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頸椎手術患者佩戴頸托的護理效果觀察

2014-11-25 15:08:53李雪君袁健東詹姜仙
中國現代醫生 2014年31期

李雪君+袁健東+詹姜仙

[摘要] 目的 分析頸椎手術患者佩戴頸托的效果,為選擇合理護理方案提供參考。 方法 將2011年9月~2013年12月擬進行擇期頸椎前路手術的212例頸椎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根據住院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自入院時開始行佩戴頸托訓練,每日6 h,并由主管護士對其進行護理指導;對照組則在術后開始佩戴頸托,比較兩組患者術后佩戴頸托的舒適性主訴分級、 住院天數、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情況。 結果 術后當日及第1、2、3日,觀察組患者舒適性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住院天數較對照組短(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28%,對照組為82.0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并發癥主要包括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痰液黏稠、咽喉疼痛,其中兩組患者在聲音嘶啞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并發癥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頸椎手術患者術后佩戴頸托具有良好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負性心理,提高護理滿意度,縮短住院時間。

[關鍵詞] 頸椎前路手術; 頸托; 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31-0073-03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e surgery wearing a cervical collar

LI Xuejun YUAN Jiandong ZHAN Jiangxia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eck brace before surgery applications training for patients,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reasonable care programs.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1 to December 2013, selected 212 patients contemplated elective anterior cervical spine surgery as observed object, according to hospital number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dmitted to hospital since the start wearing neck brace after 6 h, and its care by the nurse in charge of guiding, the control group started wearing neck brace after surgery compared postoperative cervical collar worn comfort chief complaint classification, number of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On the day of surgery and afer 1,2,3 days, the comfort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spital stay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28%, the control group was 82.08%,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wo main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included hoarseness, difficulty swallowing, sticky sputum, throat pain, including patients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hoarseness (P>0.05), other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Pre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a cervical collar training to improve patient comfort and has a good role in helping to promote the psychological balance of patients, can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reduce the hospital time.endprint

[Key words] Anterior cervical spine surgery; Cervical collar; Nursing intervention

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長時間勞損、椎間脫出、骨質增生和韌帶增厚導致椎動脈、神經根或頸椎脊髓受壓所致的頸椎功能障礙。此類患者臨床常采用頸椎前路手術方式進行治療。由于頸椎特殊的解剖學結構,手術治療難度大,且術后易存在并發癥,因此為了促進此類患者早日康復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需要予以患者良好的護理干預措施,從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1]。以往此類患者的護理往往重視患者術后并發癥處理和生命體征的檢測方面,對術后患者佩戴頸托產生的不適感很少關注。術后患者常需佩戴頸托進行托扶,短期內增加頸椎的穩定性,幫助恢復功能,起到提高手術療效、穩定輔助治療的作用。因此,術前提前訓練佩戴頸托可以對患者的康復和依從性起到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對212例患者進行護理,同時結合自身的護理經驗,比較術前訓練佩戴頸托對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12例頸椎病行頸椎前路手術者作為觀察對象,排除手術禁忌證患者、合并嚴重功能障礙者、有明確頸部外傷病史者,根據其住院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6例。觀察組中男56例,女50例,年齡42~67歲,平均(53.7±5.7)歲;對照組中男54例,女52例;年齡41~69歲,平均(52.9±6.2)歲。經比較,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臨床診斷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入院時則進行頸托訓練,每日6 h,并由主管護士指導患者進行如廁訓練、進食訓練、翻身訓練;對照組則在術后開始佩戴頸托。

1.3 觀察指標[2,3]

(1)記錄兩組患者佩戴的舒適性評分,總分24分,分優、良、可、差四個等級。優:總分≥20分,計3分;良:總分15~20分,計2分;可:總分10~14分,計1分;差:總分<10分,計0分。0~3分的判斷標準:0分:不能佩戴;1分:難以耐受但可以接受單片固定;2分:不適可耐受;3分:無不適。(2)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滿意度等。(3)并發癥(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痰液黏稠、咽喉疼痛)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顯著性水平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當日及術后3日佩戴頸托舒適性評分

手術當日及術后第1、2、3日,觀察組患者的舒適性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情況

觀察組住院天數較對照組短(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28%,對照組為82.0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

