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toria+陸羽



無法抵御的誘惑
4月份播出的連續電視劇《整容日記》講述了畢業在即的名牌大學生郭晶一夜之間淪為“雙失青年”:因為容貌像“車禍現場”,被交往三年的男友直接從女友降級為炮友;因為長相缺乏“存在感”,屢次被應聘單位視作透明。痛定思痛,郭晶手握分手費去開了雙眼皮,踏上了“整容不歸路”。越來越升級的“美麗”,助她進入500強,還嘗到了愛情的甜頭。她義無反顧向前沖,直到有一天被小人曝光整容真相,郭晶只能落荒而逃,重新面對事業和愛情的考驗。
主演白百何笑稱在片中被“整”得很慘,從眼睛、鼻子、下巴、兩頰,甚至到胸,不過她覺得整容造型比自己還漂亮!
導演林愛華表示,他受到一則“名牌大學女生打工為整容”的新聞啟發,動筆寫下這個劇本,“一方觀眾支持她整容,覺得愛美是每個人的權利;另一方則強烈反對,覺得知識和智慧決定命運,沒必要再去畫蛇添足。這是一個非常開放的話題,每個人對整容都可以保持自己的態度?!?/p>
談到對美的態度,林愛華表示,雖然很多人都覺得內在美重要,但她覺得外在美也很重要,長得丑,生活則會比較困難,因為你的機會比較少。但如果長得漂亮,走出去聽到那么多贊美,自己也會開心。
什么人在整容
整容的受眾首先是那些對容貌有較高要求的人,而且有相當經濟支付能力,那么這群人分布在哪里呢?首先,在美容院。
美容院有很多常年辦卡做護理的老客戶,能泡在這里的基本都是人到中年,有閑有錢。時間久一些的客戶都跟美容師們建立了良好的私交,產生了相對牢固的信任感。而仰望一下高高在上的整形醫院,動輒幾萬的門檻和最新科技的外衣,讓人無從了解,于是美容師們就在閑聊家常中擔當起市場需求和手術之間的“托兒”。
美容院里做整形是初期市場混搭的舊概念,現在的美容院和整形醫院功能雖然截然分開,但在幕后的利益上還是牽連深厚的。
蘭蘭總跟人抱怨美容院早過了黃金期,這年頭不賺錢,但她也遲遲沒有離開的意思。因為另一塊隱形收入才是大頭——給整形醫院介紹客人,每成交一單,如果醫生上門來做,整形醫院拿六成,美容院可以分到四成,直接去醫院做就三七分成。這些項目價位都很高,比如一個切眉,一般醫院得1萬,名頭響亮的大醫院能收到2萬;全臉提升起價是5~6萬,再加點零碎項目很容易就走高到8萬,那么提成就不低了。蘭蘭好像有數不清的“姐”,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親親熱熱地求兩個固定的整容大夫給她的這個姐那個姐幫忙。瘦臉、瘦腿注射的奧美汀其實只要上百元就能拿到,但在醫院,價格可都是按幾千元收。她說每個整形醫院都是可以砍價的,只是一般消費者不明白,很少堅持。美容院的推薦有個規律,一開始都不說具體價錢,只籠統地說不貴不貴。但只要一走進醫院,哪個不是苛求完美的人,哪怕做個小項目,也禁不住會讓醫生三說兩說、得隴望蜀地把項目3個、5個地加上去了。醫院雖然會花錢打宣傳廣告,但最直接的莫過于借助美容院的人脈和口碑,為自己籠絡客戶資源。
至于安全問題,美容院很怕擔責任,絕不會跟客人簽合同,也不愿意客人在自己設施不全的美容店做手術。
這些年經她拉來的顧客,有兩三位都是四五十歲,老公在開公司,自己不缺錢但缺自信,蹲在家里七想八想,讓如影隨形的危機感弄得焦慮不堪。最小的一位客人僅僅21歲,說是考藝術院??紙霾蛔尰瘖y,素面朝天五官必須精致。蘭蘭覺得她跟自己女兒一樣大,有心勸她不要孤注一擲,但這孩子竟然哭得天昏地暗稀里嘩啦,弄得蘭蘭很不落忍。她一開口就要整下頜、磨骨,林林總總弄下來要13萬!自從知道這錢居然是她家人借來的,蘭蘭為她父母捏了把汗,苦口婆心勸女孩說這事不值得。女孩臨走眼神發直,說她直接找整形醫院去,不當明星沒法忍受這輩子!蘭蘭呆住了,女兒哪一天如果也這么瘋魔,她該怎么說呢?
