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前,中國無數的先進知識分子和仁人志士都在為中國走什么樣的道路而努力探索,他們曾誠心誠意地向西方學習,進行種種嘗試,試圖走西方的資本主義道路,但是,各種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在這種探索過程中,李大釗同志從強烈的愛國主義立場出發,確立了馬克思主義這一指路明燈,堅定的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一、為救國救民,李大釗選擇社會主義道路
李大釗在確認了馬克思主義以后,便不遺余力地宣傳馬克思主義,并用來觀察國家命運和指導革命實踐,他在挽救祖國和民族的斗爭實踐中得出一個科學的結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但是李大釗在尋找救國之路的過程中,不是一下就找到了社會主義道路,而是經過苦苦探索,也走過很多曲折的道路。一開始,他和許多先進分子一樣,走的是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學習之路,因為他早年受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的影響較深,對他們探索的道路也進行過研究,也曾對達爾文的進化論,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空想社會主義,以及資本主義社會制度都進行過研究探討,甚至嘗試過。但通過分析國情,進行冷靜思考,李大釗認為上述途徑均解決不了中國的根本問題,可是當時還提不出理想的救國良策。正是在他尋找救國之路的憂慮之際,俄國爆發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這個劃時代的偉大事件給了他極大啟迪,他在先進的中國人中間最早看到了十月革命的偉大意義,最早接受了十月革命的影響。從此,他由革命民主主義者開始向共產主義者轉變,他的立場、觀點發生了根本變化,拋棄了進化論,接受了階級論,否定了唯心史觀,接受了唯物史觀,批判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接受了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開始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宇宙觀來觀察中國的命運,認真地總結了我國自鴉片戰爭起先后進行的太平天國革命、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屢遭失敗的歷史教訓,從中得出了正確的結論:中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殊社會條件下,走資本主義道路是行不通的,原因是:
1、帝國主義國家不允許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列強之所以入侵中國,并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國變成資本主義的中國,而是為了從中國掠奪財富去發展他們的資本主義,把中國變成它們的廉價原料、勞動力的來源地,高價傾銷他們商品的大市場,把中國變成它們的附屬國,一切聽從它們擺布。
2、中國的封建勢力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讓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取而代之。在中國近代史上,先后進行的太平天國革命,戊戌變法等向往資本主義的變革,都被諸王朝勾結帝國主義殘酷地鎮壓下去了。
3、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軟弱,沒有能力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徹底勝利。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經過四十年的艱苦奮斗,好不容易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但隨后不久,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就被代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利益的袁世凱竊奪了,使這場革命以夭折告終。
基于上述原因,李大釗明確指出,要把中國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運中解救出來,創建青春中華,只有依靠馬克思主義的真理,走十月革命指引的路,在無產階級領導下,來一次徹底的大變革,才是唯一的出路,同時他指出“社會主義之來臨,乃如夜之繼日,地球環繞太陽的事實一樣確實。”對于這個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我們“足祗能迎,不可拒的?!睆亩?,他提出了中國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論斷。
李大釗同志為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為了挽救危難之中華,使我國徹底改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狀況,實現獨立自主,使受壓迫、受奴役的勞苦大眾得以翻身解放,當家做主,這是完符合國家和人民利益的。
綜上所述,李大釗同志的這一歷史選擇,既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也不是教條主義,更不是迎合某種勢力,完全是根據我國國情,經過在探索中思考在比較中選擇而得出的正確結論。歷史的發展以無可辨駁的事實告訴我們,中國人民選擇的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必然。
二、通過深刻研究,堅定社會主義的信念
