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虹
[摘要]目的 觀察體檢中心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干預的效果。 方法 本組100例均為2012年6月~2014年6月來我院體檢中心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對其采取集中授課、觀看多媒體電教片、座淡、隨機提問、宣傳欄、圖片、發放健康教育手冊、個別輔導等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出院后上門隨訪,電話聯系給予指導。健康教育干預的內容主要包括心理干預、飲食干預、運動干預、用藥知識干預、血糖的監測和異常血糖的處理五個方面。 結果 干預1年后,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的誘發因素、飲食知識、運動知識、用藥知識、胰島素注射、心理因素、自我監測、糖尿病發病的危險因素、糖尿病并發癥的危害方面掌握率分別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1年后,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異性生存質量量表中的總分、滿意程度、影響程度及社會、家庭或職業有關的憂慮度及糖尿病的相關憂慮程度各項得分分別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通過我院體檢中心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系統的多方面的健康教育干預后,患者對2型糖尿病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度明顯提高,進一步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2型糖尿病;體檢中心;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31-0101-03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ZHENG Hong
Medical Center,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Lishui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Lishui 32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o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4 my courtyard to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thediagnosis of patients to take centralized instruction, multimedia audio-visual film, towatch, random questions, posters, pictures, health education manual, individual counseling and other forms of health education. After discharge home follow-up, telephone contact guidance. The interven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the process monitoring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diet, exercise, medication knowledge and intervention,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glucose abnormalities in 5 aspects. Results 1 year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harminduced factors of diabetes, 10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et, exercise, medication knowledge knowledge knowledge, insulin injection, psychological factors, self monitoring, risk factors,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control rat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1 year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core of 10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ores, satisfaction, influenceand social, family or occupation related anxiety and diabetesrelated anxiet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rough my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implementation system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manyaspects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on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ype 2 diabetes related knowledge improved obviously,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endprint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center; Physical examination; Health education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種常見病,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改變、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糖尿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1]。多數患者對糖尿病的認識和自我護理的能力明顯不足,以致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單純依靠藥物治療不能達到良好效果,而患者的疾病相關知識、態度及其生活方式均與血糖的控制密切相關[2]。因此,糖尿病不僅需要正確的治療,還需要患者主觀地積極參與。健康教育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對糖尿病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增強健康意識、糾正不良健康行為、改善患者對糖尿病認識態度和遵醫行為、積極有效地預防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重要措施[3,4]。我院體檢中心對2012年6月~2014年6月確診的100例T2DM患者實施針對性、連續的健康教育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為2012年6月~2014年6月來我院體檢中體檢確診的患者,其診斷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關于糖尿病分類標準中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肝腎功能正常,無其他系統疾病,患者思維和語言溝通正常,能獨立完成或與家屬共同完成健康教育活動。患者年齡18~60歲,平均(49.1±3.8)歲;病程3個月~11年,平均(9.6±1.5)年。文化程度:初中12例,高中及大專60例,大專以上28例。入院時空腹血糖(11.2~22.1)mmol/L,餐后2 h血糖(13.7~30.1) mmol/L,糖化血紅蛋白9.2%~15.3%;體重指數(BMI)(26.1±3.2)kg/m2。
1.2健康教育干預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式 采取集中授課、觀看多媒體電教片、座談、隨機提問、宣傳欄、圖片、發放健康教育手冊、個別輔導等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出院后上門隨訪、電話聯系給予指導。
1.2.2 健康教育的內容 (1)心理干預: 糖尿病患者因為不良情緒會引起體內升糖激素的增加而影響血糖水平,導致患者出現緊張、恐懼心理,使血糖難以維持正常,此時護理人員應耐心疏導患者,向其介紹糖尿病的發展過程及預后知識,鼓勵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要堅信糖尿病雖不能根治,但如果控制良好仍然可以保證正常的生活質量。(2)飲食干預: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勞動強度計算每日所需總熱量、并將總熱量折算成份做成卡片交給患者,告之患者每天應吃多少份食物,平衡膳食,并將食物分配至三餐中,早餐占1/5,中晚餐各占2/5[5]。每日所需總熱量/90=食品交換份數,每份熱量為90 Kcal,介紹以下8類食物的每份重量,如:谷薯類25 g,水果類200 g,肉蛋類50 g,乳類160 g,油脂類10 g,堅果類15 g,蔬菜類500 g,大豆類25 g,在每一類食品中可用不同種食品依一定數量互相代換,可以在控制總熱量的基礎上保證食品的多樣性,使糖尿病患者飲食控制更加靈活、方便。(3)運動干預: 根據患者的年齡、自身條件和病情不同制定適合自己的科學運動計劃,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運動強度不宜太大,單次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對合并慢性并發癥,建議做散步及打太極拳等適度運動。每周3~4次,每次30~60 min[6],餐后或饑餓時禁忌進行運動。(4)用藥知識干預: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口服降糖藥的名稱、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指導其正確服用。對口服降糖藥患者,要強調用法正確,使其分清是飯前還是飯后服用,監督患者按醫囑服藥。對采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根據胰島素種類、作用特點指導患者及其家屬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掌握正確的注射方法、保存方法和注意事項。注意降糖藥物的副作用,特別是低血糖的防治。(5)血糖的監測和異常血糖的處理:教會患者正確自測血糖的方法,定期監測血糖變化,每2~3個月查1次糖化血紅蛋白,每3~6個月門診定期復查[7],并行血脂、肝腎功能、心電圖及眼科等檢查。糖尿病患者易發生低血糖,如出現心悸、出汗、惡心、嘔吐及有明顯饑餓感等應立即喝糖水和進食;由于各種原因停用降糖藥或飲食過量誘發酮癥酸中毒,出現倦怠、食欲不振,甚至昏迷,應立即送醫院急救處理,并進行血糖、電解質監測[8]。告訴患者常備一些餅干、糖果等,以備出現緊急情況時得到及時救治。
1.3 評價指標
(1)設計調查表: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預效果進行評價。觀察入選患者干預前及干預1年后對糖尿病知識的掌握情況,具體內容包括糖尿病的誘發因素、飲食知識、運動知識、用藥知識、胰島素注射、心理因素、自我監測、糖尿病發病的危險因素、糖尿病并發癥的危害方面。(2)患者的生活質量:采用糖尿病特異性生存質量量表(A-DQOL)[9],內容包括滿意程度、影響程度、社會、家庭或職業有關的憂慮程度、糖尿病相關的憂慮程度4個維度,共46條目,每1條目按程度分1、2、3、4、5五級,分別計1~5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低。滿意度(15項)15~75分;影響程度(20項)20~100分;社會、家庭或職業有關的憂慮程度(7項)7~35分;糖尿病相關的憂慮程度(4項)4~20分。
1.4統計學分析
本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率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健康教育干預前后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率比較
干預1年后,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的誘發因素、飲食知識、運動知識、用藥知識、胰島素注射、心理因素、自我監測、糖尿病發病的危險因素及糖尿病并發癥的危害方面掌握率分別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