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波
培育萬億朝陽產業 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
何紅波
要搶抓機遇,培育健康新業態,發展健康服務新模式,加快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

健康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必要條件。人類對健康的探索與追求沒有止境,隨著經濟社會、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的進步不斷水漲船高。從浙江來看,人均GDP已突破一萬美元,將在2015年實現全面小康、2020年前后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2020年以后浙江將在發達經濟體行列中前行。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帶動浙江城鄉居民健康需求總量迅速增加,需求范圍日益擴大化、需求層次日益多樣化、需求內容日益個性化。人的健康就是發展的動力。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轉換為消費,因消費而改善健康狀況,進而提高民生福祉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健康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和薄弱環節。今年7月8日,李克強總理在會見世界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領導人時明確指出,中國產業結構最大的調整是發展服務業,醫藥衛生事業完全可以先行。夏寶龍書記在8月30日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上的主題發言中,談到“構筑產業競爭新優勢”時指出“經濟轉型升級,產業是關鍵”。省政府已經提出要培育發展信息、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等7個大產業。夏書記講,“方向是對的,要加大力度、早見成效”,“可以從中再精選 3、4個產業加以重點突破”,“比如健康產業,發展空間巨大”。隨著收入增長和消費升級,市場需求和潛力加快釋放。我們要搶抓機遇,培育健康新業態,發展健康服務新模式,加快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
浙江市場活躍,民資充裕,城鄉居民健康服務需求旺盛,社會資本投資健康服務業意愿強烈。今年5月省政府印發實施《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2014〕22號),明確提出培育萬億朝陽產業,力爭浙江健康服務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主要是八大任務:
一是加快形成多元辦醫格局。醫療衛生服務是健康服務業的關鍵環節和核心內容。要組建醫院發展中心和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醫療機構,把深化公立醫院改革與發展社會辦醫工作協同起來推動。一方面,按照管辦分離的要求,由醫院發展中心代表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推動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醫院制度,并形成醫療衛生領域國有資產管理和投融資平臺,積極探索公立醫院帶動和支持社會資本辦醫的有效形式。另一方面,通過采取混合所有、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辦醫形式,把公立醫院的人才技術資源優勢與市場的資本和機制優勢結合起來,更好更快地支持社會辦醫做大做強,并倒逼公立醫院深化改革,增強外部壓力催生內生性改革動力,從而加快形成開放、競爭、有序,各負其責、各具活力的多元辦醫格局。
二是大力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健康保險是將健康服務需求轉化成消費的重要保障機制。要改革基本醫療保險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基本醫療保險與商業健康保險的銜接,充分利用商業再保險機制,全面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建設,加強重特大疾病保障;要積極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信息和資源共享,支持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商業保險公司經辦包括基本醫療在內的各類醫療保險業務。要豐富和創新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和服務,鼓勵開發重大疾病保險、特定疾病保險等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鼓勵開發長期護理保險、失業失能收入損失保險等與健康管理、運動健身、養老服務相關的保險產品,積極推行醫療責任保險、醫療意外保險等多種形式的醫療執業保險,以產品和服務創新,有效激發和滿足市場需求,支持多樣化健康服務供給。
三是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服務。截至2013年末,浙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897.8萬人,占戶籍人口的18.63%,比上年同期增長4.68%。高度重視面向老年人的健康服務,在養老服務中融入健康理念,加強養老服務中的醫療衛生服務支撐,是應對老齡化挑戰的必然要求。要建立健全老年醫療服務體系,鼓勵發展老年康復醫院、老年保健院、臨終關懷醫院等機構。要加強養老服務與醫療服務資源布局規劃銜接,推進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之間合作,建立健全養醫結合機制。要拓展社區健康養老服務,提高社區為老年提供日常護理、慢病管理、康復、健康教育和咨詢等服務能力。鼓勵醫療機構將醫療護理和康復等服務延伸至家庭,探索為失能、半失能老年設立“家庭病床”。
四是支持發展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中醫藥在健康服務業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優勢,集中體現在中醫治未病、保健康復及“簡、便、驗、廉”等方面。要強化浙江中醫藥地方特色優勢,以“浙八味”等道地藥材深度開發、傳統名優中成藥開發為重點,推進產、供、銷、用一體化發展,推進建設一批中醫藥養生基地。要推進中醫藥適宜技術的廣泛應用,規范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制訂社會化中醫藥養老保健服務機構和人員的準入條件、服務規范。鼓勵社會資本舉辦中醫醫療機構,支持連鎖化運營,培育壯大浙江傳統中醫藥品牌。
五是積極發展健康管理服務。推進責任醫生簽約服務,建立社區醫生和居民契約服務關系,完善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就醫診療制度。價格主管部門制訂責任醫生簽約服務、家庭病床等社區衛生服務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明確基本醫保支付范圍,研究制訂相關費用分擔與分配機制。發展多樣化健康服務,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發展健康體檢、專業護理、康復、心理健康、母嬰照料以及環境消毒與病媒控制等專業健康服務機構。鼓勵和支持專業健康體檢機構向全面的健康管理機構發展。發展體育健身服務,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體育健身組織,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體育場館的建設和運營管理,開展形式多樣的運動健身培訓、健身指導咨詢等服務。推進政府購買體育健康服務,開展醫保卡個人賬戶年度結余部分用于特定場所體育健身消費試點。
六是創新發展健康信息服務。信息化是健康服務業發展的翅膀。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在其暢銷書《財富第五波》中,將信息產業和健康產業分別譽為財富浪潮的第四波和第五波。兩者的嫁接,既有利于壯大提升信息產業發展基礎和水平,也有利于健康服務市場的開拓和醫療服務模式的創新變革。在推進健康服務業發展中,各地各部門要抓住信息經濟發展的時間窗口,把發展健康信息產業作為重要開發和拓展領域。要圍繞“搭建健康信息服務基礎框架、開發健康信息服務普惠項目、拓展健康信息服務新型業態”三個方向,重點在醫藥研發,改造傳統醫院治理結構、運行機制和服務模式,引導醫療消費和構建有序就醫秩序,開發數字醫療服務和新興健康服務業態,促進醫療數據和資源共享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七是全面發展健康旅游和文化服務。鼓勵優質醫療機構與旅游服務機構合作開發健康旅游產品和服務,推進醫療、中醫養生保健、體育健身等與旅游的聯動發展,打造一批健康旅游高地。推動健康知識傳播機構發展,加強健康文化傳播與交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加強各類社會公益性健康教育平臺建設。加強中醫藥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利用,鼓勵開發特色醫藥文化資源。
八是培育健康服務業相關支撐產業。突出高端引領,以智能化、網絡化為方向,發展現代醫療器械、康復裝備和健康智能終端裝備等產業。鼓勵醫療機構、科研院所開展藥學研究、臨床試驗等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積極發展電子商務,重點培育大型藥品流通企業,構建現代醫藥物流網絡。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康復服務領域,引導專業醫學檢驗中心、衛生檢測中心、影像中心和病理中心等發展。支持第三方醫療服務評價、健康管理服務評價,以及健康市場調查和咨詢服務。加強傳統保健食品品牌建設,扶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保健品基地建設,推動以海洋生物、中醫藥、特色動植物為基礎的新型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的開發,促進保健食品與養老服務、美容美體、醫療康復等行業的融合發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