的生態化。
1.生態建筑的概念
生態建筑是一種新的建筑形式,并且人們對生態建筑的解釋也是多種多樣的。在建筑生態內部中要循環轉化物質以及能源,確保生態平衡系統具有高效能。關于生態建筑概念的落腳點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一方面,要為人類提供適宜居住的環境,并且還要為居住者提供高質量的生存活動空間;另一方面,盡可能減少能耗,尊重大自然,保護當地的自然環境。
2.建筑生態設計的基本原則
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成為建筑生態設計的一個前提條件。在建筑生態設計中要將生態系統的資源、建筑特點等結合起來,從技術系統的客觀規律出發來減少資源的損耗。其中建筑生態設計中應該遵循的原則如下:其一,和諧。建筑是一種人類對結果的影響,在選擇建筑空間、使用施工工藝、拆除等過程中存在著消費,因此在在這一過程中要盡可能做到和諧;其二,節約。當符合了建筑生命周期、服務功能之后,要減少資源的損耗;其三,高效。在建設、使用、維護以及拆除人類家園的時候應該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前提條件,積極引進集成技術,從而可以對建筑功能的性能優化的管理控制體系進行改善,最終形成了高效的生態建設;其四,舒適。在構建人類家園的時候要盡可能滿足舒適性,為人類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其五,經濟。使用、維修建筑系統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因此要注重引進先進的技術,減少建筑過程中的成本支出。
3.生態視角下建筑設計的具體技術
3.1綠色建筑技術
綠色建筑技術與建筑學、建筑學的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該技術的優勢主要在于:其一,將建筑節能功能凸顯出來,例如:門窗節能技術、屋頂的節能技術等;其二,引進了新型材料。近幾年來,市場上的建筑材料越來越多,更高、更輕便的墻體以及結構取代了傳統的以磚石為主要材料的建筑結構,并且更高、更輕便的墻體以及結構減輕了建筑物自身的重量,還促使建筑的內部空間在不斷擴大,最終達到了節約材料的目的。
3.2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術
第一,在建筑中要廣泛應用太陽能。例如:在構建太陽能資源系統的時候,要通過窗戶集熱系統,將玻璃盒子單元集熱板、風扇、空氣導管有機組合起來,將光能轉化為熱能。其二,要充分利用地熱能源。當前我國具有豐富的地熱能源,該能源與太陽能一樣都是污染較少。在東北地區,越來越多的新建筑物開始采用了地熱能源。
3.3建筑再利用技術
當前,環保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循環利用。建筑再利用技術是指二次使用原有的資源,不僅達到了環保的效果,還節約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在建筑設計中開始引入再利用這一理念,并且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該理念得到了發展。
4.生態視角下選擇建筑設計的路徑
4.1建筑設計要具有人性化
隨著西方文化的入侵,人們的消費觀念在不斷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的消費行為開始向著個性化的方向發展。但是在建筑設計中,每一位設計師要構思出一幅具有個性的設計圖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建筑設計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滿足人類的實際需求。人性化是指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盡可能滿足人類的生理以及心理的需求,還要努力處理好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人性化要滿足人對經濟效益、舒適美觀等要求,還要從當地人們的風俗特點出發來構建當地居民喜歡的建筑物。
4.2建筑設計要具有生態化
在建筑設計中要緊密聯系生態循環圈,從總體的角度出發要考慮到當地的能源情況以及當地的資源,將當地的能源以及資源利用起來,形成良性的循環模式。在整個生物圈中,所有的生態系統都具有動態性,并且生態系統之間的關系會受到時間變化的影響。同時人類生活空間的建筑系統也具有動態性,也就是說建筑系統與某一個設計地段的生態系統之間的關系也會發生變化。生態化是指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對當地的地理環境進行充分了解,與此同時還要明確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4.3建筑設計要具有一體化
第一,從橫向的角度來看,建筑設計要將人與自然的一體化體現出來。換句話來說,建筑設計師要處理好人、建筑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為人類的營造合適的居住環境,與此同時還要保護好周圍的環境。第二,從縱向的角度來看,從以前到未來要實現建筑設計的一體化。也就是說要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確保建筑空間環境能夠滿足人類的實際需求。一體化則是要求建筑設計師在選擇建筑材料的時候要選擇無污染、對人體無害的材料;要借助自然通風;適當的控制環境的溫度以及濕度,保證室內的濕度、溫度能夠滿足人體的需求;合理的過渡室內外的空間,讓居住者觀賞到更多的景觀。
5.總結
可持續生態建筑是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一種建筑樣式,該建筑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生態建筑符合了世界建筑的發展要求,并且也吸收了我國傳統建筑的精華。建筑行業要深刻認識到現代建筑與生態建筑之間的區別,聘請一些優秀的建筑設計師來完成生態建筑設計工作。生態建筑不僅滿足人類的實際需求,也成為了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洪揚.淺析生態建筑設計技術與展望[J].中國科技博覽,2012,(27):470-470.
[2]徐義.探析生態建筑設計的運用和發展[J].建材發展導向(上),2014,(6):179-180.
[3]孫彩芳.生態建筑設計與建筑設計生態化趨勢[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4,(3):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