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娟
(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乳腺科,湖北 荊州434020)
品管圈(qualitycontr ol circle,QC)也稱為品質圈,是指同一工作單位或工作性質相關聯的人員,自動自發組織起來,科學運用各種工具,持續地進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等業務的小組。品管圈在20世紀90年代被引入醫院管理領域,已經在護理質量管理、臨床護理、護士素質、健康教育、儀器管理等方面開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2011年我科開展了以 “提高護生生活護理質量”為課題的品管圈活動,現報道如下。
我科具有帶教護生資格的護理人員15名,均為女性。其中本科14名,在讀碩士1名。護師9名,主管護師5名,主任護師1名。每月接受實習護生10~12名。
1.2.1 成立QC小組并確定職責 成立QC小組,小組成員15名,均為帶教老師自愿參加。教學組長任QC小組組長,全面負責組內活動。
1.2.2 QC實施方法
1)選題。通過與實習護生在出科交流會上的深入訪談,了解到大部分護生對基礎護理認知缺乏,甚至對生活護理出現抵觸情緒。為改善這種狀況,小組提出以 “提高實習護生生活護理質量”為活動主題。
2)現狀調查。結合衛生部 《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自行設計問卷,內容包括:①性別、年齡、學歷。②護生對生活護理的實施情況。對2011年7至12月于我科輪轉的70名實習生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回收率100%。結果顯示,80%護生認為潔面梳頭、足部清潔、指/趾護理、溫水擦浴、協助患者進食水、協助更衣、床上洗頭等生活護理的內容應該由家屬完成。該結果反映了護生對基礎護理內涵認識上的誤區,重技術輕照護的思想比較嚴重。
3)原因分析。小組成員從人、物、環境、方法4個方面分析,并經過要因確定,找出以下5個主要原因:重操作輕照護;排斥生活護理;依賴家屬;職業認同感差;擔心工作量增加。
4)對策。①身教勝于言傳,完善臨床帶教。帶教老師對生活護理的認知程度,決定了護生對生活護理主動實施程度。帶教老師應充分認識到生活護理的重要性及專業內涵,不依賴家屬、護工參與生活護理工作,以堅定的專業態度、積極的工作熱情感染護生,充分發揮積極的榜樣作用,在言傳身教中讓護生從心理上接受并適應生活護理。無論工作多忙,帶教老師都要擔負起帶教的責任,抽時間親自帶護生給患者做生活護理,一邊做,一邊把護士該注意的、該觀察的細節說給護生聽,還可以讓護生一起參與,在示教的同時,培養護生 “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1]。并將生活護理操作和治療性操作同步納入到教學與考核中。②強化護生的專業思想,讓護生理解護士的本質就是 “照顧”。不論是生活護理還是治療性操作都是為了滿足患者需要,從而使護生逐步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針對護生認知上的誤區開展講座。培養護生現代醫學模式下的新型護理意識,轉變 “生活護理等同伺候人”的觀念。更加認識到基礎護理中尤其生活護理方面是病人最基本的需求,也是護士的基本職責[2]。③正面激勵,通過開展生活護理操作競賽、公開患者對護生的表揚、定期評選優秀護生等方法調動護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以奉獻為主題,適時開展護生理想、人生觀的正面教育,使護生積極、快樂地投身于生活護理中。④定期舉辦生活護理經驗交流會。邀請科內生活護理落實較好的優秀護士給護生開座談會,介紹經驗,如何用實際行動將 “洗頭、面部清潔、足部護理”等生活護理內容變得更有專業內涵,并暢談體會和收獲,促使護生對生活護理進一步的認識。⑤關注護生身心健康,提高心理調試能力。部分患者 “重醫輕護”的思想及行為依然存在,護士得不到應有的理解和尊重,容易打消護生的積極性,從而對可做可不做的生活護理產生排斥心理。
比較QC前(2011年7至12月)70名護生、QC后(2012年1至6月)72名護生實施生活護理的情況以及患者滿意度。兩組護生均為全日制大專學生,學制3年,均為女性。兩組護生在年齡、在校理論成績及技能考試成績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1、表2。

表1 兩組護生生活護理實施例數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滿意率比較
2010年國家衛生部下發了加強臨床護理優質服務的通知,構建 “強化護理服務理念、夯實基礎護理、創新管理機制、完善保障體系”為主的優質護理服務體系,而生活護理是基礎護理中重要組成部分,是患者必需的、最基本的需要,其滿足程度與健康密切相關[3]。臨床實習是護士的必經階段,護生實施生活護理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其畢業后是否能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因此提高護生生活護理的質量,改變其重操作、輕照護的思想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QC活動是提高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調查實習護生重操作輕照護的心理,再開展品質圈活動找出存在的問題,制定方案,科學地執行相應措施,將有助于改善護生對生活護理的認知及態度,從而提高生活護理的質量。真正做到夯實基礎護理,為患者提供滿意服務。在人力的保障下,逐步解決依賴患者家屬和護工完成生活護理的不良現狀[4]。同時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增進了團隊彼此的合作與溝通,加強了團隊的凝聚力。
[1]吳飛盈,廖海濤,盧義萍 .在護生教育中增加生活護理教育的探討 [J].全科護理,2011,1(9):267-268.
[2]丁炎明 .護理人員現代護理觀與基礎護理認知現狀及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3 A):56-58.
[3]藍愛春,張曉曉,張純 .臨床護士執行基礎護理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 [J].護理學報,2010,17(8 A):62-64.
[4]岳麗清,李映蘭 .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初步實踐與體會 [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5):3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