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妹+林蓓+鮑菁+蔣凌+吳國榮
[摘要] 目的 探討首臺手術延遲開始各種原因,為提升手術室工作效率采取針對性措施。 方法 對我院2013年1~6月擇期首臺手術延時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并對部分手術病種準時率進行優化,確定評價指標,加強行政干預。結果 2013年7~9月手術延遲發生率低于2013年1~6月,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16.83,P<0.01)。首臺手術未準時開臺比率由87.58%降低到56.00%(χ2=48.74,P<0.01)。 結論 手術室延遲原因眾多,實施流程管理、借助科技手段、制定獎懲制度、加大術前宣傳、爭取政策支持等都是加強手術室科學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人力成本、提升患者滿意度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 手術室;工作效率;首臺手術;患者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31-0108-04
Explor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ptimizing first operation delay
DONG Mei LIN Bei BAO Jing JIANG Ling WU Guorong
Operating Room, Ningbo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Ningbo 315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various causes of first operation delay in order to take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in the operating room. Methods The delayed time of selective first operation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3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and the punctuality rates of part surgical diseases were optimized.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was enhanc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operation delay from July to September 2013 was lower than that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3,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χ2=16.83, P<0.01). The proportion of delayed first operations decreased from 87.58% to 56.00% (χ2=48.74, P<0.01). Conclusion The causes of delayed operations are various. Implementation of process management, us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eans, development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 system, enhancement of preoperative publicity and seek of policy support are all important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rooms,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save labor costs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Work efficiency; First operation; Patient satisfaction
寧波市第二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有床位數1827張,醫院現有兩個手術室,其中綜合樓手術室共有14間手術間,1間術前準備室和1間手術恢復室及腔鏡清洗室。我院綜合樓手術室是醫療資源最為集中的部門,涉及部門較多,手術室的工作效率不僅直接關系到外科室的工作效率,也直接影響到醫患雙方的和諧程度。我院綜合樓手術室護理人員42人,2013年1~5月手術量為5284例,平均每天60臺以上。為了解和掌握手術室利用率和工作效率,持續改進手術室準時開展手術的效率,促進醫務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廣大患者的滿意度,我們于2013年1~6月隨機抽查了206例我院擇期手術的第一臺劃刀時間,對手術延時情況進行抽樣調查統計,分析影響手術室科學利用和工作效率的相關因素,并提出相關改進對策,進行分析研究,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以我院綜合樓手術室為例,2013年1~6月期間隨機抽查了206例擇期首臺手術,7~9月期間抽查201例擇期首臺手術資料,其中,胃腸外科66例,肛腸外科27例,普外科28例,泌尿外科20例,骨科88例,婦科28例,甲狀腺外科30例,心胸外科18例,肝膽外科25例,血管外科28例,神經外科20例,乳腺外科29例,并對所有手術的第一臺劃刀時間進行統計。
