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鴻,鄧日生,熊靜宇,王春香 (嶺南師范學院體育科學學院,廣東湛江524048)
網球運動是一項以技能為主導的隔網對抗項目,但在運動過程中,尤其在一場耗時三四個小時的比賽中,網球運動員需要消耗非常大的體能。因此,有研究者認為,網球運動員的有氧運動能力,是完成大運動量比賽的前提條件[1]。高校學生網球隊一般由業(yè)余運動員組成,由于大部分隊員起步晚,基礎技術水平較低,訓練時間較短等客觀原因,現實中不可能對其進行高強度的、全面的、系統(tǒng)的體能和技能結合訓練。因此,大部分高校將業(yè)余網球隊的訓練重點放在了技能訓練上,而體能訓練則通過訓練以外的方法和手段來提高體能。一是通過科學訓練以提高力量素質,二是不斷尋求訓練以外的能支撐運動系統(tǒng)高效工作的方法。在諸多的強力手段中,營養(yǎng)補充應用最為普遍,并能根據需要應用營養(yǎng)素補充品或特定功效營養(yǎng)品。1,6-二磷酸果糖 (fructose-1,6-diphosphate,FDP)、左旋肉堿 (L-Carnitine)、谷氨酰胺 (Gln)作為營養(yǎng)學運動強力手段有其不同的效應和不同的作用機制,三者單獨應用的強力效應已被很多研究與運動實踐所證實[2-4]。然而以FDP、L-Carnitine、Gln作為復合營養(yǎng)補劑應用于網球運動員的大強度訓練中,其效應尚未見到相關報道。為此,筆者根據網球運動項目的功能特點,將FDP、L-Carnitine、Gln作為復合營養(yǎng)補劑對業(yè)余網球運動員進行復合營養(yǎng)補充,通過3種物質的聯合作用,達到在大強度訓練和比賽中,讓運動員身體機能迅速恢復的目的,為探討通過營養(yǎng)干預提高網球運動員成績的有效方法提供試驗依據?湛江師范學院校級青年項目 (QL0921)。。
用配對設計將24名男性業(yè)余網球運動員隨機分為2組:單純體能訓練組 (對照組)、體能訓練+復合營養(yǎng)組 (試驗組),每組12名。單純體能訓練組 (對照組)年齡21.2±0.8歲,身高172.6±4.8cm,體重64.7±4.9kg;體能訓練+復合營養(yǎng)組 (試驗組)年齡21.5±0.6歲,身高173.0±4.1cm,體重64.9±4.7kg。2組年齡、身高、體重無顯著性差異 (P>0.05)。
2組觀察對象體能訓練方案為:周二進行1500m×1組、800m×2組、俯臥撐20個×4組、曲徑移動練習5min×2組;周四進行1500m×1組、800m×2組、單杠引體向上20個×3組、4點循環(huán)移動練習5min×2組;周六1500m×1組、800m×2組、負重彎舉20個×4組、臺階交換跳3min×4組。同時每天均完成相同的網球技能訓練計劃,連續(xù)訓練8周。訓練前、后進行各項指標檢測。
運動補劑選擇FDP(上海天龍藥業(yè)有限公司產品 (國藥準字H20010623))、L-Carnitine和Gln(均為北京康比特運動營養(yǎng)公司產品)。試驗采用雙盲法,試驗組口服FDP片 (2片/次,2次/日);L-Carnitine膠囊 (4粒/次,2次/日);Gln膠囊 (3粒/次,2次/日),并用50ml的溫開水調配成溶液,讓試驗組受試者先后在睡覺前和運動前服用,而用口感和色澤相近的安慰劑給對照組的受試者服用,持續(xù)服用八周。試驗過程中,受試者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和正常訓練。運動測試分別在試驗前和試驗后進行。
對照組和試驗組均于試驗前采用日本COMBI WELLNESS公司研制有氧功率自行車(AEROBIKE 75XLⅡ),測試有最大吸氧量(VO2max(ml/(kg·min));75%最大心率時的攝氧量(VO275%HRmax(L/min));75%最大心率時攝氧量體重比率 (VO275%HRmax/Weight(ml/(kg·min));75%最大心率時的功率 (PWC75%HRmax(W))。有氧功率自行車的坐姿調整→輸入被測試者性別、年齡、體重→安裝耳夾式光電脈沖感應器→受試對象進入安靜狀態(tài)→開始運動,運動負荷從5W開始,運動90s后,以10W/min遞增,直至出現75%最大心率時負荷不再增加直至測試結束。蹬車速度為50r/min,同時記錄安靜時、運動后即刻、運動后3、5min時的最大心率 (HR);8周后重復上述測試。
口服復合營養(yǎng)補劑前,VO2max、VO275%HRmax、VO275%HRmax/weight、PWC75%HRmax試驗組和對照組比較無顯著差異 (P>0.05),提示試驗設計均衡。口服復合營養(yǎng)補劑8周后重復測試,試驗組各項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且試驗組試驗后上述指標顯著高于試驗前 (P<0.05)。對照組試驗后各項指標與試驗前比較,差異無顯著性 (P>0.05)(見表1和表2)。
表1 受試者試驗前后VO2max、VO275%HRmax結果比較(±s)