兩組患者并發癥主要包括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痰液黏稠、咽喉疼痛;在聲音嘶啞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并發癥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n(%)]

3 討論

從解剖學上看,頸椎前路手術入路術中需要采用拉鉤將內臟鞘牽引至對側,從而保障順利通過頸血管神經鞘與頸部內臟鞘最后抵達椎體,因此該手術操作較為復雜[4]。有研究認為頸椎前路手術術后容易并發咽喉疼痛、痰液黏稠、吞咽困難等并發癥[5],其原因可能與術中過長時間對氣管的牽拉有關,因此通過術前氣管訓練,可以提高內臟鞘松弛度,從而充分暴露椎體并減少術中對內臟鞘的牽引力度,減少誤操作和牽引損傷[6]。

由于頸椎前路手術風險較大,因此患者一般存在術前恐懼和緊張心理。通過加強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患者恐懼心理,縮短住院時間。目前比較常用的術前訓練包括氣管推移訓練、體位訓練、心理護理等訓練,通過這些訓練,可極大程度地降低并發癥的發生[7]。佩戴頸托已經成為頸椎前路手術后的常規制動手段,但很多患者術后佩戴頸托的舒適性不高,依從性較差,因此應對患者進行術前佩戴頸托訓練,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1)術前宣教:患者入院時普遍存在恐懼和焦慮情緒,對此我科主管護士負責宣教工作,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發病的原因,需要手術治療的方式和原理,術后可能的并發癥等情況[8];(2)術前訓練:患者入院時即進行佩戴頸托訓練,每日訓練6 h,并由主管護士教會患者做推移食管、氣管的訓練,從而提前適應手術過程中對食管和氣管的牽拉操作。具體包括:患者將雙手牽拉頭部,將頸托后半部分置于頸后,然后患者在平臥位下降頸托前半部分置于頸部,固定頸托使頸托前后邊緣重疊。食管和氣管將2~4個手指插入擬進行切口的血管神經鞘間隙與內臟鞘的間隙處,每次持續向非手術側推移10~20 min,以后增加時間至30~60 min;(3)嚴密監測患者術后生命體征。頸椎前路手術結束后24 h內護理人員要嚴密觀察患者的脊髓神經功能和生命體征變化情況,主要包括傷口是否出現隆起、水腫和滲血等,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主治醫師,檢查是否存在氣管壓迫。由于術中可能存在損害患者神經和脊髓的情況,因此患者術后會存在大小便失禁、肢體感覺運動功能障礙、聲音嘶啞等情況,此時護理人員應對上述情況進行及時檢查,并幫助患者使用氣墊,減少患者翻身,必要時可協助患者翻身,由專人牽引固定頭部位置,將身體和四肢向同一平面同步移動。(4)排便、頸托適應和呼吸功能鍛煉。患者術后需臥床排便,從而導致患者極為不適,為此術前需要對患者進行排便、呼吸功能鍛煉,以幫助患者盡快適應術后的臥床需要。排便時需囑咐患者家屬及親屬回避,教會患者采用負壓排便方式進行排便,同時鼓勵患者保持正常的心態,護理人員根據患者頸部尺寸固定好頸托的松緊情況,保證因頸托的使用不讓患者產生過多的不適。對照組除未進行術前頸托佩戴訓練外,其他護理干預措施與觀察組相同[9,10]。術后早期應用頸托可減輕疼痛和神經壓迫癥狀,而且也有利于翻身和拍背,由于頸部活動得以制動,為促進與保證植骨塊的融合創造了良好條件。患者拔除引流管后即可早期下床活動,縮短了臥床時間,減少了術后并發癥。

研究結果顯示,由于頸椎前路手術操作容易引發患者脊髓輕度水腫,導致患者出現咳痰等。該種手術患者術前進行頸托佩戴訓練,同時加強患者排便訓練和呼吸訓練,有助于提高患者佩戴頸托的適應能力,幫助患者減少術后不適,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P<0.05)。另外,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因此可認為通過術前佩戴頸托及排便等功能訓練,患者術后不適減少,并發癥降低,住院時間縮短,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曾玲,張壽,陳曉虹,等. 頸椎前路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 海南醫學,2013,24(6):929-930.

