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要] 目的 探討對低體質量的新生兒試探性采取早期全靜脈營養支持治療的療效。 方法 選取2013年3月~2014月3月間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150例低體質量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n=75)和對照組(n=75)。對照組給予常規靜脈營養治療,觀察組給予全靜脈營養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 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新生兒的平均體重、平均身長和平均上臂圍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新生兒的血清前白蛋白、RBC-C3bRR、RFER的值均高于對照組(P<0.05);尿素氮、肌酐、RFIR的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全靜脈營養有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抵抗力的作用,且不增加腎臟的負荷,適用于低體質量新生兒。
[關鍵詞] 全靜脈營養;低體質量新生兒;營養狀況;生化指標
[中圖分類號] R7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31-0132-03
Effects of early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on th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of low-weight newborns
ZHANG Ji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Internal Medicine,Yishui Central Hospital of Linyi City,Linyi 276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early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on th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of low-weight newborns. Methods 150 cases of low weight newborn from 2013 March to March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a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75) and control group(n=75).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intravenous nutrition therapy, 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Effect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average weight, the average height and the average arm circumferenc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 serum albumin, RBC-C3bRR, RFER valu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Urea nitrogen, creatinine, and RFIR valu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otal intravenous nutrition can promot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nhance resistance, but do not increase the load of kidney, and is suitable for low weight newborn.
[Key words]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Low weight newborn;Nutritional status;Biochemical indexes
由于宮內存活時間縮短,絕大多數早產兒出生時體質量嚴重偏離正常范圍,孕晚期是器官和組織成熟的必要階段,早產兒由于錯失了這一時機,導致多系統的功能體制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不僅繼續抑制新生兒宮外的生長發育過程,還給喂養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早產兒常因消化系統功能不全而出現一系列的并發癥,輕者可導致營養不良、發育遲緩,嚴重者可引起死亡,給許多家庭帶來嚴重的心理創傷[1]。由于早產兒的胃腸道面積小、蠕動能力差、消化酶分泌不足等問題,導致早產兒營養物質吸收障礙并逐漸累及身體的其他器官和系統[2]。針對這一問題,我院對低體質量的新生兒試探性采取早期全靜脈營養支持治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4月3月間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150例低體質量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n=75)和對照組(n=75)。觀察組:男孩:女孩=40例:35例,胎齡31~36周,平均(32.4±1.4)周,體重1008~2325g,平均體重(1804±98)g;對照組:男孩:女孩=38例:37例,胎齡31~36周,平均(32.8±1.5)周,體重1012~2330g,平均體重(1806±100)g。兩組新生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靜脈營養治療,新生兒出生后立即靜脈輸入葡萄糖溶液,24 h后可補充氨基酸,4 d后方可加用脂肪乳,注意維持新生兒體內的離子平衡并積極補充維生素。觀察組給予全靜脈營養治療,新生兒出生24 h內即可補充脂肪乳和氨基酸,并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兩組的療程均為1周。endprint
1.3 觀察內容
治療前、后對新生兒進行體格測量和抽血化驗、檢查肝功、腎功和免疫功能,免疫學指標有RBC-C3bRR(紅細胞C3b受體花環率)、RFIR(C3b花環抑制率)、RFER(C3b花環促進率)。評估兩組新生兒的營養狀況,并比較其生化指標有無差異。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新生兒的體格測量結果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新生兒的平均體重、平均身長和平均上臂圍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新生兒的體格測量結果比較(x±s)
