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人

貴廣高鐵是貴州鐵路布局中的關鍵一筆,其改變的不僅僅是貴州的交通版圖,對貴州的經濟版圖也具有深遠影響。
今年底,貴廣高鐵將全線通車。
這條2008年10月13日開工建設,工程投資超過900億元,3900萬貴州各族人民翹首以盼的希望之路真的要來了。
貴廣高鐵是西南地區繼南昆線之后又一條重要出海通道,也是我國高速鐵路網中一條重要的東西向鐵路大動脈。其建成通車,為長期與外界阻隔、無直接出海口的貴州乃至整個西南內陸地區,提供了一條更為便捷的“通江達海”通道。
這條被很多人喻為穿越喀斯特的“超級地鐵”,共有橋梁510座243公里,隧道236座476公里,橋隧比高達84%。也就是說,在全長857公里的里程中,有719公里需要鉆洞和過橋。
黑暗中疾馳,承載的是貴州人沖破群山阻隔、奮力后發趕超的決心。
一次重要的歷史選擇
時間回到2007年,正值我國鐵路第六次大面積提速,從鐵道部提供的地圖來看,提速的大部分是沿海地區,包括京哈線、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隴海線、蘭新線和浙贛線,整個西部地區基本上被甩開。
2007年4月17日,時任貴州省省長林樹森在省交通廳調研時說,“按照鐵路提速方案,由成都、重慶開往華東、廣東方向的12趟列車將不再走川黔線,而是經由通行速度更快、線路更短的渝懷鐵路,‘甩開了遵義、貴陽等我省大部分主要城市。貴州正在被邊緣化。”
當時貴州面臨的邊緣化壓力還不止這些。林樹森說,“貴陽曾經是西南地區的鐵路樞紐,但后來隨著成都、懷化、昆明、柳州等地樞紐地位的上升,變成了三個鐵路局管貴州的鐵路運輸。此外,由于渝懷鐵路標準比川黔鐵路高,從成都、重慶連接中、東部較為快速的通道又把貴陽甩在了一邊”。
邊緣化的結果,是人流、物流越來越難流通,地方經濟發展嚴重受限。因此,貴州必須重新確立新的交通發展戰略,引領全省突破發展困局。
在這樣的歷史節點上,貴廣高鐵應運而生。
2006年下半年,貴州省提出了新建貴陽至廣州快速鐵路的請求,在得到國家層面認可和支持后,又超前進行了貴州及西南地區鐵路網規劃研究,并向國家有關部委進行了銜接匯報。
從2006年8月18日向國務院上報《關于加快建設貴陽至廣州快速鐵路有關問題的請示》,到國家正式批準開工建設這一項目,只用了兩年時間。這么一個標準高、投資大的項目兩年內就實現開工,不僅是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奇跡,也有力印證了貴州人民后發趕超的決心和信心。
多重機遇疊加“聚”變
鐵路具有集聚生產要素的典型特征,能夠將城市連點成線,帶動城市之間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競相流動,從而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于貴州而言,貴廣高鐵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促使更多生產要素向高鐵沿線集中,為沿線城鎮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貴廣高鐵開通后,貴陽至廣州的時間縮短為4小時,過去貴州眾多景點“養在深閨無人識”的境遇將徹底改變。不單是“兩廣”游客,屆時還將疊加港澳臺和東盟游客,入黔游客數量將出現“井噴式”增長。
大量游客的到來,會刺激高鐵沿線各地經濟進一步發展,尤其是第三產業將會釋放出更強活力。目前,沿線各地正積極延伸旅游產業鏈,并將旅游產業與其他三產及第一、二產業進行深度結合,通過釋放“聚”變效應,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榕江縣旅游辦主任潘應剛說,“原生態民族文化,最讓外地游客流連忘返。我們將充分依托離高鐵站只有10分鐘車程這一優勢,不斷深化拓展原生態民族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吸引并留住更多游客。”
都勻市以茶為中心,圍繞果蔬等優勢產業,發展特色生態農業,打造生態農業品牌。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旅游資源,提升整體接待質量和服務水平,推動全市旅游加快發展。