一天,蘭蘭看著電視驚叫起來:北京臺“今日說法”欄目上出現的那個女囚犯,不正是幾年前去韓國花了20萬做了全身整形,回來在自己這里做腫塊修復的嗎?! 居然成了詐騙犯被判刑6年。把電視里的案件陳述連接起來,蘭蘭對那一時期李榮整容的始末才徹底明白了。李榮遭到戀愛多年的男朋友的欺騙和拋棄,把一切失敗都歸咎到平庸的相貌上,發誓要在柳葉刀下重生!她變賣了一切財產去韓國,把全身上下能整的都整了,換來了一副玲瓏剔透的五官和曲線,但全身吸脂造成了皮下坑洼不平,就來蘭蘭的美容店做修復護理,半年以后如愿離去了。
但是李榮心靈的創傷無法平復,她時刻想著報復所有男性,讓那些賤男為自己血的代價加倍償還!她的相貌改變了,她的心也變狠變冷了。她驚喜于自己的魅力,很輕易地就能俘獲有錢大佬。確知了這一點,她很快長袖善舞地同時交往了幾位男朋友。她只把他們當作提款機,當寵物耍著玩。后來她又先后遇上了甲和乙,這兩個人都真心想和她結婚。李榮還是不平衡:整容花了這么大代價,工作丟了,家底沒了,身體和心里都傷痕累累,就這么結婚太虧了!甲和乙為了表真心,不停地為她大把花錢,李榮斡旋其中,以籌備結婚需要錢為理由拿到了100多萬。終于,好戲穿幫了,幾個人都相繼知道了李榮的詐騙行為,一起把她告上法庭。蘭蘭看見電視上的李榮,整個人形容枯槁,萎靡不振,像老了十多歲。那些因整容而帶來的欲望陡然成灰。
中國雇主可以毫不掩飾對應聘者的偏好,有時甚至在招聘廣告中提出形象要求。由于2013年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如今,全中國各地的外科醫生說,越來越多學生希望通過手術提升就業前景。這讓這個世界第三大整容手術市場得到進一步擴張。
聽說102、229兩個宿舍的同學都各找途徑跑微整容了,這還得了?怎么能讓那些村姑競爭自己的飯碗呢,太囂張了也!露露和陳雪瑤坐不住了,當晚就跟全宿舍宣布也要去微整了。畢業擇業三部曲,一整容,二置買,三請客,總得先鬧個“外貌協會”好投胎呀。露露的預算是2萬以里,從雙眼皮、修眉毛、文唇線開始;陳雪底子好,這些項目就省了,可是改成尖下巴也是大工程,這錢的一半是自己勤工儉學攢來的,一半是男朋友家資助。但后一半錢最近有些危險,因為陳雪非要讓男朋友整成李敏鎬,否則就去找像李敏鎬的人。男朋友的父母聽說都急紅眼了,讓兒子跟她吹,說女人整容可以容忍,但男人也要挨刀子那就太賤了。陳雪已經認識了一個酷似李敏鎬的韓國整容大夫,那一半錢自然也不用男朋友掏了,把男朋友急得四處找同學借錢,跟父母威脅說賣血也去整容。十足一臺鬧??!
