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
醫改為銀行帶來機遇
傳統金融服務空間加大。醫藥衛生行業的傳統金融需求主要還集中在傳統的融資、結算等領域,包括醫院生產經營中的流動資金需求、大型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和固定資產融資需求、大型醫療設備的融資需求、醫院收付款結算需求、POS刷卡收單需求、自助機具布設和維護需求以及為醫藥衛生行業從業人員提供相關的個人金融服務需求等。目前來看,各家商業銀行在傳統領域基本都能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和產品,但各家商業銀行由于風險偏好、信貸政策、行業政策等存在差異,因此對于醫藥衛生行業的態度也不盡相同。伴隨醫改政策的實施,這些傳統的金融需求不僅逐漸加大,政府在推進醫改方面的決心和政策保障,也必將延伸至醫藥衛生的金融保障領域。有了政府的背書和保證,金融機構一定程度上能夠消除顧慮,加大支持力度。
創新金融方興未艾。伴隨新一輪醫改政策的啟動和推進,醫藥衛生行業對金融業產生了新的需求,也為金融業支持醫藥衛生行業提供了新機遇。醫改促進了醫藥衛生行業的蓬勃發展,銀行業均加大了對醫藥衛生行業的關注度和支持力度,創新產品和業務模式也層出不窮。近期,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等相繼成立了醫療健康產業事業部,專注于為醫藥衛生與健康服務行業客戶提供金融解決方案,創新適合于健康衛生產業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通過“商行+投行”的運作模式,將金融服務的觸角覆蓋到醫藥、醫療服務、養老以及醫療器械等多個領域。交通銀行從總行層面整合金融資源,推出了“銀衛安康”醫藥衛生行業金融服務方案,該產品組合囊括了融資、結算、自助一卡通、醫療從業人員理財等多項服務,并已在國內多家醫院落地。而包括建設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也通過金融集團內的投行、券商等平臺,紛紛成立了醫療產業基金,定位于投資醫藥、醫療設備、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健康管理等醫療衛生子行業。
銀行支持醫改的幾個路徑
金融支持醫改的基礎——資金監管服務。商業銀行可以通過代理財政專項資金支付,為醫藥衛生領域提供專業資金監管服務。隨著中央財政對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縣級醫院(含中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建設,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此外,新醫改中明確提出今后將逐步取消“以藥養醫”的模式,政府補助份額會相應增加,政府將負責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政策性虧損補貼等,對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衛生任務給予專項補助。此類中央財政專項劃撥和支付的資金迫切需要商業銀行能夠提供相應的支付結算以及資金監管服務,以保障賬戶安全和此類資金的合規使用。商業銀行應在深刻理解業務需求的基礎上開發專業的監管系統,并對支付結算流程進行優化,使之符合政府、醫院及其他第三方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金融支持醫改的重點——提供融資服務。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應當為財政保障能力強的客戶提供融資服務。未來中央政府將重點支持2000所左右縣級醫院的建設,使每個縣至少有一所縣級醫院基本達到標準化水平。對于這部分國家重點扶持、建設資金來源有保障的客戶,銀行可與政府、醫院積極探索創新的融資方式,在落實還款來源的前提下為客戶提供營運資金融資以及建設資金融資。同時,商業銀行應該發揮金融集團綜合化經營優勢,為醫藥衛生領域的客戶提供多元化產品組合。由于醫療衛生領域客戶金融需求的多樣性,開展綜合化經營的金融機構可以為客戶設計一體化的金融服務方案。首先,新醫改中倡導創建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和商業保險體系互為補充的醫療保障系統,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發適應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險產品,簡化理賠手續,鼓勵企業和個人通過參加商業保險及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解決基本醫療保障之外的需求,由此產生了對商業健康保險的豐富需求。其次,中國醫療設備市場每年的采購額高達幾百億元,醫院在采購大型設備的過程中經常會存在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需要外部融資,租賃公司由于采用專業化的運作模式,能夠通過集中采購平臺降低設備采購成本,然后再根據醫院需求將設備租賃給醫院并收取租金。第三,新醫改中提出要積極穩妥地把部分公立醫院轉制為非公立醫院,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推動藥品生產流通企業兼并重組,由此又產生了對投行業務的需求。
金融支持醫改的保障——支付結算手段。商業銀行應當加快完善醫療保障支付體系。新醫改中針對人民群眾異地就醫報銷難的問題提出將逐步完善醫療保障支付制度,逐步實現參保人員就地就醫、持卡結算,這就要求商業銀行要根據醫保統籌的實施步驟,配合各級衛生管理部門和醫療機構,開發符合醫保結算要求的支付結算系統,使之適應異地醫保結算的需要。同時,商業銀行應當借助構建支付結算系統的契機,努力打造電子支付平臺,積極推進數字醫院建設。新醫改中提出要加快基本醫療保險信息系統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行城市間或區域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和聯網結算,加強醫療保險信息系統建設,推行社會保障“一卡通”,并在設備和藥品的采購過程中建立政府非營利性的集中采購交易平臺,并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使醫療機構與醫藥企業通過互聯網開展采購和銷售。銀行在數字醫院建設進程中可以通過自身在電子銀行業務方面的技術優勢,幫助醫院梳理結算流程、采購流程、患者支付流程,與醫院、醫保機構聯合推出“醫療一卡通”,實現就醫無現金結算,提高醫療資源的運轉效率。
(作者單位:交通銀行北京市分行酒仙橋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