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忠LI De-zhong
(海原縣水務局,海原 755200)
(Haiyuan County Water Authority,Haiyuan 755200,China)
壓砂地也叫砂地,是香山地區農民經過長期的農作實踐總結出的一種抗旱、保墑、抵抗水土流失的一種耕作方式。其主要特點是:蓄水保墑、防旱抗旱、提高地表溫度、預防水土流失、降低勞動強度等。當地農民主要利用這種壓砂地種植硒砂瓜,目前已經形成一種優勢產業,被中衛市列為八大優勢特色產業之首。因此,在中央大力提倡發展名、優、特優勢經濟作物,增加農民收入、調整產業結構的前提下,深入研究和總結砂地的作用機制和耕作栽培技術,大力提升砂地的產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香山地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部,屬溫帶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7.3 度,多年平均降水量271.4mm,主要集中在七、八、九3 個月,降雨突發性強,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現。多年平均蒸發量1350mm,年平均日照時數2846h,太陽年幅射總量141.96ka/cm2,年平均無霜期145d。冬春兩季多風,年平均風速3.6m/s,最大可達34m/s。主要自然災害有干旱、洪水、霜凍、風砂及冰雹。
該地區總的氣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氣候溫暖,升溫較快,降水稀少,風大沙多;夏季炎熱,光照充足,蒸發強烈;秋季涼爽,降溫快,降水多于其它三季;冬季寒冷,干旱少雨雪,且多西北風。
該區硒砂瓜種植已有100 多年的歷史,悠久的種植歷史和栽培經驗,優越的自然條件,有利于硒砂瓜糖分的積累,得天獨厚的含硒元素品質,生產的硒砂瓜遠銷全國各大中城市,是該地區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硒砂瓜產業已成為中衛市八大優勢特色產業之首,香山地區硒砂瓜基地也被自治區農牧廳確定為首批無公害農產品示范基地。
香山區位于寧夏中部干旱帶的核心區,屬中衛市環香山地區內陸河流域,距中衛市約80km。地理位置在東經105012′12″-105020′57″,北緯36040′05″-36055′22″。面積約218.5km2,該項目區地處內陸河盆地,屬典型的資源性缺水地區,干旱是影響香山地區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主要自然因素。
項目區為黃土丘陵溝壑區,日照比較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846h 左右,多年平均氣溫為7.3 度,≥10 度的有效積溫為2804 度,無霜期145d,光熱資源豐富。
項目區屬寧夏中部干旱帶,為典型的大陸性氣候,風大沙多,干旱少雨,光熱資源豐富,年均降雨量271.4mm,(降水量月分配見表1)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4.9%。

表1 降水量月分配表 單位:mm
該流域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E601 型)1350mm,蒸降比為4.82。
水面蒸發逐月分配如表2 所示。

表2 流域逐月蒸發量表 單位:mm
事實證明。鋪砂后,砂石間的孔隙率增大,能夠保蓄雨水,延長雨水在土壤表層的停留時間,從而大大地減少了土壤水分蒸發。使得土壤保蓄較多的水分。香山地區的砂地其主要農事活動集中在3-9月份。3-5月份是當地有效降水量最少的時候,而此時,為保農時,作物的幼苗必須播種,當地科學的種植方法是:在預先挖好的種植瓜苗的穴位進行穴灌,然后種上瓜苗,覆上3-5cm 的壤土,再在上面蓋上塑料薄膜,數種舉措并舉,有效地保證了作物有苗期生長所需的水分和溫度。

表3 砂、土地土壤含水量(%)比較
和土壤相比較,砂石具有導熱快的特點。到了晚上,由于受到砂石的覆蓋,土壤的溫度又散失地比較慢,因此,砂地的溫度相對比較高。根據興仁鎮農科所2008年對部分砂地的土壤溫度測定,在農事活動的3-9月份,砂地的田間氣溫比土地的田間氣溫相對高2-3 度,尤其是6-7月份硒砂瓜坐果高峰期,砂地田間氣溫比土地的田間氣溫最高可超出4 度,這極有利于作物的生長。
香山地區屬于干旱地區,年降水量大大的低于年蒸發量,鋪砂后,減少了水分蒸發,同時隨著雨水的沖刷耕作層的土壤含鹽量得到明顯的降低。香山地區冬春季節多西北風,夏季多暴雨,風蝕、水蝕都比較嚴重,而鋪砂后,這種現象得到很大的改善。
選擇鋪設砂地的砂石,主要要求含土量不能太多,砂石粒徑不能太大,配合比合理,沒有污染的當地硒砂。
選擇鋪設砂石的土地,一般要求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有一定的坡度(3-5 度)的耕地。溝壩地一般不能選擇,避免洪水淤積,砂土混合,使得砂地過早老化。
鋪砂前,要對所選的土地進行平整,施肥,耕翻耙磨,清除作物根系。本次施肥,要求每畝加施5000-7000kg 的農家肥,以廄肥最好。
鋪砂時間一般情況下選擇在土壤封凍之后也就是12月份到來年的1月份,因為這期間土壤封凍,大型運輸工具拉運砂石到田間后,對土壤的壓實影響比較小,這樣對來年的作物生長有利。采取倒進順腿法平鋪,人工攤平。鋪砂厚度一般要求在15-20cm 間。
砂地的經營管理,就是在現有的砂地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創造出有利于作物可持續生長的環境。
砂石鋪設后,在本年度作物收獲結束,下年度作物種植未開始之前對砂石進行翻耕,翻耕時,嚴禁擾動砂石下面的壤土。
砂地施肥根據種植作物的不同施肥的方法也有所不同,現階段香山地區的砂地絕大多數都種植硒砂瓜,施肥的方法多采用穴播和條播兩種。穴播就是人工扒開砂石,在壤土5-15cm 層處播上肥料;條播就是利用播種機把粉碎的肥料播到砂石下的壤土層。肥料以羊廐糞最好。
香山地區的大規模壓砂活動早在2010年就已經結束。目前大部分的砂地都進入高產期,一般情況下,砂地的生產壽命大約是30-40年,超過這個年限,需要重新鋪砂。而起除老砂的勞動強度很大,并且大面積的起除,老砂的丟棄地方都存在著問題,需要很快地解決,鋪設砂石,雖然減輕了干旱對農作物的影響,但是,仍然滿足不了作物生長對水分的要求,大力發展微灌勢在必行。科學的灌溉技術亟待推廣。
大面積的鋪設砂石,改變了當地的氣候,從長遠的角度看,對當地的生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根據當地氣象站的記錄,這幾年香山地區的年降雨量在逐年減少,這一現象也值得重視。
[1]張曉華,田軍倉,宋天華.寧夏地區硒砂瓜特色產業發展現狀調查分析[J].中國市場,2009(10).
[2]田軍倉,孫兆軍,劉聲鋒,許強,張蓉,蔣齊,呂宏軍.西北干旱地區壓砂瓜產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A].2007年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
[3]閆立宏.寧夏壓砂地建設的幾個技術要點[J].寧夏農林科技,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