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濤+李唯睿

“我也能像城里人一樣就近刷卡取錢,再也不用大老遠跑到20多公里外的鄉鎮上去了。”開陽縣南江鄉龍廣村村民盧受杰從代理服務點劃轉煙款后深有感觸地說,雖然并不完全了解什么是“誠者信合村村通”,但農信社的服務卻實實在在讓自己受益。
優化金融產品
徹底掃除服務盲區
開陽縣聯社在全縣行政村全面開展“誠者信合村村通”鋪設工作,切實把“誠者信合村村通”建成惠民工程,將中央惠農政策送到百姓家門口;把“誠者信合村村通”建成民生工程,讓農民享受與居民一樣的金融服務;把“誠者信合村村通”建成民心工程,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落到實處。
如今,全縣30余萬偏遠地區群眾像盧受杰一樣享受到農信社“普惠金融”便民服務。今年4月,開陽聯社全面完成了全轄16個鄉鎮108個村寨,116臺農信銀自助終端便民金融服務機具的安裝工作,打通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瓶頸,真正實現普惠金融便民服務全覆蓋。
開陽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易成菊說:“‘誠者信合村村通就如同一股強烈的沖擊波,沖擊著廣大群眾的思維觀念、也沖擊著銀行傳統金融服務方式的轉變…… ”“服務跟著農民走”,開陽聯社以鞏固支農的主陣地、建設支農的主渠道,做基礎金融服務先行者為導向,把農村金融信用縣創建作為主抓手;以“誠者信合·春天助農行動”作為總載體;將定期輪回進村組服務作為硬制度,讓“摩托金融服務隊”成為常態工作,全力打造“值得尊敬的百姓銀行”。
踐行群眾路線
普惠金融惠及萬家
今年初,開陽縣聯社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調研、了解農民金融需求,在設立村級便民服務點的基礎上,加快“誠信通”工程項目建設步伐。按照“突出重點、全面推開、確保實效”的原則,開陽聯社對轄區的村寨規模、人口數量、地理位置、產業特色等信息進行詳細摸底調查。參照標準,結合開陽聯社農村支付環境建設戰略格局,全縣116個服務點均設立在小商鋪、雜貨店、農家樂等群眾日常消費密集處。借助網絡和專用的終端服務設備,可辦理查詢、取款、消費、轉賬、匯款等業務。群眾在家門口刷卡就能取出家電、農機、醫療補貼;在超市不用現金也能買東西;每個星期必須準時劃轉的煙款,一分鐘就能搞定……
“我每天早上7點開門,晚上10點關門,營業時間比銀行網點長,鄉里鄉親隨來隨去。每取一筆錢,我都作好登記,取款時間、金額都建有臺賬。”南江鄉龍廣村街上文記副食店老板文學春一邊說,一邊翻著交易登記簿。登記簿上,從2012年10月開始,最多一天辦理業務40余筆。僅今年1至6月,就成功辦理業務300余筆,支付金額達30余萬元。
開陽縣聯社大力開展“誠者信合村村通”工程的舉措得到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關注。了解到開陽縣聯社已完成全轄16個鄉鎮108個村寨便民金融服務機具鋪設工作,所建立的116個服務點平均每年可為群眾節省往返費用上100萬元,開陽縣委書記馬磊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下階段,開陽縣聯社將持續推進普惠金融工程,堅持不懈地擴展業務范圍、創新服務方式、延伸網絡渠道,加大平臺建設,結合全縣“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統籌整合自身資源,以實際行動使轄區內百姓享受到更便捷、更高效、更優惠的金融服務,為全縣全面開展“六大工程”推進同步小康貢獻金融正能量。(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