1.2 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主要對手術延時原因進行全面評估和分析,其影響因素有醫生遲到、臨時停刀更換手術、病房術前準備不全、各種檢查不完善等。endprint
1.3 調查方法
采用即時記錄的方法,設計手術患者流程、登記表,隨機發放調查問卷,列出推遲原因項目。同時,組織手術室相關人員利用頭腦風暴,繪制魚骨圖,進一步明確主要原因,并且設立四個手術科室(甲狀腺外科、婦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為優化組進行改進。
1.4 統計學處理
優化組運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與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總例數<40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延時原因分析
2013年7~9月手術延遲發生率低于2013年1~6月,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16.83,P<0.01)。每臺手術延遲原因可重疊,見表1。
2.2各科室首臺手術1~6月與7~9月準時率統計
各科室首臺手術1~6月與7~9月準時率統計見表2。四個手術室進行優化后,首臺手術準時率對比見表3。
3 討論
手術室手術的正點開始是提高手術間利用率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證[1]。本次調查結果表明,2013年1~6月份隨機抽查206例擇期手術的首臺劃刀時間:從第一個患者進入手術室準備至醫生劃刀所需時間平均為86 min,根據醫院規定首臺劃刀時間為60 min,其中準時的為26臺,準時率12.62%,不準時的有180臺,占87.38%;超過120分鐘的5臺,占3.27%;耗時最久的為155 min,最短的為25 min。不僅延長了患者術前等候時間,加重了病人焦慮狀態;而且降低了手術間的利用率,增加了手術間的資源耗能;同時加劇了手術室工作人員的拖班狀況,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增加了醫療安全隱患。
為了提高各科室首臺手術準時率,我院手術室對2013年7~9月份甲狀腺外科、婦科、泌尿外科和血管外科采用各種優化措施并設立為優化組,與1~6月份該四個手術科室首臺開臺準時率進行比較,見表2。7~9月份與1~6月份泌尿、婦科、甲狀腺和血管外科準時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針對病患與家屬、醫護人員、事、物四個方面,依據《手術病人流程記錄表》結果,同時為了提高首臺手術準時率,對部分科室首臺手術進行優化后,與未優化之前的準時率相比,歸納出造成首臺劃刀時間延長的主要原因包括在以下幾方面。
表1可以明顯看出,影響首臺手術準時開展的主要原因是主刀醫生遲到。主要有醫生在手術開展與病房查房之間的關系處理上沒有銜接好、信息傳達不夠通暢、認識上有偏差。主觀上主刀醫生對醫院規定正點開始手術這一制度不重視,對手術室正點開始手術沒有建立獎懲制度,客觀上是病房或門診診療活動較多,影響其準點進行。其次是術前準備不周全,病患與手術室未能形成有效溝通,一方面主要是病人術前評估及檢查不完善,缺少手術前及手術中注意相關事項的宣傳,病人對禁食禁飲等概念理解錯誤,對術前治療未能積極給予配合,臨時性停止手術,并未及時通知手術室,致使手術開展臨時更換。另一方面,病房未能完善好患者圍手術期準備,對患者做好術前護理評估及心理疏導不到位,有高血壓或其他檢驗指標不合格者未能盡早采取措施,以及手術過程中所需物品未能準備齊全等因素,從而導致首臺手術開刀時間被延誤。手術和麻醉未能準時進行。在對患者醫治的過程中,手術方式或麻醉方法的臨時改變,手術醫生或麻醉醫師不能按計劃進行操作,需同患者及家屬再次溝通,延遲了首臺手術開刀時間。同時手術室早交班時間不準時,麻醉師與護理人員交接時間過長等原因,也會造成手術時間延遲,以上因素基本都由人為導致,可以通過規范制度、科學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表2可以看出,從泌尿、婦科等四種外科手術7~9月份與1~6月份首臺擇期手術準時率比較發現,對主刀醫生遲到、術前有效溝通、各類檢查準備等主要內容進行優化,如根據主刀醫生門診日以及教學查房等其他相關特殊情況制定手術日,以便避開醫生各種有關病房或門診的診療活動;手術前一天通過短信提醒首臺主刀醫生,避免延誤開臺時間,手術當天當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再次通過短信進行提醒;手術前一天向患者發放手術宣傳畫冊,并在病房定點處播放視頻短片宣傳術前準備和術中注意事項,使患者全面了解病情和術前基本情況。通過以上行為干預,7~9月份四種外科首臺手術準時率明顯提高。
提高手術室科學管理的對策:首臺手術能否準時開展關系手術室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關系到醫院的整體醫療工作效率[2],導致手術未能準時開展的因素很多,從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手術室制度不規范、術前準備不充分、術前有關宣傳不到位、病房與手術間溝通不暢通等等都是導致手術室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3,4]。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情況下,采取多種管理方法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手術室的效率是國內外一直研究的熱點[5-7]。為了提高手術室工作效率,合理優化手術工作流程,發揮手術室醫療資源最大化,提升醫療患者滿意度,建議從以下幾方面齊抓共管,全面實施。
3.1實施流程管理,提高手術室利用最大化
