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雨++李文閣++王路路
摘 要:穴位,是中醫學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中醫可以通過針灸、按摩穴位等方式,來治病養生,所以穴位在中醫學中非常重要。但是在生活中,人們對穴位的了解甚少,所以研究穴位探測儀能幫助我們找到穴位,促進人們對穴位的了解,這對人們的健康生活有著極大的意義。穴位探測儀電路并不復雜,以555芯片組成的多諧振蕩器為核心元件,其他元件為輔,按功能將整個電路分為電源電路、輸入控制電路、多諧振蕩電路和輸出報警電路四個部分,根據經穴和非經穴之間電阻的差異進行穴位的探測。
關鍵詞:穴位 555芯片 多諧振蕩器
中圖分類號:TH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c)-0221-02
穴位,又稱腧穴,是中國文化和中醫學特有的名詞,指人體經絡線上特殊的點區部位,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多為神經末梢和血管較少的地方。它既是疾病的反應點,又是臨床針灸、按摩的刺激點。
由此看出,人體穴位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但是,經過我們的調查發現,除了從事中醫學方面學習、工作的人以外,其他人對穴位的了解與認識非常之少,甚至還有些名牌大學的大學生認為穴位只存在于金庸的武俠小說里,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這種對穴位文化的忽視,其實間接反映了當代人們對中國文化的忽視。而我們研究的“穴位探測儀”,是一種幫助人們探測并最終找到人體穴位的儀器,它的出現可以方便人們找到自身的穴位,加深人們對穴位的認識,從而使人們逐步重視我國文化。
1 穴位探測儀的原理
一定電流通過電表,連接于人體經穴或非經穴表面時,在體表上有容易通電的和不容易通電的區域,說明其阻抗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可以通過被測區與電源之間的電流表顯示出來,如果電流表顯示的電流量大則該區域為低電阻點;反之,電流量小者為高電阻點,這樣就可以反應出經穴和非經穴的電學特征。我們研究的穴位探測儀,是以555芯片組成多諧振蕩器為核心內容的裝置,該裝置是基于人體經絡口呈現的阻抗較之非經絡口呈現的阻抗要小,從而轉化成與非經絡口不一樣的電位,來控制振蕩器的頻率,最后形成不同的聲光信號,由此一來,我們就可以進行穴位的探測。工作原理圖如圖1。
2 穴位探測儀的結構
穴位探測儀的實驗電路一共分為4個部分。穴位探測儀的電路圖如圖2。
2.1 電源電路
第一部分為電源電路,也就是由電源端、接地端,還有儲能電容、濾波電容以及開關組成。我們的穴位探測儀以干電池作為電源,這樣制作出來的實物方便攜帶,而干電池也易于更換。
2.2 輸入控制電路
A、B為兩探針頭,當A、B未探到穴位,經過這部分電路的工作,IC2不產生振蕩電流,也就沒有聲光顯示現象;當A、B到達穴位的時候,IC2就將產生振蕩電流,于是就有聲光顯示現象,如圖3所示。
2.3 多諧振蕩電路
IC1,IC2是由555芯片組成的多諧振蕩器,它們會產生振蕩電流。IC1的輸出方波去控制IC2比較器內部的基準電壓,以達到調制的作用;IC2輸出的振蕩電流將驅動后面的顯示電路,如圖4所示。
2.4 輸出驅動顯示以及報警電路
由振蕩器、LED和揚聲器組成。當到達穴位的時候,LED將發出明亮的光,揚聲器將發出響亮雙音來提示我們已經探測到穴位了,如圖5所示。
3 結語
穴位探測儀是將書本上的知識應用于工程上,是對電子技術、中醫學、生物科學的結合與探索。在以下四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穴位探測儀的研究意義。
第一點,隨著中醫針灸在世界上的不斷擴大,各國在腧穴定位的原則、方法和表達方式上的不統一現狀也日益明顯,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較為實用并且準確的方法來探測人體穴位。
第二點,關于穴位定位的方法,中醫家們采用的穴位定位方法是骨度分寸法,但實際上往往是以醫家一人的骨度分寸來定位的,定位的準確性大打折扣。此外,對于需要進針深的穴位而言,真正的穴位很可能只在一定的組織層面,故同一骨寸進針治病時,在兩個胖瘦不同的人身上可怕難以取得同樣的療效。更況,某些穴位的分布還會因人而發生移位,這就是說現用的傳統穴位定位法不一定很準確。
第三點,穴位探測器原理是基于人體的非穴位點和穴位點(經絡口)呈現的電阻差異,利用電子方法進行電子探測,如找到穴位點時用聲光指示。此方法較為科學,相比于其他方法,也較為準確。其中,穴位的準確定位對提高針灸療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四點,現代中醫學的發展前途和總趨勢是中醫現代化。我們應當能夠利用現代醫學的知識和科學研究方法去理解、掌握、研究和探索中醫針灸學科,以穴位探測儀為起點,走出“西化中醫”的困境,創造出一個“中西結合、合而不同、取長補短”的共處環境,形成“西為中用”的新格局。
當然,由于我們的研究基于幾門基礎課程,所以我們研究的穴位探測儀的電路非常簡易,因此我們的電路靈活性欠佳,應用范圍窄。而且穴位探測的精確性會因人體的胖瘦、人體體溫等不確定因素而變動。
在今后的研究當中,我們會深入學習,使該穴位探測儀的功能更豐富,使其能應用于更多地方,并且提高其靈敏度和精確性。
參考文獻
[1] 羅永芬.腧穴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33.
