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特約記者 劉雋 編輯丨伊蕊 郵箱丨E-mail:mingaai@163.com
6月10日至16日,河南省省長謝伏瞻率領的“中原情·一家親”河南參訪團赴臺開展經貿文化交流活動,從臺北、新竹,到臺中、南投、臺南,最后到高雄,一路南行,短短的7天行程,參訪團會見臺灣政商名人、看望同鄉親友、考察工業園區、深入農田校園,體察臺灣市井百姓生活,所到之處,處處感受到臺灣同胞的熱情。參訪團一行和臺灣同胞共話親情友誼,懇談交流商機,簽約投資合作,收獲了豫臺合作的累累碩果。
近年來,豫臺之間人員往來、經貿交流空前活躍,大批臺灣同胞到河南尋根拜祖,連戰、吳伯雄、江丙坤、宋楚瑜、郁慕明等先后率團到河南參加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豫臺交流合作方興未艾,中原兒女與臺灣同胞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在臺期間,河南參訪團走進臺北育達職業高中,看望慰問92歲高齡的河南籍臺灣教育家王廣亞,謝伏瞻代表參訪團感謝王老支持家鄉教育事業,在河南興建兩所大學,為河南培養了眾多的人才;走進臺南市鳳梨種植基地,和果農進行交流,了解臺灣精致農業,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深入臺北夜市,與市民攀談,了解臺灣社情民意,感受臺灣同胞的熱情。
6月15日中午,參訪團一行在高雄和在臺河南同鄉見面。得知河南親人遠道而來,臺灣各地同鄉會的老鄉們爭相報名,但由于場地限制、名額有限,只有150名來自臺灣13個縣市的河南老鄉代表與參訪團一行歡聚一堂,共話鄉情。當謝伏瞻慰問看望大家時,不少古稀之年的河南老鄉竟數次哽咽。他們紛紛與參訪團一行合影留念。
當河南豫劇名家王惠的一曲豫劇《花木蘭》唱段響起時,許多人的眼眶濕潤了。高雄市河南同鄉會理事長張明誠激動地告訴記者,“見到親人,聽到鄉音,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他說自己是在臺河南人的第二代子弟,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多多舉辦。他還建議在臺灣成立河南人之家,讓大家在臺灣有所依歸、有所依靠、有所寄托,能夠更好地與家鄉聯系,為家鄉的發展獻一份力。
20位河南籍“大陸新娘”參加了聚會聯誼,她們臉上洋溢著喜悅和激動。老家鄭州新密市的張曉飛動情地說:“今天省長率參訪團來了,見到了家鄉人,我們都很高興,我們還準備了一首臺灣民歌《高山青》唱給大家聽。省長說家鄉的變化非常大,我們都愿意回家看看。”
中原“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也是臺灣的“根文化”,對閩臺地區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這次“中原情·一家親”活動突出豫臺兩地文化交流,謝伏瞻省長在7天的活動中多次強調中原文化與臺灣文化之間的關系,讓臺灣同胞更多地感知兩岸文化相通共融。一場又一場精湛絕倫的少林功夫表演,讓臺灣鄉親感受到少林武術文化的魅力;河南豫劇名家李樹建、王惠、金不換與臺灣豫劇皇后王海玲一場場聯袂精彩演出,展現兩岸戲曲文化一脈相連,贏得了臺灣鄉親潮涌般的掌聲;50件美輪美奐的仰韶高仿彩陶,讓臺中民眾見識到中原文化瑰寶;締結成姊妹學校的沁陽市實驗小學的學生和高雄市曹公小學的學生,攜手演繹“國樂鄉宴”,寄寓著兩岸未來的希望。
6月13日,“仰韶文化寶島行印象展”開幕式在臺中兒童藝術館舉行,近千名臺灣同胞觀看了展覽。該展覽詳細介紹了仰韶文化在中國考古、中華民族起源和華夏原始藝術方面的重要歷史意義,仰韶文化發現和發掘過程,以及仰韶文化的特征、類型分布、科研成果等,彰顯了仰韶文化在中華文明史、華夏藝術史和中國考古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
6月15日,參訪團一行來到高雄市鳳山區曹公廟,與臺灣同胞一起拜謁這位河南籍先賢曹瑾。曹瑾在臺期間,興水利、辦學校,為民造福,深受當地人民的愛戴,得到世代的敬仰。臺灣人民為紀念曹瑾的功績,集資修建了“曹公祠”。