手術室工作流程的優化是加強手術室管理的重要手段。要建立手術室流程管理質量小組,由醫院副院長任組長,建立包括手術室、麻醉科及手術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流程管理質量小組,通過召開流程管理質量例會、流程管理分析例會,實行專題討論,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對可能影響到手術準時開展的因素進行分析探討,查找手術室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存在問題,及時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消除有人為因素而導致的首臺手術延遲現象。同時,在手術室流程管理質量小組成員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由醫院相關部門設計手術室工作流程結構圖,制定工作時間安排表,科學優化流程管理,規范手術操作步驟,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發揮手術室最大實效。影響每日擇期手術準時率的因素很多[8],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情況下,提高縮短手術時間是流程管理的有效方法,它不僅強調的是手術室的內部管理,更強調的是發揮整體合力,突出醫院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團結與協作。endprint
3.2開展效率管理,做好病房與手術室間的銜接
首臺擇期手術未準時開臺的原因有多種因素,如手術醫生遲到、術前準備未完成、手術取消等[9]。在首臺擇期手術延誤分析中,醫生遲到占比近1/3。一方面,手術室應當成立效率管理委員會,每周登記首臺擇期手術開臺相關情況,包括醫生到達時間、麻醉時間、劃皮時間。每月統計各科室首臺劃皮準時率,并將數據上報質控小組。一方面,手術室要提高科學管理的水平,以各個外科科室為單位,根據各主刀醫生門診日以及教學查房等其他各種相關因素合理制定手術日,做好手術室與門診病房二者間的銜接,以避開醫生各種有關病房或門診的診療活動,利用醫院信息網絡短信平臺,定時向醫生發送手術患者進入手術室的短信提醒,確保主刀醫生能在規定時間內順利開刀。同時,合理安排手術室麻醉、護士等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根據每日手術強度制定兩頭班,充分做到與門診病房相互銜接一致,保持信息傳達暢通,保證工作的一致性和協調性,提高擇期手術準時率。
3.3 利用科技手段,實行手術室智能化管理
我院是大型綜合型教學型醫院,近年來開展的手術病種逐漸向復雜化疑難化方向發展,手術室又是各種醫療資源密集和有效降低醫療成本最具潛力的部門。讓有效的醫療資源最大化地滿足科室的手術需要,最有效的方式是提高手術室的利用效率,科學合理利用手術室現有資源,改變傳統工作流程,實行效能化管理。利用現代科技技術手段,實行手術室智能化管理,對手術室的流程和醫療器材供應等工作環節進行信息化管理,建立一個完整實時從預約到手術結束的所有環節無縫化的監測管理體系,使手術進展的每一個環節都在可控范圍內,確保擇期首臺手術開展的準時性,避免手術過程中過多的人為因素,使手術流程向更加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精細化方向發展。
3.4 制定獎懲制度,提高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確保首臺手術能否準時開展,建立一套獎勤罰懶的獎懲制度至關重要。以保證首臺手術準時率為目標,建立手術室科學有效的手術準時獎懲制度,可以提高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最大化地追求手術時率,節約手術室有限資源。影響首臺手術延誤主要是醫生的原因[10],制定獎懲制度,對按時開始首臺手術的科室和外科醫生進行獎勵,提高醫生按點開始手術的積極性,有效發揮手術室各崗位人員的工作效能,降低耗能。同時,還可有效地降低醫療成本,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3.5 加大術前準備宣傳,增強醫患之間相互信任
良好的溝通是緩解壓力的有效途徑,有效的溝通可以減少過多的精神壓力。在首臺手術時間延誤的各類因素中,病房術前未準備好占到十分之一,醫患雙方信息不對稱、溝通不暢通影響了整臺手術的順利開展,延誤了手術室整體工作的進程。因此,醫院宣教科應制作針對性強、通俗易懂的術前準備宣傳畫冊、宣傳折頁、宣傳手冊以及卡通動漫等視頻短片,向術前患者進行廣泛宣傳,增進手術順利開展的認知度,提高患者對順利實施手術的支持。主刀醫生要加強術前訪視和評估,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術前基本情況,并與病房相互協調,完善患者圍手術期各種準備。病房護理人員要提前做好術前護理評估,減少患者心理壓力和顧慮,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手術室要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及時和病房溝通,完善術前準備,了解病房患者具體情況,為順利開展手術預先做好各類調整,減少各方意識形態中的分歧,形成順利開展手術的統一認識。
3.6 爭取政策支持,加大手術室人員編制及增加手術房間
目前,我院綜合樓手術室每天手術量平均在60臺以上,14間手術室平均每天需完成4臺以上手術,按平均每臺手術所需時間加接臺準備時間為3 h計算,每日手術間工作負荷為12 h。實際手術室使用時間遠超過手術人員正常上班時間。且每年我院的手術量在不斷增長中。手術間日均完成手術量逐步增加[11],手術間利用率增加,工作人員超時工作時數增加。所以提高首臺手術開刀時間,提高手術室工作效率,除在制度規范、硬件設施改進、強化術前宣傳等方面做好外,還應在手術室的現代管理中尋求新的發展機會。按照年手術量增長速度,根據手術的難易系數,科學規劃調整手術間,相應增加護理人員編制數,科學配置手術室護理人員,防止疲勞作業、延時作業,出現醫療質量等安全隱患,從而滿足醫院手術量增長的發展需求。
由于手術室的配置和運營非常昂貴,外科手術越來越專業化和復雜化,臨床科室對手術室和時間的競爭也變得激烈[12],只有各部門之間加強有效的溝通與協調,各盡其職、相互配合,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目前普遍存在的手術推后延遲窘境,減少財力浪費,降低運行成本,強化手術室管理水平,提高醫院醫療效率,提升患者滿意度[13-15],確保醫療質量安全,為手術患者提供更好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參考文獻]
[1] 山慈明. 法國醫院手術室提高使用率的方法[J]. 中華護理雜志,2006,1(12):1146-1147.