[2] 張思前.中醫針灸標準加快國際化進程[J].中國質量報,2005(5):23.
[3] 江澤佳,周守昌,張安邦.電路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 唐治德.模擬電子技術基礎[M].科學出版社,2009.endprint
摘 要:穴位,是中醫學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中醫可以通過針灸、按摩穴位等方式,來治病養生,所以穴位在中醫學中非常重要。但是在生活中,人們對穴位的了解甚少,所以研究穴位探測儀能幫助我們找到穴位,促進人們對穴位的了解,這對人們的健康生活有著極大的意義。穴位探測儀電路并不復雜,以555芯片組成的多諧振蕩器為核心元件,其他元件為輔,按功能將整個電路分為電源電路、輸入控制電路、多諧振蕩電路和輸出報警電路四個部分,根據經穴和非經穴之間電阻的差異進行穴位的探測。
關鍵詞:穴位 555芯片 多諧振蕩器
中圖分類號:TH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c)-0221-02
穴位,又稱腧穴,是中國文化和中醫學特有的名詞,指人體經絡線上特殊的點區部位,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多為神經末梢和血管較少的地方。它既是疾病的反應點,又是臨床針灸、按摩的刺激點。
由此看出,人體穴位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但是,經過我們的調查發現,除了從事中醫學方面學習、工作的人以外,其他人對穴位的了解與認識非常之少,甚至還有些名牌大學的大學生認為穴位只存在于金庸的武俠小說里,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這種對穴位文化的忽視,其實間接反映了當代人們對中國文化的忽視。而我們研究的“穴位探測儀”,是一種幫助人們探測并最終找到人體穴位的儀器,它的出現可以方便人們找到自身的穴位,加深人們對穴位的認識,從而使人們逐步重視我國文化。
1 穴位探測儀的原理
一定電流通過電表,連接于人體經穴或非經穴表面時,在體表上有容易通電的和不容易通電的區域,說明其阻抗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可以通過被測區與電源之間的電流表顯示出來,如果電流表顯示的電流量大則該區域為低電阻點;反之,電流量小者為高電阻點,這樣就可以反應出經穴和非經穴的電學特征。我們研究的穴位探測儀,是以555芯片組成多諧振蕩器為核心內容的裝置,該裝置是基于人體經絡口呈現的阻抗較之非經絡口呈現的阻抗要小,從而轉化成與非經絡口不一樣的電位,來控制振蕩器的頻率,最后形成不同的聲光信號,由此一來,我們就可以進行穴位的探測。工作原理圖如圖1。
2 穴位探測儀的結構
穴位探測儀的實驗電路一共分為4個部分。穴位探測儀的電路圖如圖2。
2.1 電源電路
第一部分為電源電路,也就是由電源端、接地端,還有儲能電容、濾波電容以及開關組成。我們的穴位探測儀以干電池作為電源,這樣制作出來的實物方便攜帶,而干電池也易于更換。
2.2 輸入控制電路
A、B為兩探針頭,當A、B未探到穴位,經過這部分電路的工作,IC2不產生振蕩電流,也就沒有聲光顯示現象;當A、B到達穴位的時候,IC2就將產生振蕩電流,于是就有聲光顯示現象,如圖3所示。
2.3 多諧振蕩電路
IC1,IC2是由555芯片組成的多諧振蕩器,它們會產生振蕩電流。IC1的輸出方波去控制IC2比較器內部的基準電壓,以達到調制的作用;IC2輸出的振蕩電流將驅動后面的顯示電路,如圖4所示。
2.4 輸出驅動顯示以及報警電路
由振蕩器、LED和揚聲器組成。當到達穴位的時候,LED將發出明亮的光,揚聲器將發出響亮雙音來提示我們已經探測到穴位了,如圖5所示。
3 結語
穴位探測儀是將書本上的知識應用于工程上,是對電子技術、中醫學、生物科學的結合與探索。在以下四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穴位探測儀的研究意義。