從年齡差距上判斷,絕大多數人會認為他們是一對父女?!昂屠掀旁谝黄穑磸捅蝗苏`會,是壓力也是動力!我是老師,就應該在學生面前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闭f起整形,陳教授笑得有些靦腆。他和妻子是再婚,妻子比他小18歲,整形中心專家考慮到手術中麻醉、失血、心律加快等因素,對老年人風險大,勸說他們放棄,但這對老夫妻登門三次,執意要整,專家們只好對老人實施分期手術。
平素廖先生都認定“男人就應該有男人的樣子”,覺得辛苦工作、承擔壓力是男子漢氣概的表現。但在大學同學聚會上,他深受打擊,滿面“滄桑”讓他不由得自慚形穢,感覺誤入了“師弟師妹”的聚會,毅然決定整形。
46歲的徐洋在IBM做市場營銷主管,每年公司招進來的漂亮女生往往兩三年就具有了強勁的競爭力,經常有被老板破格提拔的機會,然后就是虎視眈眈盯著徐洋的職位。徐洋畢竟體力年齡都大不如前了,甚至老客戶也開始被撬走。徐洋上有老、下有小,拼了命也不能丟位子,下決心做了吸脂手術。她說:“老板有時候更在意你的外表,而非你的經歷,尤其做市場拓展的,你必須每一分鐘都是最佳狀態。在這種位置上,哪一個方面有薄弱點你都可能被拿下,沒人同情你?!?/p>
陸琪在兩年多對北京整形醫院的考察中,發現很多醫院打出來的招牌醫生都是國外請的,所有手術都要預約,原來再大牌的醫院,也多數是用走穴醫生。陸琪后來在一家美容院接受韓國醫師做的“韓式雙眼皮”,結果手術后上瞼提肌受損?;孛廊菰赫f理時她才得知,韓國醫生是臨時請來的,手術后就回國了。
多家整形美容機構都宣稱可以預約韓國醫生。韓國醫生割雙眼皮的價格是中國醫生的三倍多。北京東三環一家整形醫院負責接待的馮主任表示,近期他們將請來一位韓國隆鼻界的“金牌醫生”,現在正接受顧客預約?!爸灰獪悏?到10位顧客,每人交一筆預約金,就能把專家請過來?!?/p>
除了外籍醫生來華“開飛刀”,本地醫生在院方沒出具“會診”協議的情況下,四處私自“走穴”撈錢的情況也很普遍。多位業內人士都透露,一些小美容院招顧客做大型手術,主刀醫師幾乎全靠外請。而麻醉醫師更是如此。畢竟小美容院養不起專業麻醉師,有了手術才臨時請來。
根據原國家衛生部規定,我國多數省份實行醫師定點執業制度,即醫師只能在一家醫院執業,“走穴”是被嚴格禁止的。
“‘走穴和‘開飛刀的手術也暗藏很大風險。”《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主編高景恒表示,為保證整形手術安全有效,術前咨詢、術中操作和術后護理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尤其是術后護理,72小時之內醫生都不能離開患者,以防出血、感染等并發癥。而這些“走穴”的醫生,通常做完手術就回國或回到原單位,既沒有詳細的術前問診溝通,也不進行術后觀察治療,因此很難保證安全和效果。
明星征途有啥不順就來整一整
就算是“最不需要整容的女藝人”,也都在默默地整著容。
90后鄭爽痛快地對媒體承認整容,“整容前經歷了幾個月的掙扎”、“目前不會考慮再整容了”、“沒敢問張翰整容后是否變漂亮”之類的話,多少也流露出了一些后悔之意。
有多少記者有勇氣在面對章子怡、范冰冰的時候,逼問她們關于整容的態度和看法?