[2] 張建,陳寧波. 擇期手術延誤原因調查分析[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125-126.
[3] 李晶,楊松凱,孫迎娟. 手術室流程優化后連臺手術間隔時間的研究[J]. 中國醫院管理,2010,30(3):29-30.
[4] 張麗華. 流程管理在手術室管理中的應用[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11B):55.
[5] 陸云,居益君. 業務流程再造在手術室衛生材料管理中的應用[J]. 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8,19(4):37-38.
[6] 蔡仁美,祝慧琴,尉國蓮. 關鍵流程在手術患者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5A):59-60.
[7] 李晶,楊松凱. 手術室業務流程優化提升手術臺利用率[J].齊魯醫學雜志,2010,25(2):178-179.
[8] 王仁紅,陳家應,唐利健. 流程管理在醫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J]. 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2):1139-1140.
[9] 李莉艷,楊永斌,王敏,等. 影響首臺擇期手術準時開展的原因分析及管理控制[J]. 西南國防醫藥,2012,34(1):359-360.
[10] 梁寧,馬利,胡俊,等. 麻醉科流程優化中規范首臺手術開始時間在快通道手術中的作用[J]. 廣西醫學,2012, 34(1):43-45.
[11] 梁愛群,羅子平. 提高手術室工作效率的做法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09,7(9):35.
[12] 嬌艷京,魏彥姝. 手術室護理時間利用的分析與管理[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1):70-72.
[13] 陸宇波. 首臺手術準時率對醫患雙方的影響分析[J]. 中國現代醫生,2013,51(7):110-111.
[14] 李莉,徐志芳,王梅心,等. 手術室上班至首臺手術開始間隔時間與連臺間隔時間的調查分析[J]. 中國護理管理,2013,8:63-66.
[15] 孫燕,蔣艷. 首臺手術延遲開始的原因分析[J]. 當代護士(學術版),2013,(3):101-102.
(收稿日期:2014-06-17)endprint
3.2開展效率管理,做好病房與手術室間的銜接
首臺擇期手術未準時開臺的原因有多種因素,如手術醫生遲到、術前準備未完成、手術取消等[9]。在首臺擇期手術延誤分析中,醫生遲到占比近1/3。一方面,手術室應當成立效率管理委員會,每周登記首臺擇期手術開臺相關情況,包括醫生到達時間、麻醉時間、劃皮時間。每月統計各科室首臺劃皮準時率,并將數據上報質控小組。一方面,手術室要提高科學管理的水平,以各個外科科室為單位,根據各主刀醫生門診日以及教學查房等其他各種相關因素合理制定手術日,做好手術室與門診病房二者間的銜接,以避開醫生各種有關病房或門診的診療活動,利用醫院信息網絡短信平臺,定時向醫生發送手術患者進入手術室的短信提醒,確保主刀醫生能在規定時間內順利開刀。同時,合理安排手術室麻醉、護士等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根據每日手術強度制定兩頭班,充分做到與門診病房相互銜接一致,保持信息傳達暢通,保證工作的一致性和協調性,提高擇期手術準時率。
3.3 利用科技手段,實行手術室智能化管理
我院是大型綜合型教學型醫院,近年來開展的手術病種逐漸向復雜化疑難化方向發展,手術室又是各種醫療資源密集和有效降低醫療成本最具潛力的部門。讓有效的醫療資源最大化地滿足科室的手術需要,最有效的方式是提高手術室的利用效率,科學合理利用手術室現有資源,改變傳統工作流程,實行效能化管理。利用現代科技技術手段,實行手術室智能化管理,對手術室的流程和醫療器材供應等工作環節進行信息化管理,建立一個完整實時從預約到手術結束的所有環節無縫化的監測管理體系,使手術進展的每一個環節都在可控范圍內,確保擇期首臺手術開展的準時性,避免手術過程中過多的人為因素,使手術流程向更加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精細化方向發展。
