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地條件
1.產地環境: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較低、土層深厚、肥沃疏松的地塊,周邊無污染源。
2.溫室條件:溫室為下沉式日光溫室。從地面下挖50~80厘米,將挖出的土堆放于后墻和山墻處,內部脊高4.5~5.5米,南北跨度10~12米,高跨比在1∶2.2~1∶2.5,東西長50~80米,溫室頂部和前緣各設一道放風口,采光面夜晚有保溫被或草苫覆蓋保溫。
二、品種選擇
選擇耐寒性強、坐果集中、抗病的中早熟品種,如祥瑞、浙粉702、麗粉王、金棚1號、豫番茄6號等。
三、播種育苗
1.育苗要求:在溫室中采用穴盤基質提前育苗。選擇規格為54厘米×28厘米的50穴/盤的標準塑料穴盤和正規廠家生產的育苗專用商品基質,基質要求疏松、保肥、保水,營養完全,有機質含量高,不含病原菌和蟲卵。
2.種子處理:將種子放入55℃溫水中,維持水溫浸泡15分鐘后,連續攪拌使水溫迅速下降到30℃,再繼續浸泡7~8小時,然后用清水將種子洗凈撈出,可預防葉霉病、潰瘍病、早疫病。將消毒、浸泡過的種子置于25℃~30℃條件下保濕催芽,待70%種子破嘴(露白)即可播種。
3.播種方法:11月上中旬進行播種。根據種子大小及定植密度,每畝用種量20~30克,每穴1~2粒。將基質加水拌勻,含水量達到40%,即“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的程度。裝入穴盤,點播,覆蓋基質0.8~1.0厘米厚。
4.苗期管理:每周澆水1~2次,保持基質干濕交替。根據幼苗葉色可每周隨水沖施1次氮濃度50~100毫克/升的復合肥料。隨著幼苗生長加速,可每周施兩次氮濃度200~300毫克/升的完全肥料。澆肥后用清水快速沖一遍葉面。
四、定植
次年1月中下旬選擇壯苗進行定植。
1.壯苗要求:株高20~25厘米,7~8片葉,莖粗0.6厘米以上,現大蕾,葉色濃綠,無病蟲害。
2.整地施肥:結合耕耙地,一般中等土壤肥力地塊,每畝施優質農家肥4000~5000公斤或有機質含量大于30%的有機肥800公斤;農家肥不足時,每畝加磷酸二銨30公斤,硫酸鉀20公斤,深翻25~30厘米,耙細整平。
3.棚室消毒:每畝用1.5%菌線威可濕性粉劑250~330克,兌水3000倍均勻噴灑在土壤表面上,施后立即耕耙,覆蓋地膜,高溫悶5~7天。同時,定植前每畝用80%敵敵畏乳油250毫升拌上鋸末3公斤,與2公斤硫磺粉混合,分10處點燃,密閉一晝夜。
4.定植密度:棚內10厘米土溫穩定高于10℃后進行定植。采用寬窄行栽培,寬行距70~75厘米、窄行距45~50厘米,地膜覆蓋并采取膜下溝灌或滴灌。每畝定植3000~4000株。
五、田間管理
1.溫度要求:緩苗期,白天25℃~28℃,晚上不低于15℃。開花坐果期,白天20℃~25℃,晚上不低于10℃。結果期,白天22℃~26℃;前半夜17時~22時,13℃~15℃;后半夜22時~次日8時,7℃~13℃。
2.濕度要求:緩苗期80%~90%、開花坐果期60%~70%、結果期50%~60%。
3.肥水管理:番茄生長期追肥,須氮磷鉀肥配合施用。第一次于定植緩苗后施催苗肥,促莖葉生長。定植緩苗后進行中耕保墑,增加土壤透氣性,促進根系發育。第一花序開花期間應控制灌水,防止因莖葉生長過旺引起落花落果。第一穗果坐果后,植株需水較多,間隔5~7天澆一次水。在第一穗果開始膨大到核桃大小時進行第二次追肥,促進果實膨大。在果實生長期間用0.3%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追肥,有利于果實成熟,提高產量。
4.植株調整:番茄苗生長到30~35厘米時,用尼龍繩吊蔓或用細竹竿插架綁蔓。單稈整枝,不留側枝,3~4穗果打頂。
5.保花疏果:為防止落花落果可于花期用30毫克/公斤的番茄靈蘸花。適當疏果,大果型品種每穗選留3~4個果,中果型品種每穗留4~6個果。
六、病蟲害防治
1.猝倒病、立枯病:每畝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200克800~1000倍液防治,間隔5~7天,交替用藥2~3次。
2.灰霉?。好慨€用15%腐霉利煙劑110~180克防治,分放5~6處,傍晚點燃閉棚過夜,熏蒸防治。
3.早疫病:每畝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防治,間隔8~12天,交替用藥2~3次。
4.根結線蟲:每畝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防治。
5.蚜蟲、白粉虱:每畝用1.5%苦皮素乳油15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
七、采收
3月底~4月初進入果實采收期,5月初進入盛果期。果實轉色后,應及時采收,特別是注意雨前采收,提高番茄的商品性。(河南省新鄉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李琰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