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銀芳 孫桂明 金慶哲
摘要:在農村配電線路中接入風光電源,提升線路末端電壓,治理戶用型風光互補低電壓問題。通過潮流計算,分析農村配電線路中未接入風光電源、在同樣位置接入不容容量和在不同位置接入同樣容量風光電源3種情況下的電壓偏移情況。結果表明,在適當位置接入適當容量的風光電源,可以提高線路電壓。
關鍵詞:風光互補發電;接入容量;接入位置;低電壓;綜合治理
中圖分類號:TM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4)07-0048-03
電壓是電能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農村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縣域經濟的強勁發展,農村低電壓現象日益突出,成為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工程的重中之重。采取適當的措施快速、高效治理農村低電壓問題,是確保“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順利進行的關鍵。
近年來,在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雙重壓力下,微型風光互補技術在城鎮街道及農村路燈得以迅速推廣,給村鎮帶來了光明。利用風光發電技術在線路末端注入風光電源,提升線路末端電壓,是綜合治理農村低電壓問題的有效措施。通過實際配電線路計算,驗證低電壓治理效果。
1 農村配電線路基本情況
農村電網的結構復雜,為簡便起見,以圖1模型為例進行分析。0.4 kV配電線路阻抗的計算方案選擇LGJ-16型號電力線,功率因數為0.8。其中r=1.98 Ω;x=0.376 Ω,計算各段線路阻抗。由各段線路阻抗得到系統等值電路,如圖2所示(圖中已為每個節點標號)。
2 未接入風光電源的配電線路電壓偏移情況
2.1 第Ⅰ條線路電壓偏移計算
設全網電壓為額定電壓0.38 kV,由末端功率和電壓向線路首端計算全線路的功率損耗,根據公式ΔS=(R+jX)×10-3計算各段線路功率損耗,可得第Ⅰ條線路的首端注入功率,再根據首端注入功率和首端電壓算出各段線路的電壓損失量(如表1所示)。
由此可得第一條線路電壓偏移量:ΔU%=×100%=13.825%>7%,不符合配電網電壓要求。
2.2 第Ⅱ條線路電壓偏移計算
同理計算出第Ⅱ條線路接入前各段線路功率以及電壓損耗,對應節點實際電壓如表2所示。
由此可和第Ⅱ條線路電壓偏移量,不符合配電網電壓要求。
3 接入風光電源的配電線路電壓偏移情況
3.1 在相同節點接入不同容量
若在圖2中節點6處安裝一個風光電源,其發出的功率為10 kVA,線路功率損耗、電壓損耗和節點電壓值見表3。
此時電壓偏移量,符合配電網的電壓要求。
若在節點6處安裝1個12.5 kVA的風光電源,線路功率損耗、電壓損耗和節點電壓值見表4。
此時電壓偏移量,符合配電網電壓要求。
3.2 在不同節點接入相同容量
以在節點10和節點12處分別補償10 kVA為例。在10節點處接入1個10 kVA的風光電源,線路功率損耗、電壓損耗和節點電壓值見表5。此時電壓偏移量不符合要求。
在節點12處接入1個10kVA的風光電源,線路功率損耗、電壓損耗和節點電壓數值見表6。此時電壓偏移量符合配電網電壓要求。
4 結果比較分析
比較未接入風光電源、節點6接入10 kVA和接入12.5 kVA風光電源3種情況下的節點電壓,結果如圖3所示。由圖3可以看出,這2種接入容量都可以滿足電壓要求,但提升的電壓大小不相同。
比較未接入風光電源、在節點10接入10 kVA和在節點12接入10 kVA風光電源3種情況下的電壓,結果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雖然接入相同容量,且都起到提升電壓的作用,但節點不同效果差異很大。
5 結論
在接入位置確定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接入容量顯得尤為重要,適當的容量不但可以保證電壓質量,還能節約資源;而在接入容量確定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接入位置極為關鍵,只有選擇合理的位置才能保證線路的電壓要求。所以,在適當位置接入適當容量的風光電源可以起到提高線路電壓的作用,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以來農村低電壓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路洪岐.農村配網低電壓現象分析及綜合治理[J].農村電工,2014,22(2):35-37.
[2] 李隆先.農村低電壓分析及治理[J].新疆電力技術,2011(2):27-30.
[3] 周海華.淺談農村低電壓現象及治理[J].機電信息,2013(36):164-165.
[4] 李德孚.戶用“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技術與應用[J].農業工程學報,2006,22(增刊1):162-166.
[5] 尹靜,張慶范.淺析風光互補發電系統[J].變頻器世界,2008(8):43-45.