3.4 制定獎懲制度,提高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確保首臺手術能否準時開展,建立一套獎勤罰懶的獎懲制度至關重要。以保證首臺手術準時率為目標,建立手術室科學有效的手術準時獎懲制度,可以提高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最大化地追求手術時率,節約手術室有限資源。影響首臺手術延誤主要是醫生的原因[10],制定獎懲制度,對按時開始首臺手術的科室和外科醫生進行獎勵,提高醫生按點開始手術的積極性,有效發揮手術室各崗位人員的工作效能,降低耗能。同時,還可有效地降低醫療成本,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3.5 加大術前準備宣傳,增強醫患之間相互信任
良好的溝通是緩解壓力的有效途徑,有效的溝通可以減少過多的精神壓力。在首臺手術時間延誤的各類因素中,病房術前未準備好占到十分之一,醫患雙方信息不對稱、溝通不暢通影響了整臺手術的順利開展,延誤了手術室整體工作的進程。因此,醫院宣教科應制作針對性強、通俗易懂的術前準備宣傳畫冊、宣傳折頁、宣傳手冊以及卡通動漫等視頻短片,向術前患者進行廣泛宣傳,增進手術順利開展的認知度,提高患者對順利實施手術的支持。主刀醫生要加強術前訪視和評估,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術前基本情況,并與病房相互協調,完善患者圍手術期各種準備。病房護理人員要提前做好術前護理評估,減少患者心理壓力和顧慮,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手術室要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及時和病房溝通,完善術前準備,了解病房患者具體情況,為順利開展手術預先做好各類調整,減少各方意識形態中的分歧,形成順利開展手術的統一認識。
3.6 爭取政策支持,加大手術室人員編制及增加手術房間
目前,我院綜合樓手術室每天手術量平均在60臺以上,14間手術室平均每天需完成4臺以上手術,按平均每臺手術所需時間加接臺準備時間為3 h計算,每日手術間工作負荷為12 h。實際手術室使用時間遠超過手術人員正常上班時間。且每年我院的手術量在不斷增長中。手術間日均完成手術量逐步增加[11],手術間利用率增加,工作人員超時工作時數增加。所以提高首臺手術開刀時間,提高手術室工作效率,除在制度規范、硬件設施改進、強化術前宣傳等方面做好外,還應在手術室的現代管理中尋求新的發展機會。按照年手術量增長速度,根據手術的難易系數,科學規劃調整手術間,相應增加護理人員編制數,科學配置手術室護理人員,防止疲勞作業、延時作業,出現醫療質量等安全隱患,從而滿足醫院手術量增長的發展需求。
由于手術室的配置和運營非常昂貴,外科手術越來越專業化和復雜化,臨床科室對手術室和時間的競爭也變得激烈[12],只有各部門之間加強有效的溝通與協調,各盡其職、相互配合,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目前普遍存在的手術推后延遲窘境,減少財力浪費,降低運行成本,強化手術室管理水平,提高醫院醫療效率,提升患者滿意度[13-15],確保醫療質量安全,為手術患者提供更好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參考文獻]
[1] 山慈明. 法國醫院手術室提高使用率的方法[J]. 中華護理雜志,2006,1(12):1146-1147.
[2] 張建,陳寧波. 擇期手術延誤原因調查分析[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125-126.
[3] 李晶,楊松凱,孫迎娟. 手術室流程優化后連臺手術間隔時間的研究[J]. 中國醫院管理,2010,30(3):29-30.
[4] 張麗華. 流程管理在手術室管理中的應用[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11B):55.
[5] 陸云,居益君. 業務流程再造在手術室衛生材料管理中的應用[J]. 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8,19(4):37-38.