[2] 秦瑩. 頸椎前路手術后的病情觀察及護理[J]. 西南軍醫,2009,11(5):979.

[3] 錢競霞. 頸椎前路手術后患者的護理體會[J]. 常州實用醫學,2009,25(6):411-412.

[4] 劉敏,張冰,張麗平. 綜合護理干預對頸椎前路手術患者傷口愈合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2):74-76.

[5] 王春霞. 94例頸椎前路手術后并發癥的護理體會[J]. 安徽醫藥,2012,16(9):1376-1377.

[6] 李勤,李麗娟,姜連英,等. 循證護理在頸椎前路手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1):1004-1006.

[7] 康艷. 頸椎前路手術治療頸椎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5):336-337.

[8] 何敏娟,陳愛芬. 頸椎前路手術后腦脊液漏20例的觀察與護理[J]. 護理與康復,2011,10(12):1051-1052.

[9] 陳憶芬,李義強. 頸椎前路手術早期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4):324-325.

[10] 卜保獻,劉芬芝,馬利濤. 頸椎前路手術并發癥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J]. 中國實用醫刊,2012,39(19):封3-4.

(收稿日期:2014-07-16)endprint

[Key words] Anterior cervical spine surgery; Cervical collar; Nursing intervention

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長時間勞損、椎間脫出、骨質增生和韌帶增厚導致椎動脈、神經根或頸椎脊髓受壓所致的頸椎功能障礙。此類患者臨床常采用頸椎前路手術方式進行治療。由于頸椎特殊的解剖學結構,手術治療難度大,且術后易存在并發癥,因此為了促進此類患者早日康復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需要予以患者良好的護理干預措施,從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1]。以往此類患者的護理往往重視患者術后并發癥處理和生命體征的檢測方面,對術后患者佩戴頸托產生的不適感很少關注。術后患者常需佩戴頸托進行托扶,短期內增加頸椎的穩定性,幫助恢復功能,起到提高手術療效、穩定輔助治療的作用。因此,術前提前訓練佩戴頸托可以對患者的康復和依從性起到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對212例患者進行護理,同時結合自身的護理經驗,比較術前訓練佩戴頸托對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12例頸椎病行頸椎前路手術者作為觀察對象,排除手術禁忌證患者、合并嚴重功能障礙者、有明確頸部外傷病史者,根據其住院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6例。觀察組中男56例,女50例,年齡42~67歲,平均(53.7±5.7)歲;對照組中男54例,女52例;年齡41~69歲,平均(52.9±6.2)歲。經比較,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臨床診斷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入院時則進行頸托訓練,每日6 h,并由主管護士指導患者進行如廁訓練、進食訓練、翻身訓練;對照組則在術后開始佩戴頸托。

1.3 觀察指標[2,3]

(1)記錄兩組患者佩戴的舒適性評分,總分24分,分優、良、可、差四個等級。優:總分≥20分,計3分;良:總分15~20分,計2分;可:總分10~14分,計1分;差:總分<10分,計0分。0~3分的判斷標準:0分:不能佩戴;1分:難以耐受但可以接受單片固定;2分:不適可耐受;3分:無不適。(2)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滿意度等。(3)并發癥(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痰液黏稠、咽喉疼痛)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顯著性水平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當日及術后3日佩戴頸托舒適性評分

手術當日及術后第1、2、3日,觀察組患者的舒適性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情況

觀察組住院天數較對照組短(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28%,對照組為82.0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

兩組患者并發癥主要包括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痰液黏稠、咽喉疼痛;在聲音嘶啞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并發癥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n(%)]

3 討論

從解剖學上看,頸椎前路手術入路術中需要采用拉鉤將內臟鞘牽引至對側,從而保障順利通過頸血管神經鞘與頸部內臟鞘最后抵達椎體,因此該手術操作較為復雜[4]。有研究認為頸椎前路手術術后容易并發咽喉疼痛、痰液黏稠、吞咽困難等并發癥[5],其原因可能與術中過長時間對氣管的牽拉有關,因此通過術前氣管訓練,可以提高內臟鞘松弛度,從而充分暴露椎體并減少術中對內臟鞘的牽引力度,減少誤操作和牽引損傷[6]。

