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坦



我的少兒時代是在農村度過的。那里文化生活極為枯燥,唯一的消遣是每天一個村一個村地趕著看那不知看了多少遍的幾部電影;那里的書籍極為匱乏,僅有的讀物是那些在小伙伴手中不知傳了多少次的小畫書;那時的讀書極為輕松,少許的教材是學校油印的不知翻過多少回的語文識字和算術課本。
不過我是幸運的,村里民辦小學教語文的老師是我的遠房老舅,他的父親曾當過私塾先生,他不僅承繼了父親的淵博知識,同時還保存了父親遺留下來的十幾箱書籍。他愛書如命,而對我這個“見到書就不會挪窩”的外甥倒是格外的慷慨大方,任我翻閱。
在他那充滿書香墨味的10平方米的小屋里,我進入了一個琳瑯滿目、深邃無邊的世界。一會兒看名師解惑,一會兒聽賢人教誨,一會兒和英雄對話,一會兒與邪惡拼刺。《十萬個為什么》教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等不僅成就了我“故事大王”的稱號,而且培養了我尊老愛幼、積極向上,不畏艱險、奮力拼搏的品格;《論語》、《詩經》、《史記》、《老子》等更使我懂得了行為禮儀,明白了人生哲理,知道了興衰榮辱,學會了應變之策。
正是當時的“觸電”,讓我在今后的幾十年中與書結下了難解之緣。一本本新增的書籍豐富了我的閱歷,一頁頁翻過的紙張見證了我的成長。
幾十年來在書中行走,從理論書籍中獲取行動的指南,從名家名著中翻閱人間的萬象,從經典文獻中感悟人生的價值,從科技作品中探求立世的本領。實際上,讀一本好書就像在無邊的沙漠中口渴時遇到一泓清泉,它會以無私的奉獻讓你汲取知識的甘霖;讀一本好書就像在無際的大海上漂泊時遇到了航標燈,它會指引你揚起理想風帆駛向正確的人生旅程;讀一本好書就像勇士遇上了智者,它能陪伴你跨越時空,馳騁古今經天緯地。
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或許不可能有這樣的投入,但是只要我們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就可以逐步實現知識的積累。讀書越多,越覺自己知道的少。也許這種過程要經歷許久才會有所成效,但只要堅持就一定會達到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的境界。(作者系貴州省扶貧辦副主任)
書薦
作 者:練性乾 編
出 版:復旦大學出版社
《南懷瑾談歷史與人生》
摘錄:我經常告訴同學們,英雄與圣賢的分別:“英雄能夠征服天下,但不能征服自己;圣賢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將自己的煩惱交給別人去挑起來,圣人是自己挑盡了天下人的煩惱。”這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精神,希望每個人能完成圣賢的責任,才能成為偉大的政治家。
推薦人:
貴州省國資委機關黨委書記
吳嘉陵
南懷瑾先生是臺灣著名學者,他有許多頭銜:教授、大居士、哲學家、國學大師、禪宗大師等。還一度名列臺灣十大最有影響人物。其著作一個難能可貴的特點是通俗易懂。《易經》、《倫語》、《老子》這些幾千年前的深奧精典,南先生用通俗、輕松、幽默的現代口語講解起來,使讀者如同聽故事讀小說,入耳入腦,愛不釋手,同時還充滿人生哲理、富于強烈的民族意識。該書從詩話與人生、文化與文學、知命與立世、讀書與論史、談典與論人、人生精言的角度,講述了文化、愛國、誠信、包容、簡樸等淺顯而深奧的人生哲理,探討了一個人應該擁有的精氣神,對于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共建和諧機關、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等有其獨到的見解。
《之江新語》選讀
法治:新形勢的新要求
當前,浙江正站在“十一五”發展的新起點上,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這是經濟發展的騰飛期、增長方式的轉變期、各項改革的攻堅期、開放水平的提升期、社會結構的轉型期和社會矛盾的凸顯期。社會主義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對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調整提出了新的要求。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不斷發展和人民政治參與積極性的不斷提高,對進一步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的深化和各種利益關系的不斷調整,對從法律和制度上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社會結構和社會組織形式發生的深刻變化,對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依法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的增強,對強化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這一切,都對黨的執政能力特別是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樣的新形勢、新要求下,必須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積極建設“法治浙江”,逐步把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納入法治軌道。
經典
現代語錄
我們的黨員在中國人口中當然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只有當這一小部分人反映大多數人的意見,并為他們的利益而工作時,黨和人民之間的關系才是健康的。(毛澤東:《同英國記者斯坦因的談話》,1944年7月14日)
反對腐敗,幾年來我一直在講,你們也多次聽到我講過,我還經常查我家里有沒有違法亂紀的事。腐敗的事情,一抓就能抓到重要的案件,就是我們往往下不了手。這就會喪失人心,使人們以為我們在包庇腐敗。這個關我們必須過,要兌現。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一定要取信于民。(鄧小平:《組成一個實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領導集體》,1989年5月31日)《廬山東南五老峰》
(紙本設色)
吳湖帆(1894—1968),江蘇蘇州人,中國近現代藝術史上一位極其重要的畫家、書法鑒賞家、收藏家以及美術教育家。擅畫山水,亦擅花卉,兼工書法。著名藝術家張大千曾將他譽為“民國畫壇第一人”。
吳湖帆的繪畫由古法入手,造型工謹,筆墨精妙,色彩奇巧,自成一格。其山水主要是改造古法為己所用,亦深得清新俊雅之意境。《廬山東南五老峰》為水墨青綠結合的山水畫,是理想與現實結合之佳作。
書架
《青年們,讀馬克思吧!》
作 者:(日)內田樹,(日)石川康宏 著,于永妍 譯
出 版:紅旗出版社
《群體性事件應急管理與社會治理——甕安之亂到甕安之治》
作 者:崔亞東 著
出 版: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革命真史:辛亥風云現場實錄》
作 者:曹亞伯 著
出 版:中國長安出版社
《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
作 者:阿城 著
出 版: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