某個拍廣告出身,從一出道就漂亮得讓人睜不開眼的女孩,前幾天在微博上被人爆料說縮過鼻翼。另外一個超一線女星,同樣擁有亮眼的美貌,這些年來也同樣“月亮的臉悄悄地在改變”,至少,雙眼皮寬了少許,早年那種逼人的傲氣和乖戾也因此抹掉不少,整張臉看起來都溫柔了一些。一位絕對不靠臉吃飯的實力派女星,也會在餐桌上熱情地給朋友介紹,“上次給我做的那個醫生特別好”。某位以原創、自由、才女等關鍵詞著稱的民謠女歌手,絮絮叨叨地和化妝師拉著家常:“你看我這里的骨頭是不是有點大,如果磨一磨……”
就像鄭爽所說的,整容在娛樂圈里實在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尤其是在化妝間里,畢竟那些墊入的假體,對于有經驗的化妝師來說,一摸便知。況且化妝師們通常也是美容資訊的前線達人,值得明星與之共同研究探討美麗趨勢。關于整容的信息也在被隱秘地共享著:新技術,新動向……一點一點被傳播開,換回來一張一張變過的臉,一個一個躊躇滿志的明星。
怎么可以有明星在這種環境里安之若素呢?哪怕是那些“最不需要整容的女藝人”,也多少會被這樣的氛圍感染。要知道,整一整幾乎是這個行業里最勵志的上進之道。在娛樂圈這個最沒有成功規律可循的行業里,除了拜佛之外,當一個人覺得不甘心的時候,想到的處理方法會是:整一整;去劇組面試之前,安慰惴惴不安心情的方式是:整一整;某個戲自己沒上別人上了,想到的處理方法是:整一整??傊?,在一切心情不好的時候,在希望無法企及的時候,整一整幾乎是撫平焦慮感的唯一方式。整一整,人生也許就不一樣。
而這是一條不歸路。這風潮影響的并不只是娛樂圈,像上游與下游的關系——當上游連日下著暴雨,下游也不由得漲滿了起來。多謝網絡實現了知識共享,普及了“日本銀座專做西方臉的手藝”、“鋸掉一顆牙齒的正頜手術”之類的關鍵詞。讓如今很多人都擁有著一眼識別整容臉的技能,“埋線歐式雙眼皮”、“玻尿酸隆山根”之類詞語早就走出了手術室,來到了大眾間。
這敏銳的洞察力之后,是全民關于美貌的焦慮。美貌是一種稀缺資源,整容讓稀缺資源貶值。所以,這對于有這份財產的人來說,會有自己的稀缺性被侵犯了之感。對于沒有這份財產的人來說,這些人用這樣的辦法脫離了自己的群體也同樣令人不爽。這就是我們對明星整容與否這么斤斤計較的原因。我們反復強調一個明星做了整容,其意在于脫掉她的畫皮,似乎那樣就可以把她拉回到自己所在的那個階層。
整容中毒
非常規律性的一個現象是,凡是有過整容經歷的人,很容易深陷其中,反反復復去經歷,陷入一種病態的心理障礙中。他們習慣于把任何人生的負面壓力都投射到整容上去,偏執地走入深淵。
阿珊23歲已經有4年的整容歷史了,有太多的痛苦與血淚。她先后做過雙眼皮、隆胸、隆下巴、打瘦臉針、隆鼻、豐唇、磨顴骨、開內眥,反反復復十次左右手術。
整容就像吸大麻,也會上癮的。整容也會帶給人自信、快樂,帶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但是如果整容沒有一個度,或者盲目地整容,后果就跟吸大麻一樣。阿珊曾經就是一個盲目的、樂此不疲的、越戰越勇的整容愛好者。她的盲從和輕信害得她苦不堪言,也白白地損失了很多不該損失的金錢、精神、肉體、時間。很多手術都經反復修復,使她備受折磨,遍體鱗傷。
多家醫院的整形美容技術還不夠成熟,而廣告倒鋪天蓋地。手術材料的價格很便宜,比如隆鼻的硅膠,三四年前好一點的硅膠進貨價格在30元人民幣左右,現在也不會超過100元,而手術費用就是上萬元。在這種暴利的驅使下,越來越多的整形美容科以外的醫生投入到整形美容行業來,導致中國整形市場技術的參差不齊。阿珊這4年中就碰到過很多帶給她無盡痛苦的庸醫。
