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全球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的情況下,我國農機出口呈現出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特點。一方面,全球經濟緩慢復蘇回暖,出口環境持續改善,為農機出口的增長帶來了一線曙光;另一方面,世界經濟復蘇之路依然曲折艱難,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結構調整遠沒有結束,號稱世界經濟發動機的新興經濟體增幅下滑的壓力加大,農機出口環境的不確定性依然十分突出。
◆全球經濟復蘇 利好環境凸顯
2014年,全球農機進出口貿易回暖特點突出,工業產值繼續保持大幅度增長。據權威機構估算,2013年全球農機工業產值達到1 320億美元,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這是在經歷2009年金融危機后的連續4 a增長,并且呈現出增幅逐年攀高的走勢。
◆經濟增長動力疲弱 出口環境錯綜復雜
第一,全球經濟仍然處于深度調整期,面臨基礎不穩、動力不足、速度不均等問題,經濟增長動力仍然疲弱,世界經濟低迷成為新常態。新一輪工業革命尚處于孕育階段,關鍵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缺乏實質性突破,短期內難以形成強有力的新經濟增長點。
第二,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繼續困擾全球貿易。2014年主要發達經濟體失業率水平仍保持高位。不僅抑制居民收入增長,也嚴重打壓消費能力和意愿。
第三,美聯儲啟動量化寬松政策退出,很可能沖擊國際債券市場和外匯市場,引發跨國資本流動異常,給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帶來新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對新興市場的影響將更為明顯。
第四,貿易保護主義仍在上升,影響全球貿易復蘇進程。在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一些國家為緩解就業壓力和企業困難,繼續想方設法限制進口,將國內市場留給本土產業,不利于國際貿易復蘇。制造業依然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其中電氣機械及零件、機械設備、化學產品、光學及精密儀器四大類產品在全部限制措施中的比重達58%,旨在刺激本國產業復興的貿易保護主義仍在上升。
◆2014年農機出口或溫和增長
隨著世界經濟復蘇,我國農機出口或將進一步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從近10 a我國農機出口交貨值的走勢分析,在經歷了2009年金融危機后,近年呈現出穩步增長的勢頭,在經過2010年以同比5.2%的恢復性小幅增長后,2011年、2012年連續2 a出現20%以上的大幅度攀升,2013年增幅再次回落到7%。這種走勢說明我國農機出口受全球經濟波動影響,出口變數依然是2014年揮之不去的主題。進入2014年一季度,我國農機進出口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進口出現小幅下滑,出口出現兩位數的較大幅度增長。統計顯示,前3個月我國累計實現進出口額321 032.1萬美元,同比增長11.97%,出口順差211 869.2萬美元。其中進口和出口額分別實現54 581.46萬美元和266 450.7萬美元,同比增長-1.14%和15.09%。月度同比與環比走勢曲線基本一致,經歷一個“V”字形。盡管1—5月農業機械行業出口增速較1—4月回落快,共回落3.94個百分點。但綜合各種因素,2014年我國農機出口市場或將呈現出溫和增長的特點,增幅在9%左右,出口交貨值或將達到340億元。
從近年我國農機出口額的走勢特點分析,農機出口額在經歷了2004—2010年震蕩之后,進入2011年的穩定發展階段,呈現出2個突出的特點:第一,出口額構筑了一個較高的平臺,年度出口額達到85億美元以上;第二,出口同比小幅增長,尤其是2012年和2013年連續2 a均不足10%,但增幅逐年增長。綜合2014年我國農機出口的環境及走勢,2014年農機出口額或將達到107億美元左右,同比增長15%左右。
從出口區域分析,亞洲作為我國農機出口的主要區域,經濟增速依然處于領先地位。預計2014年該地區經濟增速為6.3%,與2013年基本持平,農機出口或將保持溫和增長態勢,為耕整地、播種、聯合收割機、手扶拖拉機等產品出口帶來增長機遇;發達區域經濟在經歷了連續多年低迷之后,隨著2014年經濟的復蘇,或將刺激農機市場需求,拉動輪式拖拉機、發電機組等農機市場的出口;作為我國農機增長最快的非洲區域,除政局動蕩的一些國家外,依然是我國農機增長最快的區域。烏克蘭是我國農機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但隨著國內動蕩的局勢,或將影響2014年的農機出口,拖拉機、收獲機械均將出現小幅下滑。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屬資源出口型國家,加之匯率波幅較大,IMF預計該地區2013年經濟增速為2.7%,比2012年下降0.2個百分點,受此影響,對區域的農機出口或將與2013年基本持平。
從農機出口品類看,2014年拖拉機、農用車出口與2013年或將持平;耕整地、管理機械、播種、種植機械出口增幅或將回落;收獲機械市場或將出現反彈,出口同比“轉正”;擠奶機、園林、公園機械依然會在下滑通道中運行。
(中國農機流通協會副秘書長 張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