表1 受試者試驗前后VO2max、VO275%HRmax結果比較(±s)
分組 n VO2max/ml· (kg·min)-1VO275%HRmax/L·min-1試驗前 試驗后對照組 12 42.05±3.79 43.11±3.52 1.73±0.19 1.81±0.2試驗前 試驗后1試驗組 12 41.89±3.76 48.29±4.14 1.76±0.18 2.18±0.24
表2 受試者試驗前后VO275%HRmax/Weight、PWC75%HRmax結果比較(±s)

表2 受試者試驗前后VO275%HRmax/Weight、PWC75%HRmax結果比較(±s)
-1PWC75%HRmax/W分組 n VO275%HRmax/Weight/ml· (kg·min)試驗前 試驗后對照組 12 26.19±2.68 28.36±2.35 154.91±14.12 159.7試驗前 試驗后5±13.03試驗組 12 27.47±2.20 31.88±2.27 153.08±13.90 189.41±16.00
口服復合營養(yǎng)補劑前,HR試驗組和對照組比較無顯著差異 (P>0.05),提示該運動負荷下2組受試者的反應程度及恢復過程相同。口服復合營養(yǎng)補劑8周后重復測試,恢復期3、5min時的HR,試驗組試驗后低于試驗前,差異顯著 (P<0.05);運動后5min恢復期的HR,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2組間比較差異顯著 (P<0.05)。對照組3、5min試驗后與試驗前比較,差異無顯著性 (P>0.05)(見表3)。
表3 受試者試驗前、后HR變化結果比較(±s次/min,n=12)

表3 受試者試驗前、后HR變化結果比較(±s次/min,n=12)
安靜時3min 5min對照組 64.5±7.4 67.1±8.7 99.1±8.5 78.8±7.6 74.1±6.分組 試驗前 試驗后試驗前運動后恢復期即刻3min 5min試驗后運動后恢復期即刻8 98.7±7.9 79.9±8.0 75.1±7.5試驗組 65.0±7.1 65.6±6.8 98.9±7.8 77.9±7.5 73.7±7.1 99.4±8.1 74.7±8.5 66.3±7.4
所有運動項目中的體能訓練,都包含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內容。一般體能訓練的目的在于提高運動參與者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全面發(fā)展運動素質。網球運動也不例外,其對身體的速度素質、力量素質和耐力素質都有較高要求。因這些素質不僅是運動員掌握專項技術的基礎,也是比賽中保證技能充分發(fā)揮先決條件。發(fā)展心肺功能是提高耐力素質核心內容[5-6]。該試驗的設計是觀察業(yè)余網球運動員口服復合營養(yǎng)補劑對增進有氧運動能力的效應,以探討復合營養(yǎng)補劑對網球隊員耐力素質的影響。VO2max是反映機體有氧工作能力的綜合性指標,它主要取決于心臟的泵血功能,當然也與肌肉利用氧的能力有關。該試驗觀察到服用FDP、L-Carnitine、Gln后,VO2max、VO275%HRmax、VO275%HR-max/Weight、PWC75%HRmax試驗組上述各項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且試驗組試驗后上述指標也顯著高于試驗前 (P<0.05)。而對照組有氧能力試驗前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結果提示口服復合營養(yǎng)補劑能增進業(yè)余網球運動員的有氧能力。因2組試驗對象的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相等,推測營養(yǎng)補劑增進有氧訓練效果可能是通過降低運動負荷閾而實現的。
運動性疲勞最簡易的評定指標是測定HR的變化,一般用基礎心率、運動中心率和恢復期心率進行判斷[7]。機體在運動后,經過休息,HR可恢復到運動前的狀態(tài),因此,該試驗是觀察業(yè)余網球運動員在運動后恢復期的HR。運動后,身體處于疲勞狀態(tài),此時的心血管系統(tǒng)機能下降,心率恢復時間也延長,可以此作為判斷疲勞程度的指標。補充FDP、L-Carnitine、Gln的運動員,運動后5min心率恢復較對照組明顯加快,說明該營養(yǎng)補充劑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調節(jié)有著積極作用。
補充FDP、L-Carnitine、Gln能有效地提高業(yè)余網球運動員有氧運動能力,同時可使運動員的心率在遞增負荷運動后恢復增快。研究提示,在運動訓練或體育比賽前,可采用適時補充FDP、L-Carnitine、Gln營養(yǎng)品,聯合應用可能對運動性疲勞的消除和體能的恢復有更大的促進作用。
[1] 李慶有,俞繼英,葉飛 .網球運動員體能訓練若干理論問題探討 [J].武漢體育學院報,2006,40(10):54-56.
[2] 洪長清,謝敏豪,嚴翊 .補充果糖-1,6-二磷酸鈣對男子舉重運動員大負荷力量訓練期間紅細胞指標及免疫激活狀態(tài)的影響 [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0,29 (5):530-532.
[3] 張憲亮,徐波 .左旋肉堿 (L-肉堿)對運動能力的影響 [J].遼寧體育科技,2011,33(2):50-51.
[4] 劉瑾彥 .五周遞增負荷運動及補充谷氨酰胺對青年大學生血紅蛋白含量的影響 [J].福建體育科技,2008,27(1):27-29.
[5] 周建梅,張志華,楊慈洲 .我國奧運備戰(zhàn)女子網球運動員體能訓練實踐研究 [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6):132-136.
[6] 馮連世,馮美云,馮煒權 .優(yōu)秀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方法 [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36-38.
[7] 蘇志雄,郝選明 .心率監(jiān)測在運動訓練中的作用及影響因素 [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28(2):89-91.
[8] 吳強 .網球運動疲勞產生的原因及恢復措施 [J].遼寧體育科技,2010,32(5):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