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網上曝出“香蕉染上‘艾滋病” “世界上的香蕉或將面臨滅頂之災”的說法,引起了眾多網民的擔憂。對此,記者采訪了國家香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錫炎,他認為“香蕉艾滋病”是近日杜撰出來的一個毫無科學依據的偽概念。
據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所謂“香蕉艾滋病”的病癥全稱為“黃葉病熱帶第4型”,即香蕉枯萎病。近期由東南亞蔓延至莫桑比克及約旦。文章中預測,這種無法抵抗的病毒最終可能摧毀全球85%的香蕉生產,而且世界上的香蕉或將滅絕。對此,張錫炎回應道,把香蕉枯萎病硬說成“香蕉艾滋病”是近段時間網絡上杜撰出來的一個毫無科學依據的偽概念, 炮制這一概念的人其網絡犯罪的意圖十分明顯,其手法與前幾年有人把香蕉枯萎病硬說成“香蕉癌癥” “香蕉SARS”如出一轍,其目的就是利用“艾滋病”“癌”“SARS”這些很嚇人的概念混淆是非,引起人們恐慌,破壞正常的消費和市場秩序,危害我國香蕉產業安全。
張錫炎表示,2014年4月4日英國《獨立報》網站報道了香蕉枯萎病的危害情況,并認為該病將給世界香蕉產業造成較大影響。文章并沒有提到“艾滋病”這個詞,科學界、香蕉業界也從來就沒有“香蕉艾滋病”的說法。香蕉枯萎病在地球上已經存在100多年,最早發現在澳大利亞,之后傳播到中南美洲、非洲和亞洲各產蕉區, 對世界香蕉產業構成較大影響。香蕉枯萎病是一種土傳真菌病害,感病的香蕉植株表現為黃葉,所以俗稱“香蕉黃葉病”,歷史上最早給巴拿馬的香蕉產業帶來嚴重危害,所以又稱“香蕉巴拿馬病”。
那么,目前我國香蕉生產情況如何?張錫炎告訴記者,我國現有香蕉面積33.33萬公頃(500多萬畝),是南方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目前我國的香蕉生產者利用有機栽培和生物防治的方法,已經可以比較有效地防控香蕉枯萎病。在我國科學家和香蕉生產者的共同努力下,香蕉枯萎病已經不像人們所說的那么可怕,它正在逐步變成一種可防可控的普通病害。
近期,有關“香蕉艾滋病”的傳言還稱“吃這種香蕉也會得艾滋病”。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研究員黃秉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絕不會傳染到人,早期得病的香蕉樹都死了,一般不會結出香蕉;后期得病的香蕉樹果實難飽滿而無商品價值;即便吃了得病的香蕉也不會得艾滋病,大家切勿恐慌。”
(廣東 高小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