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超BI Chao
(太原鐵路機械學校,太原 030006)
(Taiyuan Railway Machinery School,Taiyuan 030006,China)
針對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崗位需求,形成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為核心,“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以職業技能為主線,以崗位標準為切入點,以就業為導向的任務驅動型課程體系。
1.1 課程開發的思路“工作過程導向、任務驅動”確定課程設置:課程設置必須與工作任務相匹配。要按照工作崗位的不同需要劃分專門化方向,按照工作任務的邏輯關系設計課程,打破“三段式”學科課程模式,從崗位需求出發,盡早讓學生進入工作實踐,逐步實現從學習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轉換,具體見表1。以職業技能鑒定為參照,強化技能訓練:以職業技能鑒定為參照強化技能訓練。課程標準要涵蓋職業標準,要選擇社會認可度高、對學生勞動就業有利的職業資格證書,具體分析其技能考核的內容與要求,優化訓練條件,創新訓練手段,提高訓練效果,使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能順利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

表1 工作崗位任務與要求
1.2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的開發流程如下:專業崗位群工作任務分析——行動領域(即典型工作任務集合)——職業行動能力分析——學習領域(即能力描述的課程體系)——學習情景體系。通過對崗位行動領域工作過程、職業行動能力分析,確定課程目標,從而確定課程內容,將崗位行動領域轉換為學習領域。
2.1 設計理念《運輸作業》課程在設計中主要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校企合作課程開發;首先根據物流企業對物流操作技能人才崗位群對應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選取教學內容;然后以物流企業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通過課堂教學、參觀、模擬實訓、實習和頂崗實習,輔以社會實踐、大賽和網絡教學,教、學、做結合。
2.2 設計內容 ①基本思路。在教學設計過程中,主要以物流企業崗位職責作為課程知識構建基礎的核心,以物流企業職業行動能力的培養作為擴展基礎的重心;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我們始終貫穿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觀重視職業能力的培養。在課程教學中體現學生為本、以能力為本的思想;通過對整個教學環節的組織安排,強化學生對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的掌握,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可持續發展能力、溝通能力、創新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②教學整體設計。課程的整體教學安排和設計是以職業需求為導向,在專業建設改革和專業人才需求調研的基礎上,以可操作為目的,以多種運輸方式的貨運組織流程、貨運合同、單證識讀與制作為主線,設置涵蓋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合同權義和多式聯運等十三個任務驅動項目及近40 個子任務。③重點、難點的確定和安排。課程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根據企業對人才崗位技能和職業素養、創新實踐能力和應變能力要求,以企業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標準和物流人才培養方案要求,確定重點難點。重點難點模塊應保證教學時間,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作動態調整;理論性較強的任務采用案例和多媒體相結合教學;操作性強的任務采用現場教學、模擬實訓、實習等方式,逐個掌握。
課堂教學通過校企兩個課堂進行教學,并帶領學生到運輸企業進行參觀;然后利用學校的物流信息實訓室進行仿真模擬實踐;再利用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實習;在此基礎上進行頂崗實習;使學生掌握崗位職業技能、學會學習和工作的方法能力、培養學生的崗位職業道德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輔以社會實踐、大賽,提高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網絡平臺使學生進行自主創新性學習。
3.1 現場授課、校內模擬實訓 每一個任務的現場授課,都需精心設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讓學生要圍繞職業能力的形成組織課程內容,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來整合相應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課程內容要反映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以典型的工作過程為載體設計教學活動:按照工作過程設計學習過程,組織教學,建立工作任務與知識、技能的聯系,增強學生的直觀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任務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和教學需要。在課程設置中確立實踐課程,達成學生對功能性實踐活動的“體驗”。同時鼓勵學生創新性學習。新的授課方式更貼近崗位實際,根據運輸崗位實際組織教學環節,能注重對學生職業道德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提高了學生求知欲,知識掌握得較為牢固;課程內容實用、先進,使學生一上崗就受到企業的歡迎。
3.2 企業參觀、實習 在進行現場授課、模擬實訓的同時,帶領物流專業學生到省內典型的物流企業進行參觀、實習,使學生初步認識社會,進一步了解運輸作業的相關識知,做到學以致用,把從學校學到的理論識知與實際工作中的實踐更加緊密的結合,從企業參觀、實習中,逐步完善自我、發展自我,最終完全融入現實生活當中,做一名符合要求的中職學生。
3.3 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是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重要的獨立實踐。通過與多家公司建立穩定的頂崗實習機制,使學生通過企業崗位實習,了解企業實際,熟悉企業環境,學習企業文化,體驗各種物流崗位工作。
創新實踐“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任務為驅動”的工學結合課程模式,實現教師邊講解、邊演示,學生邊學習、邊實踐,使學生在校內理實一體化教學環境下,完成“教學做”理實一體的專業課程學習;根據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崗位能力要求,使學生感覺置身在企業真實的生產環境中,完成“教學訓”一體的崗位能力實踐訓練,全面掌握崗位職業技能。
[1]王金妍.《物流運輸管理》課改方案設計[J].商業經濟,2013(7).
[2]孔令輝.《物流運輸組織與管理》的教學創新[J].教改創新,2013(21).
[3]李炎炎.高職《物流運輸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齊鑫物流教育,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