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記恒 (甘肅第一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50)
為了改善混凝土的抗滲性能、抗壓強度低、抗折強度低,控制混凝土因水化熱過大而引起的溫度裂縫和收縮裂縫,滿足對混凝土高強度、高韌性的要求,通過在混凝土中摻加聚丙烯纖維來達到上述要求。
聚丙烯纖維是采用100%聚丙烯為原料,經過特殊工藝加工處理而形成的高強度束狀單絲復合纖維,其固有的耐強酸、耐強堿、弱導熱性及穩定的化學性能,摻加到砂漿或混凝土中可有效控制砂漿、混凝土在初期塑性收縮階段中因溫度變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縫隙,防止及抑制微裂縫的產生及發展,大大改善混凝土的防裂和抗滲性能、抗沖擊和抗震能力,且使用范圍廣泛,適用于地下室底板、頂板、墻體、屋面、水池、道路、外墻抹灰等工程中,是砂漿、水泥混凝土工程防裂抗滲的一種新型理想材料,目前已經被廣泛使用。
新建寶雞至蘭州鐵路客運專線蘭州樞紐工程(BL-LZSN-II標段)中,為了改善大體積混凝土在初期收縮階段出現裂縫而影響工程質量,在混凝土中摻加適量聚丙烯纖維,從而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抗滲性能,抑制了微裂縫的產生及發展,為今后聚丙烯纖維在大體積混凝土中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新建寶雞至蘭州鐵路客運專線蘭州樞紐工程(BL-LZSN-II標段),基礎筏板為大體積預拌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抗滲等級為P6,混凝土方量為5000m3,采用分層澆筑循序漸進的施工方法,要求在50h內澆筑完畢。
設計要求的西客站基礎筏板混凝土抗壓強度為C35,抗滲等級為P6,混凝土筏板密度為20m,長度為40m,高度為3m,總的混凝土方量為5000m3。
西客站基礎筏板混凝土所采用的各種原料均為業主招標采購,各標號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均相同,其品種、規格和來源如下。
聚丙烯纖維:采用甘肅開元土工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聚丙烯纖維,當量直徑為26.29μm,斷裂強度為662MPa,纖維密度為0.91g/cm3,長度為15cm,摻量為0.9kg/m3。
水泥:采用祁連山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祁連山牌P.O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比表面積為328m2/kg,初凝時間為2h50min,終凝時間為3h45min,28d抗折強度為8.5MPa,28d抗壓強度為44.1MPa,安定性合格。
砂:采用產地為中川的洗砂,細度模數為2.6,屬于II區中砂,表觀密度為1620kg/m3,堆積密度為1670 kg/m3,含泥量為1.9%。
石子:采用大青溝5~31.5mm的連續級配的碎石,表現密度為2690 kg/m3,堆積密度1600 kg/m3,空隙率為39%,壓碎指標為5.7%,針片狀含量為5.1%。
粉煤灰:采用西固宏達熱電廠F類II級粉煤灰,細度為16%,需水比為97%,燒矢量為4.1%。
膨脹劑:采用北京成城交大建材有限公司生產的I型膨脹劑,膨脹率為0.031%。
水:采用符合預拌混凝土要求的飲用水。
外加劑:采用北京成城交大建材有限公司生產的CC-3型緩凝高效減水劑,減水率為21%。
試驗依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11)設計配合比。為了減小水泥水化熱帶來的不利因素,配合比設計時采用了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替代量為單方水泥用量的21%,為了防止溫度裂縫和收縮裂縫,滿足抗滲等級P6的要求,摻加了6%的膨脹劑,在普通配合比數據不變的情況下摻入0.9kg/m3的聚丙烯纖維,經試驗室試配調整形成3個配合比,再選用一個不摻加聚丙烯纖維的配合比組成4個配比進行比較,確定了西客站基礎筏板混凝土C35P6的配比,其配合比見表1。