[6] 紀建偉,黃麗華,葛麗娟,孫國凱等.電力系統分析[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
摘要:在農村配電線路中接入風光電源,提升線路末端電壓,治理戶用型風光互補低電壓問題。通過潮流計算,分析農村配電線路中未接入風光電源、在同樣位置接入不容容量和在不同位置接入同樣容量風光電源3種情況下的電壓偏移情況。結果表明,在適當位置接入適當容量的風光電源,可以提高線路電壓。
關鍵詞:風光互補發電;接入容量;接入位置;低電壓;綜合治理
中圖分類號:TM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4)07-0048-03
電壓是電能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農村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縣域經濟的強勁發展,農村低電壓現象日益突出,成為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工程的重中之重。采取適當的措施快速、高效治理農村低電壓問題,是確保“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順利進行的關鍵。
近年來,在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雙重壓力下,微型風光互補技術在城鎮街道及農村路燈得以迅速推廣,給村鎮帶來了光明。利用風光發電技術在線路末端注入風光電源,提升線路末端電壓,是綜合治理農村低電壓問題的有效措施。通過實際配電線路計算,驗證低電壓治理效果。
1 農村配電線路基本情況
農村電網的結構復雜,為簡便起見,以圖1模型為例進行分析。0.4 kV配電線路阻抗的計算方案選擇LGJ-16型號電力線,功率因數為0.8。其中r=1.98 Ω;x=0.376 Ω,計算各段線路阻抗。由各段線路阻抗得到系統等值電路,如圖2所示(圖中已為每個節點標號)。
2 未接入風光電源的配電線路電壓偏移情況
2.1 第Ⅰ條線路電壓偏移計算
設全網電壓為額定電壓0.38 kV,由末端功率和電壓向線路首端計算全線路的功率損耗,根據公式ΔS=(R+jX)×10-3計算各段線路功率損耗,可得第Ⅰ條線路的首端注入功率,再根據首端注入功率和首端電壓算出各段線路的電壓損失量(如表1所示)。
由此可得第一條線路電壓偏移量:ΔU%=×100%=13.825%>7%,不符合配電網電壓要求。
2.2 第Ⅱ條線路電壓偏移計算
同理計算出第Ⅱ條線路接入前各段線路功率以及電壓損耗,對應節點實際電壓如表2所示。
由此可和第Ⅱ條線路電壓偏移量,不符合配電網電壓要求。
3 接入風光電源的配電線路電壓偏移情況
3.1 在相同節點接入不同容量
若在圖2中節點6處安裝一個風光電源,其發出的功率為10 kVA,線路功率損耗、電壓損耗和節點電壓值見表3。
此時電壓偏移量,符合配電網的電壓要求。
若在節點6處安裝1個12.5 kVA的風光電源,線路功率損耗、電壓損耗和節點電壓值見表4。
此時電壓偏移量,符合配電網電壓要求。
3.2 在不同節點接入相同容量
以在節點10和節點12處分別補償10 kVA為例。在10節點處接入1個10 kVA的風光電源,線路功率損耗、電壓損耗和節點電壓值見表5。此時電壓偏移量不符合要求。
在節點12處接入1個10kVA的風光電源,線路功率損耗、電壓損耗和節點電壓數值見表6。此時電壓偏移量符合配電網電壓要求。
4 結果比較分析
比較未接入風光電源、節點6接入10 kVA和接入12.5 kVA風光電源3種情況下的節點電壓,結果如圖3所示。由圖3可以看出,這2種接入容量都可以滿足電壓要求,但提升的電壓大小不相同。
比較未接入風光電源、在節點10接入10 kVA和在節點12接入10 kVA風光電源3種情況下的電壓,結果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雖然接入相同容量,且都起到提升電壓的作用,但節點不同效果差異很大。
5 結論
在接入位置確定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接入容量顯得尤為重要,適當的容量不但可以保證電壓質量,還能節約資源;而在接入容量確定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接入位置極為關鍵,只有選擇合理的位置才能保證線路的電壓要求。所以,在適當位置接入適當容量的風光電源可以起到提高線路電壓的作用,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以來農村低電壓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路洪岐.農村配網低電壓現象分析及綜合治理[J].農村電工,2014,22(2):35-37.
[2] 李隆先.農村低電壓分析及治理[J].新疆電力技術,2011(2):27-30.
[3] 周海華.淺談農村低電壓現象及治理[J].機電信息,2013(36):164-165.
[4] 李德孚.戶用“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技術與應用[J].農業工程學報,2006,22(增刊1):162-166.
[5] 尹靜,張慶范.淺析風光互補發電系統[J].變頻器世界,2008(8):43-45.