第一點,隨著中醫針灸在世界上的不斷擴大,各國在腧穴定位的原則、方法和表達方式上的不統一現狀也日益明顯,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較為實用并且準確的方法來探測人體穴位。
第二點,關于穴位定位的方法,中醫家們采用的穴位定位方法是骨度分寸法,但實際上往往是以醫家一人的骨度分寸來定位的,定位的準確性大打折扣。此外,對于需要進針深的穴位而言,真正的穴位很可能只在一定的組織層面,故同一骨寸進針治病時,在兩個胖瘦不同的人身上可怕難以取得同樣的療效。更況,某些穴位的分布還會因人而發生移位,這就是說現用的傳統穴位定位法不一定很準確。
第三點,穴位探測器原理是基于人體的非穴位點和穴位點(經絡口)呈現的電阻差異,利用電子方法進行電子探測,如找到穴位點時用聲光指示。此方法較為科學,相比于其他方法,也較為準確。其中,穴位的準確定位對提高針灸療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四點,現代中醫學的發展前途和總趨勢是中醫現代化。我們應當能夠利用現代醫學的知識和科學研究方法去理解、掌握、研究和探索中醫針灸學科,以穴位探測儀為起點,走出“西化中醫”的困境,創造出一個“中西結合、合而不同、取長補短”的共處環境,形成“西為中用”的新格局。
當然,由于我們的研究基于幾門基礎課程,所以我們研究的穴位探測儀的電路非常簡易,因此我們的電路靈活性欠佳,應用范圍窄。而且穴位探測的精確性會因人體的胖瘦、人體體溫等不確定因素而變動。
在今后的研究當中,我們會深入學習,使該穴位探測儀的功能更豐富,使其能應用于更多地方,并且提高其靈敏度和精確性。
參考文獻
[1] 羅永芬.腧穴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33.
[2] 張思前.中醫針灸標準加快國際化進程[J].中國質量報,2005(5):23.
[3] 江澤佳,周守昌,張安邦.電路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 唐治德.模擬電子技術基礎[M].科學出版社,2009.endprint
摘 要:穴位,是中醫學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中醫可以通過針灸、按摩穴位等方式,來治病養生,所以穴位在中醫學中非常重要。但是在生活中,人們對穴位的了解甚少,所以研究穴位探測儀能幫助我們找到穴位,促進人們對穴位的了解,這對人們的健康生活有著極大的意義。穴位探測儀電路并不復雜,以555芯片組成的多諧振蕩器為核心元件,其他元件為輔,按功能將整個電路分為電源電路、輸入控制電路、多諧振蕩電路和輸出報警電路四個部分,根據經穴和非經穴之間電阻的差異進行穴位的探測。
關鍵詞:穴位 555芯片 多諧振蕩器
中圖分類號:TH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c)-0221-02
穴位,又稱腧穴,是中國文化和中醫學特有的名詞,指人體經絡線上特殊的點區部位,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多為神經末梢和血管較少的地方。它既是疾病的反應點,又是臨床針灸、按摩的刺激點。
由此看出,人體穴位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但是,經過我們的調查發現,除了從事中醫學方面學習、工作的人以外,其他人對穴位的了解與認識非常之少,甚至還有些名牌大學的大學生認為穴位只存在于金庸的武俠小說里,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這種對穴位文化的忽視,其實間接反映了當代人們對中國文化的忽視。而我們研究的“穴位探測儀”,是一種幫助人們探測并最終找到人體穴位的儀器,它的出現可以方便人們找到自身的穴位,加深人們對穴位的認識,從而使人們逐步重視我國文化。
1 穴位探測儀的原理