2.2 兩組的生化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新生兒的血清前白蛋白、RBC-C3bRR、RFER的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尿素氮、肌酐、RFIR的值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低出生體質量新生兒通常是指出生時其體重低于2500g,這也是造成新生兒病死的一個重要原因。出生體質量是決定新生兒生存率、健康生長的一個重要獨立因素,和母親健康狀態、社會經濟地位相關。通常來說,低出生體質量的發生概率反映了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發達國家的發生概率明顯較低,而發展較落后的國家新生兒出現低體質量的例子十分常見。低體質量新生兒不僅營養狀況堪憂、生長發育受阻,影響了患兒的早期體格、應答能力和生活能力(患兒通常無法正常地喂養或者無法經口喂養),還存在其他方面的隱患,流行病學的證據表示低體質量新生兒和成年期的死亡風險、冠心病等相關,臨床醫生應提高警惕[3-5]。新生兒早期持續性的營養不良會造成嚴重效果,尤其影響新生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因缺乏足夠種類和量的蛋白質,影響了發育中的腦細胞分化功能,阻礙了髓鞘的形成,造成認知能力、運動能力和行為能力等的不可逆轉變。多器官、多系統功能不全是低體質量新生兒的最主要的特點,其中消化系統的表現最為突出,也是早產兒護理工作中首先要考慮和解決的問題[6-8]。營養狀態較差,不僅體質量較低,身長及上臂圍等體現其生長發育的指標也呈現出較差的狀態,同時血清前清蛋白作為有效反映其營養狀態的指標,不僅可以反映機體攝入蛋白質的狀況,且可以反映機體的相對營養狀況,對于指導營養干預措施的制定有較高的臨床價值。早期合理的喂養不僅能滿足新生兒對能量和營養的需求,糾正低體質量,還能預防一系列的腸道并發癥。全靜脈營養是以一種新型的新生兒喂養模式,以其及時性、合理性和全面性而在臨床應用、推廣[9-11]。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其對低體質量新生兒的作用,因為低體質量新生兒常存在胃腸功能發育較差的狀況,因此改善其營養攝入不佳的狀態則需要從其他途徑及方式進行,靜脈營養支持是臨床中較認可的營養支持方式,其通過靜脈輸注新生兒需要的營養元素,使其機體的營養供給得到保證,由于全靜脈營養及時補充了新生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氨基酸和脂肪,不僅提供了充足的能量來源,還有利于能源之間的相互轉化,避免負氮平衡的發生[12-13]。
分析得出在相同時間內,觀察組新生兒的平均體重[(1846±102)g]、平均身長[(46.8±2.7)cm]和平均上臂圍[(9.28±0.50) cm]均高于對照組[(1812±101)g,(44.3±2.5)cm,(7.80±0.42)cm](P<0.05),觀察組新生兒的生長速度較快,效果更明顯,反映肝臟蛋白合成能力的血清前白蛋白也隨之增高,這表明全靜脈營養會促進新生兒的生長發育。部分學者曾認為全靜脈營養會增加腎臟的工作量,不適用于腎臟功能較弱的早產兒,本次研究否認了這種觀點。從表2看,治療后觀察組的尿素氮、肌酐水平雖然較治療前稍有增高,但還是低于對照組,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還不明確,可能是在營養物質充分供應的狀況下,機體的代謝功能有所增強,此問題有待在下一步的研究中繼續探討。此外,全靜脈營養還能提高新生兒機體內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強新生兒對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和抵抗能力,減少感染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全靜脈營養有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抵抗力的作用,且不增加腎臟的負荷,故適用于低體質量新生兒。
[參考文獻]
[1] 劉新暉,高喜榮,黃維清,等. 靜脈營養支持對早產兒體質量增長的臨床效果分析[J]. 醫學綜述,2014,20(2):375-376.
[2] 段鈞,陳一寬. 早期全靜脈營養對低體質量新生兒營養狀態及生化指標的影響[J]. 中國全科醫學,2014,16(4),2212-2213.
[3] 周小翠. 早期全靜脈營養對低體重兒營養狀態及生化指標的影響[J]. 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1):116-118,122.
[4] Porcelli PJ,Weaver RG Jr. The influence ofearly postnatal nutrition on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in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J]. Early Hum Dev,2010,86 (6): 391-396.
[5] Koletzko B,GouletO,Hunt J.Guidelines on paediatric parentera nutri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pa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 (ESPGHAN)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ESPEN),supported by the European Societyo Paediatric Res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5,(13):689-732.
[6] Maarten F,Corsten,Robert Dennert,et al. Circulating microRNA-208b and microRNA-499 reflect myocardial damag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 Genetics,2010,(6):287-338.
[7] 宋愛琴. 早期外周靜脈營養聯合微量喂養治療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52例臨床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24(3):1332-1333.
[8] Shusheng Wang,Arin B,Aurora,et al. The endothelial-specific microRNA miR-126 governs vascular integrity and angiogenesis[J]. Developmental Cell,2008,(2):547-591.
[9] 吳曉松. 極低出生體重兒對早期靜脈營養的耐受情況和療效分析[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2):219-220.
[10] 蔣曉宏,王柏林. 早期微量喂養在早產低體重兒中臨床觀察[J]. 安徽醫藥,2011,15(6):745- 746.