隆胸那一年,她不到20歲。那時最好的隆胸材料是麥格,或者是曼托。麥格的手術費是25000元。走進冰冷的手術室,消毒水味道撲面而來,一大堆刀叉鐵棍,看得阿珊膽戰心驚,有一種即將被人宰割的感覺。看到恐怖的針管都要暈過去了,隨著長長的針頭刺進血管,冰涼的液體進入了身體。阿珊萬萬沒有想到,這個過程超乎想象地痛苦。后來她才弄明白,本來必須是全麻,而醫生為了省下2000元的麻醉費,竟然給她用了局部麻醉。她能聽到刀片劃過皮膚的嚓嚓聲。剝離器械從她腋下進入乳房皮膚時,她疼得叫出聲來,眼淚把臉旁邊的布都打濕了,痛得死去活來。清除了血絲和皮肉組織,假體植入后縫合??吹脚赃叺睦t里全是浸滿鮮血的紗布,她不敢再看,自己歪斜著蹭回了家。而一般隆胸手術是要住院監護好幾天的。沒想到,苦難才剛剛開始。
八個日日夜夜分分秒秒的疼痛讓她癱在床上,那種痛苦掙扎無法言說。后來她才知道,10年后是要考慮換假體的。手術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會做噩夢……而更悲劇的是,一次偶然的摔傷讓她重新經歷了完全一樣的修復手術,但是她的肌肉組織已經禁不起折騰,只好換到了另外一家醫院收拾殘局。醫生拿出她的假體后,她才知道原來她被第一家醫院騙了,根本不是進口材料,只是幾千元的國內廉價貨。
阿珊打過瘦臉針,原理是阻斷神經與肌肉的神經沖動,讓過度收縮的肌肉松弛和麻痹。假如注射的肉毒素制劑是偽劣的或超劑量使用,以及醫生的技術不嫻熟,麻痹了一些不該麻痹的部位,輕者咬肌無力,連嗑瓜子、吃花生的力量都沒有,重者還會出現呼吸困難。她打瘦臉針的時候是在隆下頜拆線時注射的。醫生先把兩腮消毒,然后取了一根針管給她看,說:你看好了,這就是XX毫升。一支從天而降的針頭深深插進了她的腮幫子,痛得阿珊身體都直了。她一動都不敢動,害怕刺穿了臉。果然,感覺到針里的液體跑到嘴里。她趕忙利用喉嚨發聲說:打穿了,嗚嗚,打穿了,跑到嘴里了。醫生居然不是很在意,說:沒有,不會不會。那種疼感后來總在夢中。
阿珊現在只想真誠地勸大家不要隨便隆胸,好好珍惜自己!
但是面對自己,又有多少求美者能正確看待整形呢?他們也許不如這位瘋狂整容達人,卻也對自己吹毛求疵,不斷追求完美,而完美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一位曾經從事整形外科,現在改專業做肝膽外科的醫生告訴我,他之所以放棄繼續在整形這條“康莊大道”上前行,是因為實在不愿為各種對自己吹毛求疵的求美者改變他們的面容和身材。因為在他看來,所有想整形的人本身就有心理疾病,都是對自己既有的面貌和身材否定、厭惡而跑來整形的。
另一位仍在整形科的醫生也說過,整形上癮,是一種心理依賴。美容外科對求美者來說,一是容貌的改觀,二是自信心的重建,其實也就是通過美容外科做心理治療。那些整形上癮者總是覺得自信不夠才會反復整,上癮是因為不斷地追求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因為他們認為只有達到完美,才能變得徹底自信。但是技術是有局限性的,不是你想達到就能達到的,100分做到85分夠了,做過了就失敗。其實,“整形中毒女”的形成,整容醫生和求美者雙方都有責任,一個要求完美,一個承諾完美,都錯了。求美者只希望能滿足自己的愿望,但是否走偏了,自己卻不一定知道;作為整形醫生,應該給予求美者引導,不該一味地答應,也不能一味不提理由地拒絕,這只會讓求美者認為“你不行”。恰當的做法是老老實實地告訴求美者,你的要求從美學上來說并不能使你變得更美,你要的鼻子和你的臉形搭配起來不協調。
中國心理協會會員安欣欣表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想通過外部整形變漂亮來獲取利益,改變現狀,首先要審視內心。”沒有完善內在,提升自己,實際上就是在找借口,是沒有擔當、不夠負責的表現。這類人群整形前應當作心理評估,如果整形后現實沒有改變,自己能否接受?如果變成另一個不認識的自己,又如何調試?都是自己要面對的問題。
(編輯·王文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