[6] 蔡仁美,祝慧琴,尉國蓮. 關鍵流程在手術患者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5A):59-60.
[7] 李晶,楊松凱. 手術室業務流程優化提升手術臺利用率[J].齊魯醫學雜志,2010,25(2):178-179.
[8] 王仁紅,陳家應,唐利健. 流程管理在醫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J]. 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2):1139-1140.
[9] 李莉艷,楊永斌,王敏,等. 影響首臺擇期手術準時開展的原因分析及管理控制[J]. 西南國防醫藥,2012,34(1):359-360.
[10] 梁寧,馬利,胡俊,等. 麻醉科流程優化中規范首臺手術開始時間在快通道手術中的作用[J]. 廣西醫學,2012, 34(1):43-45.
[11] 梁愛群,羅子平. 提高手術室工作效率的做法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09,7(9):35.
[12] 嬌艷京,魏彥姝. 手術室護理時間利用的分析與管理[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1):70-72.
[13] 陸宇波. 首臺手術準時率對醫患雙方的影響分析[J]. 中國現代醫生,2013,51(7):110-111.
[14] 李莉,徐志芳,王梅心,等. 手術室上班至首臺手術開始間隔時間與連臺間隔時間的調查分析[J]. 中國護理管理,2013,8:63-66.
[15] 孫燕,蔣艷. 首臺手術延遲開始的原因分析[J]. 當代護士(學術版),2013,(3):101-102.
(收稿日期:2014-06-17)endprint
3.2開展效率管理,做好病房與手術室間的銜接
首臺擇期手術未準時開臺的原因有多種因素,如手術醫生遲到、術前準備未完成、手術取消等[9]。在首臺擇期手術延誤分析中,醫生遲到占比近1/3。一方面,手術室應當成立效率管理委員會,每周登記首臺擇期手術開臺相關情況,包括醫生到達時間、麻醉時間、劃皮時間。每月統計各科室首臺劃皮準時率,并將數據上報質控小組。一方面,手術室要提高科學管理的水平,以各個外科科室為單位,根據各主刀醫生門診日以及教學查房等其他各種相關因素合理制定手術日,做好手術室與門診病房二者間的銜接,以避開醫生各種有關病房或門診的診療活動,利用醫院信息網絡短信平臺,定時向醫生發送手術患者進入手術室的短信提醒,確保主刀醫生能在規定時間內順利開刀。同時,合理安排手術室麻醉、護士等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根據每日手術強度制定兩頭班,充分做到與門診病房相互銜接一致,保持信息傳達暢通,保證工作的一致性和協調性,提高擇期手術準時率。
3.3 利用科技手段,實行手術室智能化管理
我院是大型綜合型教學型醫院,近年來開展的手術病種逐漸向復雜化疑難化方向發展,手術室又是各種醫療資源密集和有效降低醫療成本最具潛力的部門。讓有效的醫療資源最大化地滿足科室的手術需要,最有效的方式是提高手術室的利用效率,科學合理利用手術室現有資源,改變傳統工作流程,實行效能化管理。利用現代科技技術手段,實行手術室智能化管理,對手術室的流程和醫療器材供應等工作環節進行信息化管理,建立一個完整實時從預約到手術結束的所有環節無縫化的監測管理體系,使手術進展的每一個環節都在可控范圍內,確保擇期首臺手術開展的準時性,避免手術過程中過多的人為因素,使手術流程向更加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精細化方向發展。
3.4 制定獎懲制度,提高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確保首臺手術能否準時開展,建立一套獎勤罰懶的獎懲制度至關重要。以保證首臺手術準時率為目標,建立手術室科學有效的手術準時獎懲制度,可以提高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最大化地追求手術時率,節約手術室有限資源。影響首臺手術延誤主要是醫生的原因[10],制定獎懲制度,對按時開始首臺手術的科室和外科醫生進行獎勵,提高醫生按點開始手術的積極性,有效發揮手術室各崗位人員的工作效能,降低耗能。同時,還可有效地降低醫療成本,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3.5 加大術前準備宣傳,增強醫患之間相互信任
