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生 聶俊軍 簡冬根 王斌 宮堅 龔志平
(江西省樟樹市中醫醫院 樟樹331200)
髖部周圍骨折是一種臨床常見的骨折,尤以老年人常見。髖部周圍骨折早期手術治療,早期功能鍛練已成為臨床骨科醫生的共識。但髖部周圍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DVT)發生率較高,有報道老年髖部周圍骨折術后DVT發生率為25.7%[1]。吳云峰報道191例老年髖部周圍骨折,僅31例無內科疾病[2]。2009年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制定《中國骨科大手術靜脈血栓栓塞預防指南》,DVT的預防以肝素或其它凝血因子抑制劑為主。但都有一些臨床禁忌癥及慎用指征,及使用后的副作用,甚至產生嚴重的并發癥,并影響術后鎮痛。我課題組使用丹紅注射液預防髖部周圍骨折術后DVT形成,經臨床癥狀及彩超檢查查證,取得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100例,年齡45~83歲,平均年齡62歲;男47例,女53例。受傷原因:勞動時受傷92例,車禍傷8例。其中股骨頸骨折37例,粗隆間骨折62例,骨盆骨折1例。合并內科疾病26例,其中糖尿病6例,高血壓15例,老慢支3例,老年癡呆2例。全部采用在腰硬聯合麻醉下手術治療,人工髖關節2例,空心釘35例,鋼板固定63例。100例患者隨機分為丹紅組60例和肝素組40例。
1.2 方法 丹紅組使用丹紅注射液(國藥準字Z20026866,10 mL/支)20 mL,術后即開始使用,1次/d,術后共用15 d。肝素組使用低分子肝素鈣4 100 U,術后6 h開始使用,1次/d,共用15 d。
1.3 觀察指標 術后每日觀察記錄體溫、下肢腫脹、Humans征,術后第 5、10、15天彩超(東芝彩超)檢查雙下肢深靜脈情況,觀察有無急性血栓形成,包括:(1)血栓處的靜脈腔不能壓癟;(2)可自由飄動或隨肢體擠壓飄動的血栓;(3)靜脈管徑明顯擴張;(4)血栓段靜脈內無明顯血流信號。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表現:全身發熱,腓腸肌壓痛,踝部或全下肢水腫,皮膚蒼白,重者青紫,皮溫下降,Humans征陽性。若出現以上臨床癥狀,立即行彩超檢查。
所有患者均無肺靜脈栓塞,有3例出現小腿腫脹,2例為所用丹紅注射液,1例為所用低分子肝素。彩超檢查均未見明顯血栓形成。按原方案治療腫脹消退。切口引流血量丹紅組少于肝素組。結果見表1。

表1 丹紅注射液及肝素使用后情況比較 例
1856 年Virehow提出靜脈內壁損傷、血液高凝狀態、血流緩慢為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原因。骨科大手術后靜脈血栓栓塞癥發生率較高,是圍手術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院內非預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對骨科大手術患者施以有效的預防方法,不僅可以降低發生靜脈血栓栓塞癥的風險,減輕患者痛苦,還可降低醫療費用。中國骨科大手術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指南提出預防措施包括基本預防、物理預防和藥物預防。對有肝腎功能損害、出血風險、區域阻滯麻醉及術后鎮痛者均有較高風險。對有出血風險的患者應權衡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與增加出血風險的利弊[1]。
中醫學主張“不治已病治未病”,強調預防的重要性。深靜脈血栓主要的因素為瘀血,以活血化瘀為治療大法,而活血化瘀則與抑制血小板功能、改善血流循環障礙、防止血栓形成或使生成的血栓溶解有著密切的關系。王濤等通過研究大量臨床資料認為,中藥對預防髖部周圍骨折術后DVT有明顯療效[3]。有的使用桃紅四物湯口服,有的使用丹參針注射,均未形成一種統一的治療方案,而且預防效果缺少明確的影像資料。丹參是我國傳統中藥代表,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有研究表明使用丹參后能使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降低。提示丹參能減輕脂質過氧化反應及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并減輕血管內皮受損。因而可以推測,丹參通過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減輕脂質過氧化反應,達到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從而起到預防DVT形成的作用。紅花注射液主要含紅花黃色素、紅花甙、紅花紅色素等,其中紅花黃素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本草匯言》:“紅花,破血、行血、和血、調血之藥也?!奔t花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的作用。實驗表明紅花注射液對大鼠血小板聚集有顯著抑制作用,表明紅花注射液有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及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丹紅注射液是把丹參、紅花按科學配方的復方制劑。有活血化瘀、通脈舒絡的功效,既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又有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兩者合用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擴張微血管、降低微血管痙攣和改善微循環等作用。
下肢深靜脈血栓無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多普勒彩超能清晰地顯示靜脈的解剖結構和血流動力學的特征,對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特異性高,常被作為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首選方法[4]。本課題組使用丹紅注射液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通過臨床癥狀及彩超檢查,能更全面明確診斷,了解預防效果。本課題100患者髖部周圍骨折,隨機使用丹紅和肝素預防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丹紅組術后引流血量平均70 mL,肝素組100 mL,丹紅組術后出血量比肝素組明顯減少。術后小腿腫脹丹紅組2例,肝素組1例,小腿增粗2~3 cm。彩超檢查兩組均未發現明顯血栓形成。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兩種預防方法療效無明顯差異性。但丹紅注射液用藥安全性優于低分子肝素。通過分析可以表明丹紅注射液對髖部周圍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有很好的預防作用,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預防方法,值得推廣。
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一項系統工程,預防用藥是重要部分,但適量的輸液、主動活動、尤其早期下床活動及下肢按摩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1]趙鳳龍,楊鳳鳴,李東亮,等.老年髖部骨折手術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1,26(6):532-533
[2]吳云峰,李峰,孫志穎,等.改良POSSUM及P-POSSUM評分在老年髖部骨折手術風險評估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1,26(6):481-483
[3]王濤,楊杰山.中醫藥預防髖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研究進展[J].四川中醫,2010,29(8):38-40
[4]邱海濱,趙學文,劉妍.下肢骨折術前合并深靜脈血栓的診療策略[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1,26(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