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 閔捷

編者按:為落實貴州省的友好省州法國洛澤爾省政府代表團2012年訪黔會議紀要,及2013年與陳敏爾省長會見紀要精神,進一步加強兩省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更好地讓貴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進西方民眾,貴州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與當代貴州期刊傳媒集團緊密合作,共同承辦了貴州省黔東南州歌舞團赴法參加“法國南方藝術節”的活動。該活動經中法兩國高層商定,納入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動,并列入2014“多彩貴州”國際原生態文化大匯。
作為2014年參加“法國南方藝術節”的中國大陸唯一代表,黔東南州歌舞團在49天的巡回演出中,向世界展示了貴州乃至中國的傳統民族民間文化,本次藝術節也成為貴州乃至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和精粹技藝對外展示、交流的重要平臺。
苗侗歌舞驚艷亮相
“So wonderful!(太精彩了)”
黔東南州歌舞團一登場,便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和歡呼。
當地時間7月9日下午18時,“法國南方藝術節”在法國瓦茲省努瓦永鎮劇場開幕,來自中國、西班牙、希臘、土耳其、保加利亞5個國家近200名演員參加演出。在這里,黔東南州歌舞團開啟了“法國南方藝術節”演出之旅。
開幕式上,第一個出場演出的黔東南州歌舞團表演了侗族大歌、蘆笙合奏、錦雞舞、反排木鼓舞等節目,以絢麗的服飾、原生態的器樂、優美的舞姿征服了所有的觀眾。
“法國南方藝術節”每年7月至8月間組織世界五大洲不同膚色、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歌舞、民間文化表演團體在法國、西班牙各地參加一系列的藝術節和民間傳統節日活動,現已發展成為歐洲在傳統及大眾藝術最為重要的民間節慶。
“中國舞蹈與眾不同,有機會我一定要到中國去,領略更多的中國文化和藝術。”努瓦永鎮長帕特里克先生看了黔東南州歌舞團演出后興奮地說。
在努瓦永國際民間藝術節的4天時間里,雖然細雨飄飄,空氣中夾雜著絲絲涼意,但人們的心里卻暖意融融。黔東南州歌舞團先后來到當地幼兒園、老人院和廣場演出,并在市中心進行了游行和巡演。所到之處,黔東南州歌舞團都受到了當地市民的熱烈歡迎。
“期盼你們下次再來法國。”“謝謝你們,歡迎你們到中國來!” 7月13日早上,黔東南州歌舞團前往下一站演出,4天的民宿生活讓團員們和當地家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出發前,“家人”們前來送行,雙方互相擁抱、留影,并寫下聯系方式,現場一片依依惜別之情,很多人流下了難舍的淚水。
“我從事了多年的外事工作,還從沒看見過這么感人的場面。”貴州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薛友喬感慨地說。
洛澤爾省演繹精彩
伴著悠揚的蘆笙伴奏,演員們一會排成一字,一會又圍成圓圈,行云流水、奔放自然。被譽為“東方之舞”的錦雞舞一出場,便深深吸引了現場觀眾。
8月9日,黔東南州歌舞團來到貴州省的友好省州法國洛澤爾省。當天下午,貴州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高鄄寧、當代貴州期刊傳媒集團董事長趙宇飛、黔東南州委宣傳部部長唐官瑩與洛澤爾省管理委員會主席普吉耶進行了親切會談,并互贈禮品。普吉耶先生曾多次到訪貴州,對貴州省有深厚的感情,他對本次貴州省代表團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當晚,來自愛爾蘭、墨西哥等國的藝術團分別進行了演出,黔東南州歌舞團壓軸登場。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優雅的苗族踩鼓舞等節目讓現場觀眾如癡如醉,而為法國觀眾精心設計的木葉獨奏《友誼地久天長》以及侗族牛腿琴合奏的法國經典電影《玫瑰人生》主題曲則連續引發全場觀眾的合唱。隨著 “東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最后一聲鼓點落下,全場觀眾起立為演員們送上了雷鳴般的掌聲,普吉耶先生更是激動得和演員們一起跳起了蘆笙團結舞。
“我很喜歡中國文化,我已經到過中國幾次了,有機會的話我還想再去。”一位當地老人告訴記者,他得知有中國代表團來這里演出后,早早地來到了演出現場。
7月27日,在法國著名的阿里耶格河畔旅游度假景區塔拉斯孔鎮,黔東南州藍莓辦與黔東南州歌舞團聯袂在法國舉行藍莓推廣活動,舉辦了盛大的黔東南有機藍莓品鑒會。“法國南方藝術節聯盟”主席阿蘭先生出席酒會,對來自黔東南州的藍莓酒、藍莓果醬、藍莓果脯的美味贊不絕口。特別歌舞節目《藍莓姑娘》更是讓法國觀眾興奮不已,許多觀眾還表示要親自到美麗的黔東南體驗藍莓之旅。
文化的使者 友誼的橋梁
“老朋友,你好,又見面了!”
一見到黔東南州歌舞團藝術總監蔣步先,玻利維亞代表團的一位便演員熱情地過來打招呼。在三年前的一次歐洲演出中,黔東南州精彩的歌舞以及蔣步先精湛的技藝給這位玻利維亞演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重逢,兩位老朋友都顯得格外高興。
蔣步先老師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一把侗家牛腿琴是家族世代相傳的民間藝術瑰寶。而就在臨行前不久,蔣老師卻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本應安心靜養的他,卻因為對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推動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赤誠之心,及促進中法文化深入交流的責任,全程參加了本次藝術節,將侗歌調和法國經典樂曲通過牛腿琴呈現給廣大觀眾,每每引發全場觀眾的強烈共鳴。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黔東南的民族藝術就已經漂洋過海,震動了世界。
當時,法國一位名叫路易斯·當德萊爾的音樂家來到黔東南采風,在一個侗寨聽了侗族大歌后,贊為人間仙樂。之后他邀請9位侗族姑娘在1986年10月巴黎金秋藝術節上演唱侗族大歌,歌聲傾倒了整個巴黎,藝術節執行主席激動地說:“在亞洲的東方一個僅幾十萬人口的少數民族,能夠創造和保存這樣古老而純正的、如此閃光的民間合唱藝術,這在世界上實為少見。”由此,黔東南州歌舞團的演員們成為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
7月23日,黔東南州歌舞團抵達西班牙北部城市畢爾巴鄂,參加一年一度的波圖加萊特藝術節。24日晚21時,藝術節在海邊美麗的露天廣場開幕,黔東南州歌舞團與來自俄羅斯、南非、哥斯達黎加等國的藝術團體一同為當地觀眾獻上了一道美輪美奐的藝術大餐。黔東南州歌舞團演員帶來的精彩節目,讓觀眾在獨特的貴州少數民族風情中如癡如醉。
25日上午,波圖加萊特鎮政府官員與各國代表團成員一同來到當地一處公園,用從各自國家帶來的土壤共同栽下一株象征著友誼、團結和藝術的樹苗。活動中,蔣步先老師用牛腿琴演奏了西班牙當地民謠,引起當地觀眾的強烈共鳴。波鎮鎮長在與黔東南州歌舞團交換禮品時連聲贊嘆:“沒想到中國的民族樂器也能將我們的民歌演奏得如此動聽,謝謝你們!”
49天時間里,黔東南州歌舞團在法國11個市(鎮)、西班牙3個市(鎮)參加了共14個民間藝術節,共計演出80余場,累計觀眾人數超過5萬人次。
50年前,中法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法國成為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
50年后,中法兩國的友誼之花依然生機盎然,歷久彌新。(責任編輯/姚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