商人趨利,投資者到貴州不是為了扶貧,而是為了謀利。貴廣高鐵的建成通車,將重新定位貴州的區位優勢和開放格局,在自然資源等稟賦不變的情況下,直接帶動沿線各地招商引資工作。
目前,沿線各地正緊緊抓住產業分工調整的重大機遇,以貴廣高鐵過境為契機,著力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產業集中布局,提升配套服務水平來吸引客商投資。以貴廣高鐵帶來的更加開放的格局刺激經濟發展,促進轉型升級。
龍里縣委書記胡志峰說,“貴廣高鐵即將開通,幾乎每兩天都會有一兩撥廣東客商前來考察。”基于此,距龍里北站只有兩公里的龍里高新區迎來了“快速成長期”。僅兩年時間,龍里高新區的企業便從僅有1家發展到70家,其中近三分之一都來自沿海地區。“相信高鐵開通后,前來投資興業的沿海客商會更多,龍里高新區的發展必將迎來新一輪的‘爆發。”
從江縣縣長張廣淵表示,貴廣高鐵使從江與沿海發達地區的時空距離驟然縮短,變成了貴州出海第一站。“從江在招商引資上將由劣勢轉為優勢,坐擁良好的區位、便捷的交通和豐富的資源。只要我們狠下功夫營造良好環境,定能吸引更多的項目投資和產業轉移。”
高鐵建設是科技和人才共同作用的結果,反之,也必將對人才流動、人才開發、人才服務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長期以來,人才發展失衡一直是制約貴州發展的瓶頸。貴廣高鐵建成和開通,使區域之間、城市之間聯系更加緊密,這種“同城效應”將為貴州從珠三角等地區柔性引進高端急需人才提供更多可能和便利。目前,沿線各地正充分利用“高鐵”優勢,引進、聚集更多人才和智力,打造區域人才發展高地。
貴定縣委書記韓勇告訴記者,“以前去廣東招商時,因缺乏高端管理人才,很多企業不愿到貴定來,而高鐵開通后,人才愿意留下,企業也就放心把廠區安在這里。”
今年上半年,已有50余個廣東考察團前來貴定縣昌明鎮考察,該縣今年上半年銷售的1760套商品房中,僅廣東人就買走了10%。
貴州將邁入“高鐵時代”
隨著貴廣高鐵建設和開通,渝黔鐵路、成貴客專、滬昆客專等一批高速鐵路也將接踵而至。以后,貴陽到昆明、長沙、重慶均在2小時以內,到廣州、成都只要4個小時,到北京、上海也就7個小時左右,貴州將全面邁入“高鐵時代”。
貴廣高鐵是貴州鐵路布局中的關鍵一筆,其改變的不僅僅是貴州的交通版圖,對貴州的經濟版圖也具有深遠影響。
長期以來,作為內陸省份,貴州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出海口。上世紀90年代,貴州跟隨西部省市腳步,將出海口選在上海,因為上海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西部省市都希望上海能夠帶動自身發展。但后來發現上海“遠水解不了近渴”,又跟隨西部省市選擇廣西北海作為出海口。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曾強調,貴州要加快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就需要尋找一個真正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地區,引領帶動自身實現跨越式發展,而不是亦步亦趨地跟在西部其它地區后面。
哪個地區才能夠真正輻射帶動貴州?翻開地圖可以看到,珠三角與貴州的直線距離只有700多公里,是長三角與貴州直線距離的一半。貴廣高鐵的建成開通,不光將貴州與廣州連接了起來,而是與整個珠三角連了起來,包括香港、深圳、東莞等,均是具有強大輻射帶動能力的大城市。
交通改變地理。作為西南地區通往珠三角的便捷通道,貴廣高鐵使昔日群山阻隔的貴州實現了從“邊緣”都“中心”的轉變,未來貴陽將是連接重慶、成都、昆明、長沙、廣州的地區高鐵樞紐城市,也將成為整個西部連接珠三角地區的中樞。
貴廣高鐵的建成通車,也為貴州省進一步實施開放型后發趕超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貴州尤其是高鐵沿線各地,將充分發揮粵、港、澳等地區后花園的區位優勢,吸引更多外商進黔投資,甚至促進整個西部地區和華南地區共同發展。(責任編輯/晏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