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家豬價格的持續下跌,肉質鮮美、口感好的野豬肉價格卻乘機崛起,水漲船高。很多養殖戶看到了野豬養殖的巨大潛力,紛紛投資野豬養殖行業。但是野豬不同于家豬的是,性情較兇猛,攻擊性強,養殖需要的技術性高。
許多飼養野豬致富的養殖戶,都會遇到這種問題:野性兇暴的母野豬產仔后因各種因素造成母豬子宮炎,進而導致母豬生產繁殖受阻。很多養殖戶不知如何處理,造成經濟損失。怎樣才能做好母豬子宮炎的綜合防治呢?我農莊經過25年各種摸索、總結分析后采取如下幾種綜合防治措施,效果甚好。
母豬發情陰戶流膿配不上,在豬場母豬群中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也給豬場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母豬發情流膿的原因就是母豬子宮內膜炎。
一、子宮內膜炎的癥狀
發情時陰道口排出白色、暗紅色、淡綠色的膿性液體(平時母豬子宮口都是關閉的,只有在發情和生產時開張,所以平常看不見流膿,只有在發情時流膿),一般母豬不發燒,但是,炎癥引起疼痛可能造成部分母豬采食量下降、少食。
二、引起子宮內膜炎的原因
從被感染的子宮中分離出鏈球菌、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埃希氏菌、變形桿菌等。這些細菌進入子宮的途徑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經過血液循環把豬體內的細菌帶到子宮內,一種是經過陰道口從外界把細菌帶到子宮內。正常情況下,因為有子宮屏障,從血液進入子宮的細菌很少,病原要達到一定的數量才能發病,所以正常的母豬很少發生子宮內膜炎。母豬只有在生產和配種時子宮口才開張,這時細菌從陰道口進入子宮內,但如果母豬是健康的,子宮和陰道會分泌一些殺菌和抗炎因子來殺滅細菌,使病原菌達不到致病數量,而且這些分泌物不適合病原菌的生長繁殖,從而保證子宮健康不發病。但有下列幾種情況時就會感染發病:
1.生產時助產人員操作不當,助產人員的手和器具沒有嚴格消毒,帶有大量細菌進入子宮內,加上羊水等適合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就會引發子宮內膜炎。
2.母豬產后一般子宮口在第6天就關閉,如果子宮口關閉前母豬子宮內的惡露沒有排完,那么這些惡露非常適合病原菌生長繁殖而引發母豬子宮內膜炎,惡露就變成膿性物質。
3.配種操作不當,消毒不嚴格,病原菌大量進入子宮內而誘發母豬子宮內膜炎的發生。
4.霉菌毒素:霉菌毒素能破壞各種臟器的功能,特別是對子宮的危害很大,造成子宮水腫,子宮水腫后就收縮無力,生產母豬生產時間延長,難產率增加而助產增多,同樣因為子宮水腫后收縮無力,造成惡露排出時間延長,病原菌迅速生長繁殖,從而造成母豬子宮內膜炎的發生。而且,霉菌毒素造成子宮水腫,使子宮不能正常分泌殺菌和抗炎物質,失去對病原菌的抵抗力,從而使母豬子宮內膜炎的發病率增加。特別是后備母豬,沒有發情和配種就會發生子宮內膜炎,給養殖戶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三、子宮內膜炎的預防
1.嚴格助產時的操作規程,徹底消毒。
2.嚴格配種時的操作規程,徹底消毒。
3.母豬產后使惡露在母豬子宮口關閉之前排完。可在母豬產后12小時往子宮內塞入1~2粒回力清膠囊,一般3天左右就可以看到惡露排出完畢。
4.嚴防霉菌的危害。霉菌毒素的危害是長期的慢性積累過程,所以要提早防控。選留后備小母豬從一斷奶就要控制霉菌毒素的危害,除選擇優質的飼料外,在飼料中一直添加優質的有機物脫霉劑如霉吸安來嚴防霉菌毒素對子宮的危害。
四、母豬子宮內膜炎的治療
治療原則是“一開二排三消炎”。即在母豬發情子宮頸打開的情況下,打催產素讓里面的炎癥分泌物排出來,排干凈后再消炎。打催產素每次2毫升,每天2次,連用2~3天。
以前用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原因是注射抗生素藥物很難通過子宮屏障到達子宮內表面,而往子宮內注入抗生素,抗生素就會被炎性物質中和降解,加上水劑抗生素不易粘連在子宮表面而不能起到作用。以前也有用高錳酸鉀沖洗子宮的,高錳酸鉀是極強的抗氧化劑,雖然能殺死子宮表面的病原菌,阻止子宮內膜再發生炎癥,但高錳酸鉀會破壞子宮內膜而失去黏性,使用高錳酸鉀后雖然能控制流膿,但不能使受精卵粘連在子宮上著床,引起屢配不孕的情況。所以,研發一種不是抗生素而又能殺滅細菌、不損害子宮的油性產品來治療子宮內膜炎是大勢所趨。回力清膠囊是含有碘仿、麝香草芬、乙醚等強力殺菌劑,而不含抗生素的治療和預防子宮內膜炎的特效丸劑,使用簡單、治愈率高。作為預防:在母豬產后12小時左右往子宮內塞入一粒回力清膠囊(炎熱夏季塞入2粒)。作為治療:在可見母豬陰戶流膿時塞入2粒回力清膠囊,12小時后不見流膿就可配種(如果還流膿再塞入2粒,不見流膿就可配種),治愈率可達88%以上。連續配種處理4次無效,應考慮淘汰母豬。
(福建省招寶生態農莊 闕定錕 郵編:364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