謝伏瞻動情地說,曹瑾不僅是河南人的驕傲,也是鳳山、高雄人的驕傲,更是海峽兩岸中國人共同的驕傲。我們愿與臺灣同胞攜起手來,依托高雄的曹公廟和河南的懷樸園兩個追思緬懷之所,加強合作,擴大交流,繼承和弘揚曹公精神,共同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助力加油,為兩岸人民的福祉不懈努力。
在沁陽市實驗小學和高雄市曹公小學學生聯歡會上,你一曲琵琶獨奏《送我一枝玫瑰花》,我一首葫蘆絲獨奏《多情的巴扇》,最后合奏《節日歡歌》,把聯歡會推向了高潮。相同的語言,讓兩地的小朋友們通過彼此交流,分享活動帶來的快樂,個個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
河南省臺辦主任王海鷹說,豫臺兩所小學結為姊妹學校,更有利于兩地青少年的交流,從而加深對彼此的認知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意義非凡。經貿交流,收獲豫臺合作的累累碩果
近年來,豫臺兩地經貿合作持續加強,交流交往不斷深入。2013年,河南與臺灣兩地互送游客51.9萬人次,同比增長21.3%;河南與臺灣貿易額24.7億美元,同比增長43.2%;截至2013年底,已有1925家臺資企業落戶河南。
參訪團一行先后赴臺北內湖科技園區、新竹科學園區、南部科學工業園區、職業技校,考察鴻海集團、群創科技、友嘉集團、統一集團、好好物流等12家臺灣知名企業。參訪團一行通過觀看宣傳片介紹、聆聽業務報告、參觀產品展示,深入車間考察,問得詳細、聽得認真。
在6月11日舉行的2014兩岸(河南)經貿合作交流懇談會上,河南對航空港發展規劃和項目的推介引起了臺商的極大興趣。一些沒有受邀的臺商也前來參加這次懇談會,讓400人的會場擠得滿滿的。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說,河南參訪團來臺開展經貿交流選擇了一個好時機,河南正打造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和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
選擇了好時機,注定成果豐碩。在臺期間,河南參訪團舉辦了2014兩岸(河南)經貿合作交流懇談會等多場重要活動,河南省機場集團公司與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簽署友好姊妹機場合作協議,鄭州丹尼斯百貨在臺中市現場采購農產品500萬元新臺幣,并與臺中市簽署了后續采購臺灣農特產品1500萬元新臺幣的協議,河南省供銷社在臺南現場采購150萬元人民幣的虱目魚制品。
富士康再次搶抓機遇,與河南省政府簽署了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在已有合作的基礎上,雙方將進一步加強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平等協商、長期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以現有產業項目為依托,以雙方優勢領域合作為重點,進一步創新合作方式、完善合作機制、拓展合作領域,重點培育并促成一批高新技術合作項目,著力提升河南產業核心競爭力,共同推進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國家戰略規劃的深入實施。副省長趙建才說,臺灣有先進高新技術,河南有廣闊的市場,此次活動增進了臺灣同胞對快速發展的河南的了解,這為進一步推動兩地共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中原情·一家親”赴臺活動,受到兩岸媒體的高度關注。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新社、《深圳特區報》等大陸駐臺媒體和臺灣《聯合報》、東森電視臺、TVBS、中天電視臺、《旺報》、《工商時報》,以及香港鳳凰衛視、中評社等紛紛采訪報道,共刊發活動稿件400余篇(條),較好地宣傳報道了此次活動,使更多的臺灣同胞了解河南,認知河南,在臺灣再次刮起“中原風”。
豫臺兩地親情一家,同心攜手,譜寫交流合作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