[11] 陳觀偉,付華,陳小燕,等. 極低出生體質量兒早期微量喂養的臨床研究[J]. 實用臨床醫學,2012,13(7):69-70,80.
[12] 李芳. 極低出生體重兒的早期靜脈營養治療[J]. 中外醫學研究,2011,9(30):6-8.
[13] 丁曉毅,陳杰斌,王岳年,等. 新生兒窒息早期喂養與全靜脈營養比較[J]. 浙江臨床醫學,2010,12(12):1367-1368.
(收稿日期:2014-07-18)endprint
1.3 觀察內容
治療前、后對新生兒進行體格測量和抽血化驗、檢查肝功、腎功和免疫功能,免疫學指標有RBC-C3bRR(紅細胞C3b受體花環率)、RFIR(C3b花環抑制率)、RFER(C3b花環促進率)。評估兩組新生兒的營養狀況,并比較其生化指標有無差異。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新生兒的體格測量結果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新生兒的平均體重、平均身長和平均上臂圍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新生兒的體格測量結果比較(x±s)
2.2 兩組的生化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新生兒的血清前白蛋白、RBC-C3bRR、RFER的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尿素氮、肌酐、RFIR的值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低出生體質量新生兒通常是指出生時其體重低于2500g,這也是造成新生兒病死的一個重要原因。出生體質量是決定新生兒生存率、健康生長的一個重要獨立因素,和母親健康狀態、社會經濟地位相關。通常來說,低出生體質量的發生概率反映了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發達國家的發生概率明顯較低,而發展較落后的國家新生兒出現低體質量的例子十分常見。低體質量新生兒不僅營養狀況堪憂、生長發育受阻,影響了患兒的早期體格、應答能力和生活能力(患兒通常無法正常地喂養或者無法經口喂養),還存在其他方面的隱患,流行病學的證據表示低體質量新生兒和成年期的死亡風險、冠心病等相關,臨床醫生應提高警惕[3-5]。新生兒早期持續性的營養不良會造成嚴重效果,尤其影響新生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因缺乏足夠種類和量的蛋白質,影響了發育中的腦細胞分化功能,阻礙了髓鞘的形成,造成認知能力、運動能力和行為能力等的不可逆轉變。多器官、多系統功能不全是低體質量新生兒的最主要的特點,其中消化系統的表現最為突出,也是早產兒護理工作中首先要考慮和解決的問題[6-8]。營養狀態較差,不僅體質量較低,身長及上臂圍等體現其生長發育的指標也呈現出較差的狀態,同時血清前清蛋白作為有效反映其營養狀態的指標,不僅可以反映機體攝入蛋白質的狀況,且可以反映機體的相對營養狀況,對于指導營養干預措施的制定有較高的臨床價值。早期合理的喂養不僅能滿足新生兒對能量和營養的需求,糾正低體質量,還能預防一系列的腸道并發癥。全靜脈營養是以一種新型的新生兒喂養模式,以其及時性、合理性和全面性而在臨床應用、推廣[9-11]。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其對低體質量新生兒的作用,因為低體質量新生兒常存在胃腸功能發育較差的狀況,因此改善其營養攝入不佳的狀態則需要從其他途徑及方式進行,靜脈營養支持是臨床中較認可的營養支持方式,其通過靜脈輸注新生兒需要的營養元素,使其機體的營養供給得到保證,由于全靜脈營養及時補充了新生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氨基酸和脂肪,不僅提供了充足的能量來源,還有利于能源之間的相互轉化,避免負氮平衡的發生[12-13]。
分析得出在相同時間內,觀察組新生兒的平均體重[(1846±102)g]、平均身長[(46.8±2.7)cm]和平均上臂圍[(9.28±0.50) cm]均高于對照組[(1812±101)g,(44.3±2.5)cm,(7.80±0.42)cm](P<0.05),觀察組新生兒的生長速度較快,效果更明顯,反映肝臟蛋白合成能力的血清前白蛋白也隨之增高,這表明全靜脈營養會促進新生兒的生長發育。部分學者曾認為全靜脈營養會增加腎臟的工作量,不適用于腎臟功能較弱的早產兒,本次研究否認了這種觀點。從表2看,治療后觀察組的尿素氮、肌酐水平雖然較治療前稍有增高,但還是低于對照組,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還不明確,可能是在營養物質充分供應的狀況下,機體的代謝功能有所增強,此問題有待在下一步的研究中繼續探討。此外,全靜脈營養還能提高新生兒機體內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強新生兒對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和抵抗能力,減少感染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全靜脈營養有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抵抗力的作用,且不增加腎臟的負荷,故適用于低體質量新生兒。
[參考文獻]
[1] 劉新暉,高喜榮,黃維清,等. 靜脈營養支持對早產兒體質量增長的臨床效果分析[J]. 醫學綜述,2014,20(2):375-376.