一定電流通過電表,連接于人體經穴或非經穴表面時,在體表上有容易通電的和不容易通電的區域,說明其阻抗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可以通過被測區與電源之間的電流表顯示出來,如果電流表顯示的電流量大則該區域為低電阻點;反之,電流量小者為高電阻點,這樣就可以反應出經穴和非經穴的電學特征。我們研究的穴位探測儀,是以555芯片組成多諧振蕩器為核心內容的裝置,該裝置是基于人體經絡口呈現的阻抗較之非經絡口呈現的阻抗要小,從而轉化成與非經絡口不一樣的電位,來控制振蕩器的頻率,最后形成不同的聲光信號,由此一來,我們就可以進行穴位的探測。工作原理圖如圖1。
2 穴位探測儀的結構
穴位探測儀的實驗電路一共分為4個部分。穴位探測儀的電路圖如圖2。
2.1 電源電路
第一部分為電源電路,也就是由電源端、接地端,還有儲能電容、濾波電容以及開關組成。我們的穴位探測儀以干電池作為電源,這樣制作出來的實物方便攜帶,而干電池也易于更換。
2.2 輸入控制電路
A、B為兩探針頭,當A、B未探到穴位,經過這部分電路的工作,IC2不產生振蕩電流,也就沒有聲光顯示現象;當A、B到達穴位的時候,IC2就將產生振蕩電流,于是就有聲光顯示現象,如圖3所示。
2.3 多諧振蕩電路
IC1,IC2是由555芯片組成的多諧振蕩器,它們會產生振蕩電流。IC1的輸出方波去控制IC2比較器內部的基準電壓,以達到調制的作用;IC2輸出的振蕩電流將驅動后面的顯示電路,如圖4所示。
2.4 輸出驅動顯示以及報警電路
由振蕩器、LED和揚聲器組成。當到達穴位的時候,LED將發出明亮的光,揚聲器將發出響亮雙音來提示我們已經探測到穴位了,如圖5所示。
3 結語
穴位探測儀是將書本上的知識應用于工程上,是對電子技術、中醫學、生物科學的結合與探索。在以下四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穴位探測儀的研究意義。
第一點,隨著中醫針灸在世界上的不斷擴大,各國在腧穴定位的原則、方法和表達方式上的不統一現狀也日益明顯,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較為實用并且準確的方法來探測人體穴位。
第二點,關于穴位定位的方法,中醫家們采用的穴位定位方法是骨度分寸法,但實際上往往是以醫家一人的骨度分寸來定位的,定位的準確性大打折扣。此外,對于需要進針深的穴位而言,真正的穴位很可能只在一定的組織層面,故同一骨寸進針治病時,在兩個胖瘦不同的人身上可怕難以取得同樣的療效。更況,某些穴位的分布還會因人而發生移位,這就是說現用的傳統穴位定位法不一定很準確。
第三點,穴位探測器原理是基于人體的非穴位點和穴位點(經絡口)呈現的電阻差異,利用電子方法進行電子探測,如找到穴位點時用聲光指示。此方法較為科學,相比于其他方法,也較為準確。其中,穴位的準確定位對提高針灸療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四點,現代中醫學的發展前途和總趨勢是中醫現代化。我們應當能夠利用現代醫學的知識和科學研究方法去理解、掌握、研究和探索中醫針灸學科,以穴位探測儀為起點,走出“西化中醫”的困境,創造出一個“中西結合、合而不同、取長補短”的共處環境,形成“西為中用”的新格局。
當然,由于我們的研究基于幾門基礎課程,所以我們研究的穴位探測儀的電路非常簡易,因此我們的電路靈活性欠佳,應用范圍窄。而且穴位探測的精確性會因人體的胖瘦、人體體溫等不確定因素而變動。
在今后的研究當中,我們會深入學習,使該穴位探測儀的功能更豐富,使其能應用于更多地方,并且提高其靈敏度和精確性。
參考文獻
[1] 羅永芬.腧穴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33.
[2] 張思前.中醫針灸標準加快國際化進程[J].中國質量報,2005(5):23.
[3] 江澤佳,周守昌,張安邦.電路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 唐治德.模擬電子技術基礎[M].科學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