本試驗依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11)設計配合比,在普通配合比數據不變的情況下摻入0.9kg/m3的聚丙烯纖維,經試驗室試配調整形成3個配合比,再選用一個不摻加聚丙烯纖維的配合比組成4個配比進行比較,確定了西客站基礎筏板混凝土C35P6的配比。力學性能試驗依據《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進行,耐久性試驗依據《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2)進行試驗。
摻加聚丙烯纖維后混凝土的性能指標見表2。
依據生產廠家提供的使用說明書,在普通配合比數據不變的情況下摻入0.9kg/m3的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初始塌落度明顯減小,通過調整用水量和外加劑摻量,在滿足混凝土坍落度在180mm~220mm之間,滿足混凝土的可泵性及設計要求,混凝土的初凝時間達到8h以上。
聚丙烯纖維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相比,在配合比相同的條件下。聚丙烯纖維混凝土的泌水率減小,塌落度明顯減小,對混凝土的早期收縮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使混凝土早期收縮有所降低,有效控制了混凝土的早期收縮裂縫,摻入纖維的混凝土,纖維在混凝土內部起到了阻隔通道作用,阻止骨料的沉降,提高了混凝土的均勻性。
聚丙烯纖維混凝土與普通大體積混凝土相比,抗壓強度有了一定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大約是1%左右,在抗壓強度試驗中,普通混凝土試件在達到極限荷載時壓力機讀數突然降低,試件表面出現材料剝落,表現為明顯的脆性破壞,而纖維混凝土試件達到極限荷載時,壓力機讀數慢慢下降,試件表面出現許多裂縫,而不呈現材料表面明顯的剝落現象,這說明聚丙烯纖維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具有較強的抗裂、抗變性能。
聚丙烯纖維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都能滿足設計要求,P6等級的情況下,剖開試件后,普通混凝土斷面的水侵入高度為6cm左右,而聚丙烯纖維混凝土中的水漫高度在4cm左右,這是因為混凝土中的聚丙烯纖維減小了基體的失水表面,增加了水份遷移難度,一定程度上減小了毛細管張力,減小了混凝土的裂縫,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滲能力。

混凝土配合比(kg/m3) 表1

摻加聚丙烯纖維后混凝土的性能指標 表2
聚丙烯纖維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在生產過程中相比較有以下區別,普通混凝土在生產過程中按常規投料順序進行,即砂—石—水泥—水—纖維—外加劑,攪拌出料后發現纖維分散不均勻,有纖維被水泥漿包裹形成團塊的現象,為了改變這一現象的發生,改變投料順序,即砂—石—纖維—水泥—水—外加劑,攪拌出料后發現,纖維與砂、石經攪拌后,分散相對均勻,再無纖維結成團塊的現象發生。為了混凝土能夠攪拌均勻,纖維混凝土的攪拌時間較普通混凝土延長15~30s。
在新建寶雞至蘭州鐵路客運專線蘭州樞紐工程中,使用聚丙烯纖維混凝土較好的滿足了混凝土的設計要求,利用了聚丙烯纖維能夠減少混凝土的塑性收縮裂縫和龜裂的特定,彌補了大體積普通混凝土容易產生收縮裂縫,溫度裂縫的不足,施工證明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可以提高內部黏結能力,提高混凝的抗裂能力和抗沖擊能力,減小了混凝土的脆性,補償溫度抗裂和收縮裂縫。總之,摻入聚丙烯纖維對提高混凝土力學能力,改善其內部結構,防止裂縫有著明顯的特點。
[1]何偉.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在橋面施工中的應用[J].橋梁工程,2011(1).
[2]孫家瑛,欒峰,張羽.網狀聚丙烯纖維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響[J].硅酸鹽學報,2000(12).
[3]陳翠蘋,高超.聚丙烯纖維在杭州灣大橋海工混凝土中的應用[J].新型建筑材料,2012(12).
[4]衛愛民,趙濤.聚丙烯纖維混凝土的研究與應用[J].山東建材,2005(2).
[5]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