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平華 (中電投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在土建的混凝土結構施工中,以對拉螺栓方式安裝模板非常普遍,對拉螺栓廣泛應用于混凝土柱、梁、墻、小型基礎的模板施工中,有效地保證了兩側模板的相對位置,簡化了模板支撐并節約了人力物力。但在實際施工中,如果對拉螺栓布置間距過大、選用規格偏小,也會造成模板起鼓、螺栓被混凝土側壓力拉斷導致模板破壞、螺栓滑絲引起漲模等問題,最終影響到混凝土澆筑的成品質量。而在模板體系中,模板通過背部的木方保守加固,螺栓的布局根據施工經驗保守確定,避免了模板和木方的變形。所以,對拉螺栓的選擇也就成了模板體系的關鍵一環,最好是能通過定量定性的計算過程,選用恰當的螺栓,既能防止質量事故又避免浪費材料。由于實際施工中憑經驗的多、施工方案應付,施工方案中對拉螺栓計算過程不完整或不完善的較多。下面舉例敘述一下模板對拉螺栓的完整計算過程,供同行技術人員一起探討。
某工程主框架柱截面尺寸為3.18m×2.32m,柱模板采用膠合板組裝,50mm×100mm木方豎向安裝作為內楞,間距150mm,[18a槽鋼橫向安裝作為外楞,用Ф16圓鋼對拉螺栓加固,橫向豎向間距600mm布置,所有螺栓外加雙螺母,以此來抑制水平槽鋼中部的撓度。模板加固體系驗算如下。
①首先計算螺桿的強度是否足夠,避免被拉斷。
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由下式計算:
F1=0.22ΥCt0β1β2V1/2
F2=ΥCH
根據現場環境,式中:
F1——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kN/m2)
Υ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3
t0——新澆筑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取t0=4h
V——混凝土的澆筑速度,按V=3m/h
H——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筑混凝土頂端的總高度(m)
β1——外壓力影響修正系數,摻具有緩凝作用的外加劑時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15

取較小值為標準值,則側壓力設計值F=50.48×1.2=60.58kN/m2
柱箍所承受的均布荷載設計值(q):

撓度驗算:w=5qL4/384EI≤[w]
式中:[w]——柱箍桿件允許撓度(mm)
E——柱箍桿件彈性模量,E=2.05×105N/mm2
I——彎矩作用平面內柱箍桿件慣性矩,[18a的慣性矩I=1672.4×104mm4

由以上計算結果可知,柱箍的撓度遠小于允許撓度,所以在柱子截面中部設置橫向豎向間距600對拉螺栓,撓度上能夠滿足要求。
對拉螺桿強度驗算(鋼筋屈服強度設計值fy=210N/mm2)。
柱底部中間螺栓受拉力最大,拉力N=F×a×b=60.58×0.6×0.6=21.81kN。
φ16對拉絲桿截面面積:S=3.14×162/4=200.96mm2
側壓力在對拉絲桿中產生的拉應力:
δ=N/S=21810/200.96=108.53N/mm2<fy=210N/mm2
應力小于鋼筋屈服強度,拉桿不會變形,滿足要求。
②計算螺桿兩端的螺紋抗滑移能力,避免螺紋破壞滑絲。
查C級普通螺栓規格表,M16螺栓有效截面積Ae=157mm2,螺栓抗拉強度設計值,則:=0.8×157×210=26376N=26.376kN>N=21.81kN
即螺栓軸向螺紋抗滑移力設計值大于實際受拉應力,滿足要求,可以使用。
通過以上對拉螺栓的受力驗算,我們可以得出結論,M16的C級普通螺栓頭對拉螺栓適用于本案例,螺栓既不會拉斷,也不會滑絲脫扣。
實際施工中,就可以以此計算過程做參考,并結合施工規范的構造要求,選用合適的對拉螺栓,達到既滿足施工需要又節約材料的目標。
[1]江正榮.建筑施工計算手冊(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2]戴國欣.鋼結構(第3版)[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