良好的溝通是緩解壓力的有效途徑,有效的溝通可以減少過多的精神壓力。在首臺手術時間延誤的各類因素中,病房術前未準備好占到十分之一,醫患雙方信息不對稱、溝通不暢通影響了整臺手術的順利開展,延誤了手術室整體工作的進程。因此,醫院宣教科應制作針對性強、通俗易懂的術前準備宣傳畫冊、宣傳折頁、宣傳手冊以及卡通動漫等視頻短片,向術前患者進行廣泛宣傳,增進手術順利開展的認知度,提高患者對順利實施手術的支持。主刀醫生要加強術前訪視和評估,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術前基本情況,并與病房相互協調,完善患者圍手術期各種準備。病房護理人員要提前做好術前護理評估,減少患者心理壓力和顧慮,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手術室要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及時和病房溝通,完善術前準備,了解病房患者具體情況,為順利開展手術預先做好各類調整,減少各方意識形態中的分歧,形成順利開展手術的統一認識。
3.6 爭取政策支持,加大手術室人員編制及增加手術房間
目前,我院綜合樓手術室每天手術量平均在60臺以上,14間手術室平均每天需完成4臺以上手術,按平均每臺手術所需時間加接臺準備時間為3 h計算,每日手術間工作負荷為12 h。實際手術室使用時間遠超過手術人員正常上班時間。且每年我院的手術量在不斷增長中。手術間日均完成手術量逐步增加[11],手術間利用率增加,工作人員超時工作時數增加。所以提高首臺手術開刀時間,提高手術室工作效率,除在制度規范、硬件設施改進、強化術前宣傳等方面做好外,還應在手術室的現代管理中尋求新的發展機會。按照年手術量增長速度,根據手術的難易系數,科學規劃調整手術間,相應增加護理人員編制數,科學配置手術室護理人員,防止疲勞作業、延時作業,出現醫療質量等安全隱患,從而滿足醫院手術量增長的發展需求。
由于手術室的配置和運營非常昂貴,外科手術越來越專業化和復雜化,臨床科室對手術室和時間的競爭也變得激烈[12],只有各部門之間加強有效的溝通與協調,各盡其職、相互配合,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目前普遍存在的手術推后延遲窘境,減少財力浪費,降低運行成本,強化手術室管理水平,提高醫院醫療效率,提升患者滿意度[13-15],確保醫療質量安全,為手術患者提供更好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參考文獻]
[1] 山慈明. 法國醫院手術室提高使用率的方法[J]. 中華護理雜志,2006,1(12):1146-1147.
[2] 張建,陳寧波. 擇期手術延誤原因調查分析[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125-126.
[3] 李晶,楊松凱,孫迎娟. 手術室流程優化后連臺手術間隔時間的研究[J]. 中國醫院管理,2010,30(3):29-30.
[4] 張麗華. 流程管理在手術室管理中的應用[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11B):55.
[5] 陸云,居益君. 業務流程再造在手術室衛生材料管理中的應用[J]. 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8,19(4):37-38.
[6] 蔡仁美,祝慧琴,尉國蓮. 關鍵流程在手術患者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5A):59-60.
[7] 李晶,楊松凱. 手術室業務流程優化提升手術臺利用率[J].齊魯醫學雜志,2010,25(2):178-179.
[8] 王仁紅,陳家應,唐利健. 流程管理在醫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J]. 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2):1139-1140.
[9] 李莉艷,楊永斌,王敏,等. 影響首臺擇期手術準時開展的原因分析及管理控制[J]. 西南國防醫藥,2012,34(1):359-360.
[10] 梁寧,馬利,胡俊,等. 麻醉科流程優化中規范首臺手術開始時間在快通道手術中的作用[J]. 廣西醫學,2012, 34(1):43-45.
[11] 梁愛群,羅子平. 提高手術室工作效率的做法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09,7(9):35.
[12] 嬌艷京,魏彥姝. 手術室護理時間利用的分析與管理[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1):70-72.
[13] 陸宇波. 首臺手術準時率對醫患雙方的影響分析[J]. 中國現代醫生,2013,51(7):110-111.
[14] 李莉,徐志芳,王梅心,等. 手術室上班至首臺手術開始間隔時間與連臺間隔時間的調查分析[J]. 中國護理管理,2013,8:63-66.
[15] 孫燕,蔣艷. 首臺手術延遲開始的原因分析[J]. 當代護士(學術版),2013,(3):101-102.
(收稿日期:2014-06-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