由于頸椎前路手術風險較大,因此患者一般存在術前恐懼和緊張心理。通過加強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患者恐懼心理,縮短住院時間。目前比較常用的術前訓練包括氣管推移訓練、體位訓練、心理護理等訓練,通過這些訓練,可極大程度地降低并發癥的發生[7]。佩戴頸托已經成為頸椎前路手術后的常規制動手段,但很多患者術后佩戴頸托的舒適性不高,依從性較差,因此應對患者進行術前佩戴頸托訓練,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1)術前宣教:患者入院時普遍存在恐懼和焦慮情緒,對此我科主管護士負責宣教工作,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發病的原因,需要手術治療的方式和原理,術后可能的并發癥等情況[8];(2)術前訓練:患者入院時即進行佩戴頸托訓練,每日訓練6 h,并由主管護士教會患者做推移食管、氣管的訓練,從而提前適應手術過程中對食管和氣管的牽拉操作。具體包括:患者將雙手牽拉頭部,將頸托后半部分置于頸后,然后患者在平臥位下降頸托前半部分置于頸部,固定頸托使頸托前后邊緣重疊。食管和氣管將2~4個手指插入擬進行切口的血管神經鞘間隙與內臟鞘的間隙處,每次持續向非手術側推移10~20 min,以后增加時間至30~60 min;(3)嚴密監測患者術后生命體征。頸椎前路手術結束后24 h內護理人員要嚴密觀察患者的脊髓神經功能和生命體征變化情況,主要包括傷口是否出現隆起、水腫和滲血等,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主治醫師,檢查是否存在氣管壓迫。由于術中可能存在損害患者神經和脊髓的情況,因此患者術后會存在大小便失禁、肢體感覺運動功能障礙、聲音嘶啞等情況,此時護理人員應對上述情況進行及時檢查,并幫助患者使用氣墊,減少患者翻身,必要時可協助患者翻身,由專人牽引固定頭部位置,將身體和四肢向同一平面同步移動。(4)排便、頸托適應和呼吸功能鍛煉。患者術后需臥床排便,從而導致患者極為不適,為此術前需要對患者進行排便、呼吸功能鍛煉,以幫助患者盡快適應術后的臥床需要。排便時需囑咐患者家屬及親屬回避,教會患者采用負壓排便方式進行排便,同時鼓勵患者保持正常的心態,護理人員根據患者頸部尺寸固定好頸托的松緊情況,保證因頸托的使用不讓患者產生過多的不適。對照組除未進行術前頸托佩戴訓練外,其他護理干預措施與觀察組相同[9,10]。術后早期應用頸托可減輕疼痛和神經壓迫癥狀,而且也有利于翻身和拍背,由于頸部活動得以制動,為促進與保證植骨塊的融合創造了良好條件。患者拔除引流管后即可早期下床活動,縮短了臥床時間,減少了術后并發癥。

研究結果顯示,由于頸椎前路手術操作容易引發患者脊髓輕度水腫,導致患者出現咳痰等。該種手術患者術前進行頸托佩戴訓練,同時加強患者排便訓練和呼吸訓練,有助于提高患者佩戴頸托的適應能力,幫助患者減少術后不適,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P<0.05)。另外,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因此可認為通過術前佩戴頸托及排便等功能訓練,患者術后不適減少,并發癥降低,住院時間縮短,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曾玲,張壽,陳曉虹,等. 頸椎前路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 海南醫學,2013,24(6):929-930.

[2] 秦瑩. 頸椎前路手術后的病情觀察及護理[J]. 西南軍醫,2009,11(5):979.

[3] 錢競霞. 頸椎前路手術后患者的護理體會[J]. 常州實用醫學,2009,25(6):411-412.

[4] 劉敏,張冰,張麗平. 綜合護理干預對頸椎前路手術患者傷口愈合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2):74-76.

[5] 王春霞. 94例頸椎前路手術后并發癥的護理體會[J]. 安徽醫藥,2012,16(9):1376-1377.

[6] 李勤,李麗娟,姜連英,等. 循證護理在頸椎前路手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1):1004-1006.

[7] 康艷. 頸椎前路手術治療頸椎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5):336-337.

[8] 何敏娟,陳愛芬. 頸椎前路手術后腦脊液漏20例的觀察與護理[J]. 護理與康復,2011,10(12):1051-1052.

