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月魏
摘 要:本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并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對當前建筑類高職生的學習能力水平進行了較科學的分析,并提出了操作性較強、方法較科學的學習能力培養措施。
關鍵詞:建筑類高職生;學習能力;措施
學習能力是高職生今后可持續發展的必備能力之一。高職生只有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節奏,才能跟上現代技術發展的腳步,從而在所從事的事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因而,在高職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共識。
一、當前建筑類高職生學習能力現狀分析
為比較全面地掌握和客觀的分析建筑類高職生學習能力的真實狀況,我們除了在教學活動中考察學生的學習能力外,還通過專門的能力測試及較全面的調查來搜集相關信息和資料。下面就把我們的研究成果概述如下:
1.建筑類高職生學習能力現狀
眾所周知,由于招生的客觀原因,高職院校的生源相對較差,有不少低分學生,其中還包括一部分問題學生。而這些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原因雖然因人而異,但學習能力欠缺確是根由。
從我們的日常教學活動觀察、與兄弟院校的同行間的交流以及專門的能力測試來看,建筑類高職生普遍存在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不集中精力聽講、課后抄襲作業等現象,而這些現象背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學生沒有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未養成良好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就是學習能力較低,主要表現在學習專注力、學習成就感、自信心、思維靈活度、獨立性和反思力這些方面。
2.建筑類高職生學習能力現狀分析
那么,導致這些學生學習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我們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無外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
從教的方面來看,重知識傳授輕能力素質培養,重理論輕實踐,這樣導致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講的多,學生練的少,學生參與實踐鍛煉(實習、實訓、實驗等)的機會更少。我們很難想象,如果學生不常摸水準儀等測量儀器,怎能學會使用這些儀器,更談何培養學生的測量能力和解決實際測量問題。
從學的方面來看,由于種種原因,學生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些學生連起碼的上課帶書等行為都懶得做,常常是空身而來。由于習慣不好,加之長期的受挫感,導致他們對學習很恐懼,認為學習沒有樂趣。興趣的缺失,又使他們不愿意為之而付出,覺著這樣做不值得。正是這樣的惡性循環,導致他們的學習能力越來越差。其實,他們不是天生就缺乏學習能力,而是我們的教育尤其是當前的業務教育和高中教育,讓大量的學生漸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繼而學習越來越差。
二、建筑類高職生學習能力培養措施
首先,教師改變“重知識傳授輕能力素質培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觀念?!稗D變觀念,理念先行”,只有思想認識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才能發生質的變化。要想提高認識,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緊跟時代發展潮流。
其次,教師應精心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設計、教學組織設計、考核評價設計、實訓設計),教學設計要突出能力培養(如識圖能力、算量能力、測量能力等)和職業素質(愛崗敬業、嚴謹、守法等)的培養。一方面使學生在課堂上樂于學習,愿意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各種學習任務,課后能自覺地學習與專業相關的課外知識(如建筑設計標準圖集、建筑設計規范等),從而真正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另一方面,通過扎實的日常教學活動,切實使學生在掌握必需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形成較強的專業能力和基本的職業素養,為今后就業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以《建筑測量》課程為例,我們在教學時,改變了原來課堂教學為主的模式,而是以練代學,通過學生實際操作水準儀等測量儀器,來完成施工放線等實際工程問題。這樣的教學,徹底改變了原來課堂的沉悶氣氛,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自然教學效果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需特別強調的是,不論多么好的教學設計,如果學生不認可,那都將不能實施。所以,要想實施我們的教學設計,必需和學生做好溝通,讓學生明白教師這樣做是為什么,有什么好處。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辛苦設計出來的成果在學生身上得以順利轉化。
最后,教師應“既教書又育人”?,F在,有不少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普遍存在“只管教書”的錯誤認識。他們認為,教好書就足以,至于管理教育學生那是學管人員的職責,自己沒有義務。其實不然,“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的教育先哲早已明確地指出了教師的職責,而且還把“傳道”放在了首位。事實上,我們的教育實踐也充分地驗證著下述的事實:經常做學生思想工作的教師,只要方式方法合適,都會得到絕大多數學生的認可,盡管有個別學生會不理解,但和老師接觸時間長了,也會慢慢想通的。所以,作為教師,應主動多和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解決困惑甚至是難題,長此以往,一定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最終,因“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學質量能不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