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莉
摘 要:多媒體教學在現代教育教學模式下有著十分突出的優勢,在大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育手段為教學增彩也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與傳統教學模式相輔相成,提高大學語文的教學效果,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 大學語文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c)-0135-01
隨著各個高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大學語文的教學地位也逐漸穩定,被定義為公共基礎課。大學語文在不斷豐富當代大學生學習內容的同時,也承擔著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任。多媒體作為一種現代教育手段進入大學語文課堂,可以說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次革命,對大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運用和教學效果的提高,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多媒體的運用,應該從他是一把雙刃劍的角度分析,他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無利的一面,應該合理應用,這樣才能將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1 多媒體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意義及優勢
(1)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大學語文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得到培養和提高,同時引導學生學會做人,領悟人生哲理。大學語文教學應不同于“高四”語文教學,多媒體的應用可以更好的創設學習情境,直觀的將文字、圖像、聲音等幾種媒介集中在一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參與欲望不斷增強,激發學生自主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了課程教學效果。
(2)有利于創設情境,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很多情況下,教師在講解文言文時,總會擔心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這種擔心不是沒有理由,因為如果這堂課講得不夠生動鮮活,學生很易產生厭煩情緒,覺得學習起來沒意思,時間長了也可能會產生討厭學習枯燥的大學語文情緒。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般感受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展現的情景,同時加上影音素材,這是最簡單明了又記憶深刻的方法,最能主觀能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由于年代久遠,意味深長,而通過其他感官共同作用,重現作品表達的感情和所描述的場景,使真實的現場感會使學生排除對作品的距離感,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作品。
(3)有利于擴大知識來源,提高教學效率。在傳統的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授可以說是學生知識唯一的來源。大部分學生都是通過老師具有誘導性的講授來獲得的知識,學習無主動性而言,被動的接收知識。以至于現在都在搞教學改革,打破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
多媒體的網絡教學的可選擇性和靈活性,其實可以起到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的作用,推動著教育的現代化建設。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單個化教育,也是教學改革所提倡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原則,也尊重了學生的特征區別,在課堂上能根據不一樣情況進行選擇性、個性化學習,大大加強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同時了解到了獲得知識的信息化途徑,進入社會后更能快速習慣將來信息社會的需求。
2 多媒體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容易出現的問題
(1)教師主導地位的缺失。多媒體教學手法確實能給我們老師大學語文教學帶來很多的幫助,能讓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傳授要講解的知識。但多媒體教學手法確實也給老師們帶來了一定的問題,使很多問題直觀化、簡單化,不用太多的思考就能解決問題,甚至導致老師缺失課堂的主導地位,可能使課堂變得頭重腳輕,也使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口頭交流變成冷冰冰的人機對話。
(2)追趕教學進度,忽視教學質量。大學語文在很多高校里都被定義為公共基礎課,但他的地位可不是那么穩固的,甚至要被壓縮課時和學分,為英語等課程讓道,處于邊緣化的境地。這不僅影響了大學語文教師教學的積極主動性,也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其實大學語文的授課內容很豐富精彩,原來的教學任務也很繁重,可為了完成工作,許多老師不得不忽視教學質量和效果。很多老師為了省事,其實比較青睞多媒體教學技術,把要講授的知識都放在課件當中,上課過程中讓學生一目十行的閱讀,甚至為了節省時間,連課都不講,直接把課件給學生,讓學生自學。這種趕教學進度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其實和高中語文教學沒什么兩樣,又把學生帶回來死記硬背的老路上去,完全忽視了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長期以往,大學語文課堂又可能變回枯燥無味的惡性循環。
(3)禁錮了學生自己的思想。多媒體教學技術需要提前制作課件來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脫離課堂教學。在制作過程中,老師力求將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思想、教學重難點都固定下來,盡可能的提前設置很多問題。可是任何事情都是在發展變化的,課堂過程也是,但老師在多媒體技術應用現今,對課件好像都有一種依賴感覺,只要是自己提前準備的東西,都是輕車熟路的。整個課堂中,老師都會只字不差的講授,就像跟著導航儀一樣。試想,老師自身都不能創新,又怎能讓學生具有創造性思維呢。
3 多媒體教學應采取的對策建議
(1)多媒體教學與教師主動性要雙管齊下。多媒體技術再好,也不能完全取代語文老師的地位,師生之間不能缺乏有效的溝通。所以在課堂上,師生不能完全依靠顯示屏來進行溝通交流。真正的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教師更要注重肢體語言與表情的使用,注重情感交流的過程,從試聽方面入手,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的觀感,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多媒體的使用精確勝于量多。使用不等于濫用,而在于是否使用精當。教師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不能不分時候、不分場合的使用,應適時的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3)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除了知識的交流之外,還要有感情的互動。多媒體教學技術不是讓課堂變成冷冰冰的人機對話,教師是要負責與學生進行最純粹的情感溝通,并通過自己的修養品格感染熏陶學生,教師的這些功能是任何多媒體和技術手段都無法取代的。
參考文獻
[1] 孫新生.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系[J].平原大學學報,2003,20(2).
[2] 楊春艷.大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利弊思考[J].高教論壇,2009(6):193-194.
[3] 何克抗.論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深化改革[J].電化教育研究,199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