[2] 段鈞,陳一寬. 早期全靜脈營養對低體質量新生兒營養狀態及生化指標的影響[J]. 中國全科醫學,2014,16(4),2212-2213.
[3] 周小翠. 早期全靜脈營養對低體重兒營養狀態及生化指標的影響[J]. 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1):116-118,122.
[4] Porcelli PJ,Weaver RG Jr. The influence ofearly postnatal nutrition on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in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J]. Early Hum Dev,2010,86 (6): 391-396.
[5] Koletzko B,GouletO,Hunt J.Guidelines on paediatric parentera nutri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pa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 (ESPGHAN)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ESPEN),supported by the European Societyo Paediatric Res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5,(13):689-732.
[6] Maarten F,Corsten,Robert Dennert,et al. Circulating microRNA-208b and microRNA-499 reflect myocardial damag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 Genetics,2010,(6):287-338.
[7] 宋愛琴. 早期外周靜脈營養聯合微量喂養治療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52例臨床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24(3):1332-1333.
[8] Shusheng Wang,Arin B,Aurora,et al. The endothelial-specific microRNA miR-126 governs vascular integrity and angiogenesis[J]. Developmental Cell,2008,(2):547-591.
[9] 吳曉松. 極低出生體重兒對早期靜脈營養的耐受情況和療效分析[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2):219-220.
[10] 蔣曉宏,王柏林. 早期微量喂養在早產低體重兒中臨床觀察[J]. 安徽醫藥,2011,15(6):745- 746.
[11] 陳觀偉,付華,陳小燕,等. 極低出生體質量兒早期微量喂養的臨床研究[J]. 實用臨床醫學,2012,13(7):69-70,80.
[12] 李芳. 極低出生體重兒的早期靜脈營養治療[J]. 中外醫學研究,2011,9(30):6-8.
[13] 丁曉毅,陳杰斌,王岳年,等. 新生兒窒息早期喂養與全靜脈營養比較[J]. 浙江臨床醫學,2010,12(12):1367-1368.
(收稿日期:2014-07-18)endprint
1.3 觀察內容
治療前、后對新生兒進行體格測量和抽血化驗、檢查肝功、腎功和免疫功能,免疫學指標有RBC-C3bRR(紅細胞C3b受體花環率)、RFIR(C3b花環抑制率)、RFER(C3b花環促進率)。評估兩組新生兒的營養狀況,并比較其生化指標有無差異。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新生兒的體格測量結果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新生兒的平均體重、平均身長和平均上臂圍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新生兒的體格測量結果比較(x±s)
2.2 兩組的生化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新生兒的血清前白蛋白、RBC-C3bRR、RFER的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尿素氮、肌酐、RFIR的值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低出生體質量新生兒通常是指出生時其體重低于2500g,這也是造成新生兒病死的一個重要原因。出生體質量是決定新生兒生存率、健康生長的一個重要獨立因素,和母親健康狀態、社會經濟地位相關。通常來說,低出生體質量的發生概率反映了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發達國家的發生概率明顯較低,而發展較落后的國家新生兒出現低體質量的例子十分常見。低體質量新生兒不僅營養狀況堪憂、生長發育受阻,影響了患兒的早期體格、應答能力和生活能力(患兒通常無法正常地喂養或者無法經口喂養),還存在其他方面的隱患,流行病學的證據表示低體質量新生兒和成年期的死亡風險、冠心病等相關,臨床醫生應提高警惕[3-5]。新生兒早期持續性的營養不良會造成嚴重效果,尤其影響新生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因缺乏足夠種類和量的蛋白質,影響了發育中的腦細胞分化功能,阻礙了髓鞘的形成,造成認知能力、運動能力和行為能力等的不可逆轉變。多器官、多系統功能不全是低體質量新生兒的最主要的特點,其中消化系統的表現最為突出,也是早產兒護理工作中首先要考慮和解決的問題[6-8]。營養狀態較差,不僅體質量較低,身長及上臂圍等體現其生長發育的指標也呈現出較差的狀態,同時血清前清蛋白作為有效反映其營養狀態的指標,不僅可以反映機體攝入蛋白質的狀況,且可以反映機體的相對營養狀況,對于指導營養干預措施的制定有較高的臨床價值。早期合理的喂養不僅能滿足新生兒對能量和營養的需求,糾正低體質量,還能預防一系列的腸道并發癥。全靜脈營養是以一種新型的新生兒喂養模式,以其及時性、合理性和全面性而在臨床應用、推廣[9-11]。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其對低體質量新生兒的作用,因為低體質量新生兒常存在胃腸功能發育較差的狀況,因此改善其營養攝入不佳的狀態則需要從其他途徑及方式進行,靜脈營養支持是臨床中較認可的營養支持方式,其通過靜脈輸注新生兒需要的營養元素,使其機體的營養供給得到保證,由于全靜脈營養及時補充了新生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氨基酸和脂肪,不僅提供了充足的能量來源,還有利于能源之間的相互轉化,避免負氮平衡的發生[12-13]。