[9] 陳憶芬,李義強. 頸椎前路手術早期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4):324-325.

[10] 卜保獻,劉芬芝,馬利濤. 頸椎前路手術并發癥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J]. 中國實用醫刊,2012,39(19):封3-4.

(收稿日期:2014-07-16)endprint

[Key words] Anterior cervical spine surgery; Cervical collar; Nursing intervention

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長時間勞損、椎間脫出、骨質增生和韌帶增厚導致椎動脈、神經根或頸椎脊髓受壓所致的頸椎功能障礙。此類患者臨床常采用頸椎前路手術方式進行治療。由于頸椎特殊的解剖學結構,手術治療難度大,且術后易存在并發癥,因此為了促進此類患者早日康復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需要予以患者良好的護理干預措施,從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1]。以往此類患者的護理往往重視患者術后并發癥處理和生命體征的檢測方面,對術后患者佩戴頸托產生的不適感很少關注。術后患者常需佩戴頸托進行托扶,短期內增加頸椎的穩定性,幫助恢復功能,起到提高手術療效、穩定輔助治療的作用。因此,術前提前訓練佩戴頸托可以對患者的康復和依從性起到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對212例患者進行護理,同時結合自身的護理經驗,比較術前訓練佩戴頸托對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12例頸椎病行頸椎前路手術者作為觀察對象,排除手術禁忌證患者、合并嚴重功能障礙者、有明確頸部外傷病史者,根據其住院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6例。觀察組中男56例,女50例,年齡42~67歲,平均(53.7±5.7)歲;對照組中男54例,女52例;年齡41~69歲,平均(52.9±6.2)歲。經比較,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臨床診斷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入院時則進行頸托訓練,每日6 h,并由主管護士指導患者進行如廁訓練、進食訓練、翻身訓練;對照組則在術后開始佩戴頸托。

1.3 觀察指標[2,3]

(1)記錄兩組患者佩戴的舒適性評分,總分24分,分優、良、可、差四個等級。優:總分≥20分,計3分;良:總分15~20分,計2分;可:總分10~14分,計1分;差:總分<10分,計0分。0~3分的判斷標準:0分:不能佩戴;1分:難以耐受但可以接受單片固定;2分:不適可耐受;3分:無不適。(2)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滿意度等。(3)并發癥(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痰液黏稠、咽喉疼痛)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顯著性水平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當日及術后3日佩戴頸托舒適性評分

手術當日及術后第1、2、3日,觀察組患者的舒適性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情況

觀察組住院天數較對照組短(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28%,對照組為82.0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

兩組患者并發癥主要包括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痰液黏稠、咽喉疼痛;在聲音嘶啞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并發癥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n(%)]

3 討論

從解剖學上看,頸椎前路手術入路術中需要采用拉鉤將內臟鞘牽引至對側,從而保障順利通過頸血管神經鞘與頸部內臟鞘最后抵達椎體,因此該手術操作較為復雜[4]。有研究認為頸椎前路手術術后容易并發咽喉疼痛、痰液黏稠、吞咽困難等并發癥[5],其原因可能與術中過長時間對氣管的牽拉有關,因此通過術前氣管訓練,可以提高內臟鞘松弛度,從而充分暴露椎體并減少術中對內臟鞘的牽引力度,減少誤操作和牽引損傷[6]。

