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源
摘 要:公共圖書館是我國開展公共文化教育的公益性服務機構。該文將以易門縣圖書館為例,分析公共圖書館開展公益服務和實行免費開放的實際情況和社會意義,并對此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的途徑。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公益服務 免費開放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b)-0209-01
公共圖書館是指由國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資助和支持的、免費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圖書館。為市民提供公益服務是公共圖書館作為作為社會文化教育機構的主要職能,而實行免費開放是保證市民可以平等、自由的享受公共資源的基礎,可以促進公共文化設施的利用率,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1 易門縣圖書館實行公益服務和免費開放的現狀
易門圖書館于2008年6月新館建成使用至今,新館占地1500m2,總建筑面積5174.98m2。館內設8室2庫(外借室、報刊室、電子閱覽室、少兒室、資料室、采編室、農村科普輔導室、辦公室、書庫、報庫)。館藏80000多冊,職工8人。年征訂報紙60余種,刊物200余種,新購書5000多冊,年接待讀者90000余人次,年圖書流通200000多冊次,擁有持證讀者近2800余人。按照國家文化部下達的文財務發〔2011〕5號相關要求,易門縣圖書館于2012年6月3號全面實行免費開放。目前易門圖書館主要開展的公益服務有圖書外借、報刊閱覽、資料查閱、電子上網查閱,整理保存圖書資料、科普宣傳、新書推介和對鄉鎮文化站、學校圖書室、廠礦圖書室進行業務輔導等。
2 公益服務和免費開放的必要性和社會意義
公共圖書館的設立及開放代表的是一種保障公民可以公平、平等的獲取和使用信息的社會制度。我國的公共圖書館是由國家出資建立并維護,資金來源于國民稅收,是國民收入再分配的結果,屬于公共產品。所以公共圖書館有義務實行免費開放,并且為人民群眾提供知識和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知識的需求。公共圖書館實行公益服務和免費開放保證了每一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權利。實行公益服務和免費開放標志著公共圖書館回歸到公益服務的范疇,其重要意義不僅在于吸引人民群眾走進圖書館,更在于培養全社會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氛圍,創造出尊重知識、尊重科學的社會風氣,加快推進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對易門縣己創建的省級衛生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循環徑濟示范縣的鞏固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 公益服務和免費開放的競爭優勢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人們的閱讀習慣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首先是閱讀途徑由單一的紙質閱讀物拓展到媒體閱讀;其次是閱讀狀態由深閱讀向著淺閱讀發展;最后還有閱讀時間和場合的變化,由精心計劃變為隨時隨地的閱讀。這些閱讀習慣的變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公共圖書館造成影響,但電子媒體閱讀方式也有著局限性,片段性閱讀很難深入,紙質閱讀物依然有著巨大的競爭優勢。首先紙質閱讀物容易讓人進入深度閱讀,進而產生對閱讀內容的思考,便于加強記憶。其次圖書館的閱讀環境能夠給讀者帶來輕松愉悅的閱讀感受,這是網絡閱讀無法替代的。再次,一些理論性強、或藝術性強的閱讀內容,例如詩歌、散文、小說、教材、論文專著等更適合在具有閱讀氛圍的環境下進行紙質閱讀和學習。為了擴大閱讀環境優勢,公眾圖書館如易門圖書館可以采取增加讀者自學室、擴展外借室、報刊閱覽室等措施,提高公共資源的利用率。最后公共圖書館閱讀方式能夠帶來閱讀的交互性,方便讀者進行閱讀心得和體驗的交流。易門縣圖書館在實行公益服務和免費開放以后,持證者人員較免費開放以前增加了40%,達到了2800人,就充分證明了這種競爭優勢。
4 公益服務和免費開放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4.1 館藏資源和環境的保障
館藏資源是衡量圖書館能否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的基礎標準。易門縣圖書館目前館藏圖書80000余冊,但其真正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是部分圖書缺乏吸引力或者已經過時,很多讀者反映好書難覓。但是由于經費有限,縣級圖書館又不能一味的追求“大而全”。所以出現了館藏資源與讀者需求之間的矛盾。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圖書館必須從兩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對讀者群體展開調查分析,了解讀者群的主要構成和閱讀需求,根據需求設立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體系,并逐漸進行完善。二是對館藏資源進行多元化擴展,不僅收錄紙質資源,同時也提供電子資源的查詢和發展。電子資源具有存儲簡單、復制方便等要素,對經費的要求也不高。
在環境建設方面也要轉變觀念,不僅重視閱讀環境的建設,同時還要提供配套環境設施。例如:對道路、人員集散場地、停車場、綠化帶等外圍設施的建設,對飲水設備、打印復印、桌椅整合等內部設施的建設,為讀者提供便利條件。
4.2 讀者素質引導與提升
公共圖書館免費以后為公眾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讀者不文明使用公共資源的現象,例如:對外借圖書的損壞、丟失,不按時歸還圖書、在圖書館內部大聲喧嘩、接打電話、不愛護環境衛生、亂放圖書、損壞圖書等等。這些行為影響了圖書館的正常運行,也干擾了其他讀者享受圖書館提供的服務。針對部分讀者的以上行為圖書館必須要采取一定措施進行讀者素質的引導和提升。
(1)加強圖書館的各項制度制定和完善。
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保障免費開放之后的服務質量,利用制度對讀者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制約。圖書館免費內開放不等于免責開放,對損毀圖書、延遲歸還等行為,必須要求讀者進行賠償或繳納滯納金,以保證現有圖書資源的正常周轉運行和其他讀者的閱讀權利。
(2)引導讀者養成文明使用圖書館資源的習慣。
讀者發生不文明現象,除了制度不夠健全以外,另一個主要因素就是缺乏引導和教育。圖書館實行公益服務和免費開放的時間尚短,讀者并未養成文明使用公共資源的習慣。在發現讀者不文明行為的時候,要第一時間進行勸導,加強讀者的閱讀素質教育。
4.3 運營成本及經費
目前公共圖書館的經費完全由國家財政撥款,很多圖書館在擴大服務范圍時候面臨經費不足的問題,易門屬典型的山區農業縣,經費不足問題更為突出。因此,一方面要明晰圖書館運營成本,圖書館的主要成本是基礎設施建設、館藏資源的購買和人工成本,在管理過程中應開辟新途徑,實行精細化管理,例如招募志愿者,以降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拓展資金來源,例如通過接受個人捐助和企業捐助等形式,以確保圖書館的運營經費滿足需求。
總之,公共圖書館實行公益服務和免費開放是開展公眾文化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必要措施和有效途徑。公共圖書館一定要克服目前面臨的各種問題,做好服務群眾的工作,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以滿足廣大民眾日益增長的知識需求和精神需求。
參考文獻
[1] 陳紅.免費開放時代公共圖書館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2(4).
[2] 李陽.廣州市屬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服務”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公共圖書館,2012(2).endprint