[6] 紀建偉,黃麗華,葛麗娟,孫國凱等.電力系統分析[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
摘要:在農村配電線路中接入風光電源,提升線路末端電壓,治理戶用型風光互補低電壓問題。通過潮流計算,分析農村配電線路中未接入風光電源、在同樣位置接入不容容量和在不同位置接入同樣容量風光電源3種情況下的電壓偏移情況。結果表明,在適當位置接入適當容量的風光電源,可以提高線路電壓。
關鍵詞:風光互補發電;接入容量;接入位置;低電壓;綜合治理
中圖分類號:TM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4)07-0048-03
電壓是電能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農村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縣域經濟的強勁發展,農村低電壓現象日益突出,成為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工程的重中之重。采取適當的措施快速、高效治理農村低電壓問題,是確保“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順利進行的關鍵。
近年來,在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雙重壓力下,微型風光互補技術在城鎮街道及農村路燈得以迅速推廣,給村鎮帶來了光明。利用風光發電技術在線路末端注入風光電源,提升線路末端電壓,是綜合治理農村低電壓問題的有效措施。通過實際配電線路計算,驗證低電壓治理效果。
1 農村配電線路基本情況
農村電網的結構復雜,為簡便起見,以圖1模型為例進行分析。0.4 kV配電線路阻抗的計算方案選擇LGJ-16型號電力線,功率因數為0.8。其中r=1.98 Ω;x=0.376 Ω,計算各段線路阻抗。由各段線路阻抗得到系統等值電路,如圖2所示(圖中已為每個節點標號)。
2 未接入風光電源的配電線路電壓偏移情況
2.1 第Ⅰ條線路電壓偏移計算
設全網電壓為額定電壓0.38 kV,由末端功率和電壓向線路首端計算全線路的功率損耗,根據公式ΔS=(R+jX)×10-3計算各段線路功率損耗,可得第Ⅰ條線路的首端注入功率,再根據首端注入功率和首端電壓算出各段線路的電壓損失量(如表1所示)。
由此可得第一條線路電壓偏移量:ΔU%=×100%=13.825%>7%,不符合配電網電壓要求。
2.2 第Ⅱ條線路電壓偏移計算
同理計算出第Ⅱ條線路接入前各段線路功率以及電壓損耗,對應節點實際電壓如表2所示。
由此可和第Ⅱ條線路電壓偏移量,不符合配電網電壓要求。
3 接入風光電源的配電線路電壓偏移情況
3.1 在相同節點接入不同容量
若在圖2中節點6處安裝一個風光電源,其發出的功率為10 kVA,線路功率損耗、電壓損耗和節點電壓值見表3。
此時電壓偏移量,符合配電網的電壓要求。
若在節點6處安裝1個12.5 kVA的風光電源,線路功率損耗、電壓損耗和節點電壓值見表4。
此時電壓偏移量,符合配電網電壓要求。
3.2 在不同節點接入相同容量
以在節點10和節點12處分別補償10 kVA為例。在10節點處接入1個10 kVA的風光電源,線路功率損耗、電壓損耗和節點電壓值見表5。此時電壓偏移量不符合要求。
在節點12處接入1個10kVA的風光電源,線路功率損耗、電壓損耗和節點電壓數值見表6。此時電壓偏移量符合配電網電壓要求。
4 結果比較分析
比較未接入風光電源、節點6接入10 kVA和接入12.5 kVA風光電源3種情況下的節點電壓,結果如圖3所示。由圖3可以看出,這2種接入容量都可以滿足電壓要求,但提升的電壓大小不相同。
比較未接入風光電源、在節點10接入10 kVA和在節點12接入10 kVA風光電源3種情況下的電壓,結果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雖然接入相同容量,且都起到提升電壓的作用,但節點不同效果差異很大。
5 結論
在接入位置確定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接入容量顯得尤為重要,適當的容量不但可以保證電壓質量,還能節約資源;而在接入容量確定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接入位置極為關鍵,只有選擇合理的位置才能保證線路的電壓要求。所以,在適當位置接入適當容量的風光電源可以起到提高線路電壓的作用,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以來農村低電壓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路洪岐.農村配網低電壓現象分析及綜合治理[J].農村電工,2014,22(2):35-37.
[2] 李隆先.農村低電壓分析及治理[J].新疆電力技術,2011(2):27-30.
[3] 周海華.淺談農村低電壓現象及治理[J].機電信息,2013(36):164-165.
[4] 李德孚.戶用“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技術與應用[J].農業工程學報,2006,22(增刊1):162-166.
[5] 尹靜,張慶范.淺析風光互補發電系統[J].變頻器世界,2008(8):43-45.
[6] 紀建偉,黃麗華,葛麗娟,孫國凱等.電力系統分析[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