由于頸椎前路手術風險較大,因此患者一般存在術前恐懼和緊張心理。通過加強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患者恐懼心理,縮短住院時間。目前比較常用的術前訓練包括氣管推移訓練、體位訓練、心理護理等訓練,通過這些訓練,可極大程度地降低并發癥的發生[7]。佩戴頸托已經成為頸椎前路手術后的常規制動手段,但很多患者術后佩戴頸托的舒適性不高,依從性較差,因此應對患者進行術前佩戴頸托訓練,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1)術前宣教:患者入院時普遍存在恐懼和焦慮情緒,對此我科主管護士負責宣教工作,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發病的原因,需要手術治療的方式和原理,術后可能的并發癥等情況[8];(2)術前訓練:患者入院時即進行佩戴頸托訓練,每日訓練6 h,并由主管護士教會患者做推移食管、氣管的訓練,從而提前適應手術過程中對食管和氣管的牽拉操作。具體包括:患者將雙手牽拉頭部,將頸托后半部分置于頸后,然后患者在平臥位下降頸托前半部分置于頸部,固定頸托使頸托前后邊緣重疊。食管和氣管將2~4個手指插入擬進行切口的血管神經鞘間隙與內臟鞘的間隙處,每次持續向非手術側推移10~20 min,以后增加時間至30~60 min;(3)嚴密監測患者術后生命體征。頸椎前路手術結束后24 h內護理人員要嚴密觀察患者的脊髓神經功能和生命體征變化情況,主要包括傷口是否出現隆起、水腫和滲血等,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主治醫師,檢查是否存在氣管壓迫。由于術中可能存在損害患者神經和脊髓的情況,因此患者術后會存在大小便失禁、肢體感覺運動功能障礙、聲音嘶啞等情況,此時護理人員應對上述情況進行及時檢查,并幫助患者使用氣墊,減少患者翻身,必要時可協助患者翻身,由專人牽引固定頭部位置,將身體和四肢向同一平面同步移動。(4)排便、頸托適應和呼吸功能鍛煉。患者術后需臥床排便,從而導致患者極為不適,為此術前需要對患者進行排便、呼吸功能鍛煉,以幫助患者盡快適應術后的臥床需要。排便時需囑咐患者家屬及親屬回避,教會患者采用負壓排便方式進行排便,同時鼓勵患者保持正常的心態,護理人員根據患者頸部尺寸固定好頸托的松緊情況,保證因頸托的使用不讓患者產生過多的不適。對照組除未進行術前頸托佩戴訓練外,其他護理干預措施與觀察組相同[9,10]。術后早期應用頸托可減輕疼痛和神經壓迫癥狀,而且也有利于翻身和拍背,由于頸部活動得以制動,為促進與保證植骨塊的融合創造了良好條件。患者拔除引流管后即可早期下床活動,縮短了臥床時間,減少了術后并發癥。

研究結果顯示,由于頸椎前路手術操作容易引發患者脊髓輕度水腫,導致患者出現咳痰等。該種手術患者術前進行頸托佩戴訓練,同時加強患者排便訓練和呼吸訓練,有助于提高患者佩戴頸托的適應能力,幫助患者減少術后不適,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P<0.05)。另外,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因此可認為通過術前佩戴頸托及排便等功能訓練,患者術后不適減少,并發癥降低,住院時間縮短,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曾玲,張壽,陳曉虹,等. 頸椎前路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 海南醫學,2013,24(6):929-930.

[2] 秦瑩. 頸椎前路手術后的病情觀察及護理[J]. 西南軍醫,2009,11(5):979.

[3] 錢競霞. 頸椎前路手術后患者的護理體會[J]. 常州實用醫學,2009,25(6):411-412.

[4] 劉敏,張冰,張麗平. 綜合護理干預對頸椎前路手術患者傷口愈合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2):74-76.

[5] 王春霞. 94例頸椎前路手術后并發癥的護理體會[J]. 安徽醫藥,2012,16(9):1376-1377.

[6] 李勤,李麗娟,姜連英,等. 循證護理在頸椎前路手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1):1004-1006.

[7] 康艷. 頸椎前路手術治療頸椎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5):336-337.

[8] 何敏娟,陳愛芬. 頸椎前路手術后腦脊液漏20例的觀察與護理[J]. 護理與康復,2011,10(12):1051-1052.

[9] 陳憶芬,李義強. 頸椎前路手術早期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4):324-325.

[10] 卜保獻,劉芬芝,馬利濤. 頸椎前路手術并發癥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J]. 中國實用醫刊,2012,39(19):封3-4.

(收稿日期:2014-07-16)endpri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中文无码毛片又爽又刺激|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视频你懂得| 2019国产在线|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一本二本三本不卡无码|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免费aa毛片|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97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91国内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 全裸无码专区|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1区|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婷婷亚洲视频|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91啦中文字幕|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 国产精品浪潮Av|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91网在线|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色悠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伊在人亞洲香蕉精品區|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欧美成在线视频|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美女国产在线|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亚洲AⅤ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免费播放毛片|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黄网站欧美内射|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