分析得出在相同時間內,觀察組新生兒的平均體重[(1846±102)g]、平均身長[(46.8±2.7)cm]和平均上臂圍[(9.28±0.50) cm]均高于對照組[(1812±101)g,(44.3±2.5)cm,(7.80±0.42)cm](P<0.05),觀察組新生兒的生長速度較快,效果更明顯,反映肝臟蛋白合成能力的血清前白蛋白也隨之增高,這表明全靜脈營養會促進新生兒的生長發育。部分學者曾認為全靜脈營養會增加腎臟的工作量,不適用于腎臟功能較弱的早產兒,本次研究否認了這種觀點。從表2看,治療后觀察組的尿素氮、肌酐水平雖然較治療前稍有增高,但還是低于對照組,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還不明確,可能是在營養物質充分供應的狀況下,機體的代謝功能有所增強,此問題有待在下一步的研究中繼續探討。此外,全靜脈營養還能提高新生兒機體內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強新生兒對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和抵抗能力,減少感染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全靜脈營養有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抵抗力的作用,且不增加腎臟的負荷,故適用于低體質量新生兒。
[參考文獻]
[1] 劉新暉,高喜榮,黃維清,等. 靜脈營養支持對早產兒體質量增長的臨床效果分析[J]. 醫學綜述,2014,20(2):375-376.
[2] 段鈞,陳一寬. 早期全靜脈營養對低體質量新生兒營養狀態及生化指標的影響[J]. 中國全科醫學,2014,16(4),2212-2213.
[3] 周小翠. 早期全靜脈營養對低體重兒營養狀態及生化指標的影響[J]. 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1):116-118,122.
[4] Porcelli PJ,Weaver RG Jr. The influence ofearly postnatal nutrition on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in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J]. Early Hum Dev,2010,86 (6): 391-396.
[5] Koletzko B,GouletO,Hunt J.Guidelines on paediatric parentera nutri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pa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 (ESPGHAN)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ESPEN),supported by the European Societyo Paediatric Res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5,(13):689-732.
[6] Maarten F,Corsten,Robert Dennert,et al. Circulating microRNA-208b and microRNA-499 reflect myocardial damag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 Genetics,2010,(6):287-338.
[7] 宋愛琴. 早期外周靜脈營養聯合微量喂養治療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52例臨床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24(3):1332-1333.
[8] Shusheng Wang,Arin B,Aurora,et al. The endothelial-specific microRNA miR-126 governs vascular integrity and angiogenesis[J]. Developmental Cell,2008,(2):547-591.
[9] 吳曉松. 極低出生體重兒對早期靜脈營養的耐受情況和療效分析[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2):219-220.
[10] 蔣曉宏,王柏林. 早期微量喂養在早產低體重兒中臨床觀察[J]. 安徽醫藥,2011,15(6):745- 746.
[11] 陳觀偉,付華,陳小燕,等. 極低出生體質量兒早期微量喂養的臨床研究[J]. 實用臨床醫學,2012,13(7):69-70,80.
[12] 李芳. 極低出生體重兒的早期靜脈營養治療[J]. 中外醫學研究,2011,9(30):6-8.
[13] 丁曉毅,陳杰斌,王岳年,等. 新生兒窒息早期喂養與全靜脈營養比較[J]. 浙江臨床醫學,2010,12(12):1367-1368.
(收稿日期:2014-07-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