李大釗對社會主義的研究是很深刻和精到的,李大釗對中國社會主義的論述,從他的有關文章中可以歸納出以下要點,從中可以看到李大釗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他指出:
1.中國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原有適應實際的可能性”,“怎樣應用于中國今日的政治經濟情形”,“會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情形生出一種適應環境的變化”,不能“置吾國情于不顧”。各國的國情不同,各國的情形就各異?!案鲊厣M容忽略”。中國的社會主義“將來發生之時,必與英、德、俄有異?!保?“要問中國今日是否已具實行社會主義的經濟條件,須先問世界今日是否已具實現社會主義的傾向的經濟條件,因為中國的經濟情形,實不能超出于世界經濟勢力之外”。[1]
2.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首要建設革命政權。
只有社會主義的國家政權,才能實現真正的、大多數的民主,實現無產階級專政?!霸嚳磳淼沫h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社會主義的民主,就是人民的統治。
3.社會主義是億萬勞動人民的事業。
“社會主義的實現,離開人民本身,是萬萬做不到的”“社會主義也有相當的競爭,”但不同于資本主義那種“是人類入悲慘之境”的競爭.“社會有競爭而進步,良好的競爭,是愉快而有為無不可以行之”。[2]
由此可見,李大釗在研究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深深堅定了社會主義的信念。
三、李大釗為我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付出了血的代價
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歷來是兩個階級、兩種思想的斗爭焦點。李大釗在研究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就意識到,要變革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新制度并非易事,必須付出更大代價,但他為了挽救危難之國家,不顧個人安危,勇敢地投入了這一偉大革命斗爭實踐。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在中國傳播,一開始就遇到了國內外敵對勢力的極端仇視,他們把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視為“洪水猛獸”、“過激主義”、“異端邪說”,到處查禁“過激主義”緝拿“過激派”,盡管如此,李大釗毫不畏懼,本著堅定的信念,積極開展各項工作。1920年4月2日,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了社會主義研究會,“集合有信仰能力研究社會主義的同志,互助的來研究并傳播社會主義思想?!苯又?,他依據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原理,加緊了對社會主義理論的研究,并提出了精辟論述?!爸袊挥衽d實業則已,如欲振興實業,非先實行社會主義不可”。[3]“社會主義是要富的,不是要窮的,是整理生產的,不是破壞生產的”。[4]“社會主義不是使人盡富或皆貧,是使生產、消費、分配適合的發展”,“社會主義不是破壞生產,是求進步的、適合的生產,即整理生產”,“社會主義因各地各時之情形不同,各求其適合者行之,遂發生共性和特性結合的一種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隨時隨地不同者),故中國將來發生之時,必與英德俄……有異”。[5]“各國所有的特色亦豈可忽略”。[6]“社會主義的實現,必須經過三階段:一、政權的奪??;二、生產及交換機關的社會化;三、生產分配及一般執行事務的組織”。[7]
李大釗同志的這些精辟闡述,為我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指明了方向。李大釗同志同時又以驚人的膽略和頑強的毅力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用革命理論武裝進步青年的頭腦,培養共產主義戰士;倡導新文化運動,是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創建中國共產黨,為我國革命事業確定了領導核心。
李大釗的這些革命行動,激起了反動當局的仇視。但他面對反動政府的通輯,面對白色恐怖毫不畏懼。被捕入獄后,敵人用高官厚祿收買,用酷刑折磨,李大釗始終大義凜然。最后,為了人民解放,為了黨的革命事業,從容就義,犧牲時年僅三十八歲。
所有這些充分表明,李大釗同志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信念是何等堅定,他在星星之火時堅持,在白色恐怖下堅持,在絞刑架前仍然堅持,他的信念與壯舉,足以驚天地泣鬼神。
李大釗同志的社會主義思想與理論內容,是比較完整的、豐富的。他最早明確指出了中國必須走社會主義的道路是唯一的出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是李大釗同志社會主義思想理論核心,他的理論也是今天我們獲得的寶貴精神財富,對我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仍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注釋:
[1]李大釗《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
[2]李大釗《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
[3]李大釗《社會主義下之實業》
[4]李大釗《社會主義釋疑》
[5]李大釗《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
[6]李大釗《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
[7]李大釗《社會主義下的經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